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9点,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技术管理科组织基层四个采油区的技术干部来到卫22-15井现场,通过现场观摩会的形式交流控躺经验,为下一步控躺达标打好基础。这也是这个厂精细生产管理的一个缩影。
采油三厂管理文明寨、马寨、卫城和古云集四个
油田,担负着全年27.88万吨的
油气生产任务。为了能让每块“责任田”里都能长出“好庄稼”,该厂秉持“精细管理、效益开发”原则,精准勘探,精益管理,优质服务,今年1至7月份,全厂累计生产原油17.27万吨,超产1.3万吨,实现收入5.12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亏4029万元,全厂经营形势稳中向好。
深挖储量资源,让老油藏释放新活力
“储量资源是老油田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没有什么比储量资源更重要的了。没有储量就没有产量,没有产量何谈生存与发展?”7月份,采油三厂厂长李绍兵在全厂年中工作会议上说。
面对资源储量接替不足、老区稳定基础薄弱等问题,该厂始终坚持“增量增效、存量创效”的工作思路,坚守全年30万吨油气生产线不动摇,把做大油气主业作为支撑生存发展的战略部署来谋划,把稳定油气产量作为保障扭亏脱困的战略任务来完成。
今年年初以来,该厂围绕濮卫环洼带、区块结合部等相继开展卫城浅层、卫东断裂带整体构造、油气运移及富集规律研究,计划部署滚动评价井4口,目前已投产1口井,落实地质储量21.09万吨。
采油三厂还加快新、老区产能建设步伐。在明1西块、卫10块、卫11块、卫118块、云7块等有利区块部署新井、侧钻井共23口,目前投产(投注)14口,平均单井日产油5吨以上,累产油4500余吨。明15-9井是该厂在明15-P1井与明410井之间、新发现的一条低序级断层上部署的调整井位,6月1日投产,目前日产油4.2吨,累产油545吨,产量稳定。
采油三厂还借助明1西块、卫22块这两个油田重点治理单元治理之机,在其他区块的构造复杂带、事故井区、套损治理区等,同样完善注采井网,创新采用变强度、耦合式、间隙式等分类调水方法。1至7月份,该厂在这两个单元共对14口油水井实施了措施,累增油1795吨;在全厂实施动态调水429井次,累增油3946吨,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同比分别减缓12.17、14.76个百分点。
走好低成本发展之路,让老油田“满血复活”
为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采油三厂坚决走好低成本发展之路,围绕地面、井筒、地下三方面的技术瓶颈,发挥自身人才与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低成本一体化配套技术研究”,为老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地面单流双级配水器是该厂工艺技术人员赵杰、蒋建华等人针对原有地面单流阀、配水器等多个装置安装比较复杂、采购成本高等问题自主研发的一套新工具。该工具将原有单流阀、配水器浓缩为一体,不仅实现了精细配水和单流集成一体化功能,还降低了单井维护费用,平均每套价格比原先节约1.2万元,单井有效期延长62天以上。该工具获得2018年河南省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
“今年,我们计划在全厂40口油套分注井应用这一工具,目前已在卫2-58井等21口井应用,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50余万元。”该厂工艺研究所负责人户贵华笑着说。
截至目前,该厂围绕作业完井、增产措施、井筒处理等三大工艺共研发17项低成本一体化配套技术,现场应用1236井次,创效1324万元,不仅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还为“寒冬期”效益开发找到一条新捷径。
全员闯市场,人人创效益,“效益之花”盛开千里
上个月,从长庆天然气项目部传来好消息,采油三厂寇亚超、李营卫两名员工,参与“西北油田分公司2018年采油工程技能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不仅为单位争了光,还收到甲方“让中原油田采油三厂负责辖区内设备检修任务”的大订单。这也是该厂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为企业创收创效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加快“两化”升级融合,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该厂积极探索“双承包”经营模式,即油气主营业务由采油区负责承包,第一至第四项目部、长庆天然气项目部、西北项目部等由后勤辅助单位承包,负责员工输出(借聘)、外部市场员工服务协调、承揽油田内部劳务等工作,实现“外部创收、内部创效、人人创效”。
女工李红原是该厂采油管理二区一名增注泵工,在2017年岗位竞聘中落选了。后来,她培训后再上岗,如今成为该厂第二采油项目部的劳务输出人员,负责厂机关保洁工作。
“只要用心实干,保洁岗位也能干出大效益。”李红说。目前,她所在的项目部还有5名保洁人员,她们主要负责聊南分局后勤服务工作,预计全年创收60万元。
为实现“全员闯市场、人人创效益”的工作目标,该厂先后在新疆、内蒙古等市场,拓展了采油、供水、输气等14项服务业务,输出外部项目人才340余人,内部分流富余人员95人,对口支援天然气产销厂外部市场用工80人,全年预计创收5000余万元。
如今,该厂不仅在“责任田”收获了“好庄稼”,也为来年创收创效孕育着“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