全面大发展
当施工进入比较正常的时候,兰州供排水设计院的傅文德工程师又来到克拉玛依。他看到工地的施工情况,表示惊讶和钦佩。他根本没有预料到职工竟有这样的干劲和毅力。他高兴地留在现场,和大家一起检查、指导施工。特别对输水渠道用沥青做伸缩缝材料和装配方法,防止热胀冷缩导致渠道遭受破坏,大家共同研究,互相论证,最后取得一致意见,一致行动。他和大家一起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同志友谊。
在水渠工程中,遇到几处特殊的地方,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横穿河床、山岭和沟壑地段,用现场浇铸的方法不大适宜,改用1米内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潜敷在底下,要求既能防冻又能防止洪水冲刷。二是爬大坡,过高山,使用了1米内径的螺纹钢管。三是穿山隧洞,根据施工面大小和岩石性质,采用不同结构和方法;隧洞宽大,岩石渗透率高,一律现场整体浇铸;隧洞虽然宽大,但岩性不渗不漏,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四面装配;隧洞狭窄,岩石又渗漏,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管通过。
整个施工队伍经过一段实践,技术普遍有了提高,操作逐步熟练了,工程进展不断加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是工期既没有争得“5·1”,也没有确保住“7·1”。尽管在现场敲锣打鼓给施工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送喜报插红旗,但工期一拖再拖。赵炎每回到机关参加局矿党委会时,总是检讨自己领导不力,拉了全局、全矿工作的后腿。
石油部部长余秋里1960年9月到克拉玛依检查工作,赵炎和
油田党委书记王其人陪同他视察了水渠工地。余秋里最后对赵炎讲:“你不要做检讨,这项工程两年能完成也是很大成绩,也应该表扬。”这几句话不仅解除了赵炎的精神压力,而且给水渠全体职工很大鼓舞。大家情绪更高了,干劲更大了,一鼓作气,于1960年底,百口泉到白碱滩段输水渠道开始试水。
二大队是施工队伍的主力,他们出现新局面之后,一、三大队主动派人前往学习,也采用部分人继续挖方,部分人转入浇铸输水渠道。整个工地形成交叉作业,加快了施工进度,较快地迎来了第三道工序。第三道工序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清理好渠道,安装好盖板,做好检查孔,溢水孔的条件下,开始回填土方。填方比挖方容易得多,而且上了几台推土机,在比较平坦、以沙土为主的地段,在工程的收尾阶段,开始了机械化施工。
回填土方也有一些技术要求和具体问题。机械填方必须特别稳妥,以免砸坏渠道的盖板和拥倒渠壁。遇到一些陡坡山梁和全部石头地段,推土机不便施工,需要人工填方的工作量也还不少,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仍然很大。还有些细致、零散的活必须人工完成。河床、山谷和沟壑,要在回填的浮土上面修好过水路面,以防洪水经过时冲刷坏渠道;过车路口,要修上加固路面,以防车辆通过时压坏渠道;每个溢水孔外边要修上泄水路面,便于渠道水位过高时溢出的水很快泄走,不使渗入浮土、渗回渠道。
经过上下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战严寒,斗酷暑,1961年春节刚过不久,日输能力4万立方米的地下输水渠道和主要配套工程全部竣工,清澈的百口泉水徐徐流到克拉玛依,改变了油田用水情况,不仅满足了数万职工的生活用水,而且解决了部分工农业用水的困难,有力地保证了矿区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受到了石油部部长余秋里的表扬。
地下输水渠道的建成,为新疆石油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战3年,新疆石油工业实现了全面大发展。1960年,克拉玛依原油产量达163.67万吨,居当年全国各油田之首,占全国原油年产量的1/3,从此新疆用油完全自给,新疆工农业生产由于能源问题的解决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