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中亚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腹地,阿姆河天然气公司(简称阿姆河公司)生产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中土双方员工正密切协作,迎接冬季生产高峰的到来。
10年来,共同的梦想让一批又一批中土员工从各地汇聚到阿姆河畔。中土双方从技术传授到文化感染,不断交流融合,推动着共同事业的发展。
说四川话的土方副厂长
“你搞啥子嘛!”项目现场,土方员工尤素普一口流利的四川话逗得中方同事捧腹大笑。原来,他曾师从多位四川籍的师父学习生产技能。公司采气工艺总工程师李高潮、高级工程师李丁川等多位公司技术专家都是他的师父。在师父眼里,尤素普聪明,善于沟通、钻研,学习积极主动。“中方师父有30多年从业经验,传给我很多知识技能,从仪器仪表的查阅到各类设备的操作,从常规生产到应急情况的处理,教会我很多。”尤素普对此十分感激。
阿姆河公司一期项目2009年投产,最初都是中方师父带着土方员工,手把手培训天然气生产从采气到净化装置操作的各项技能。尤素普还自学了汉语,跟着师父们在实践中锻炼。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第一天然气处理厂的副厂长。
“师带徒”培训10年来已成为阿姆河公司快速培养土方技能型、操作型员工的重要方式。随着土方技术骨干逐步成长起来,生产一线86个班组长如今全部由土方骨干担任,也开始了土方师父带土方员工的新阶段。
为车队立规的“老石”
阿姆河公司车队高级监督石顺林是2008年到公司的,负责整个车队的维修管理工作。他看起来和蔼可亲,被同事称为“老石”。
老石的工作并不轻松。当时,公司车队有66台车,包括大中小型乘用车及吊车、制氮车等工程车辆,只有他一个中方管理人员。司机都是土方员工,而固定的维修人员几乎没有,更别提配套的车辆保养规范。
作为车辆管理方面的专家,老石很清楚这种情况不合规、不能持续。于是就参照国内运输行业规范,为车队建立起了维修保养制度,对所有车辆强制保养。刚开始,部分土方员工不理解,觉得规定太繁琐,很不适应。但经过老石耐心培训,执行一段时间后,大家发现车辆故障确实少了。特别是行车安全方面的规定,其实是对司机的保护,和企业效益息息相关。理解了这些,大家慢慢开始接受了。
车队土方员工文化程度不高,为了让每个人都熟悉制度流程,老石还特别注重培训,专门制作了土库曼语的教材。车队新员工入职要培训3个月,对车辆机械知识、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全部培训一遍。
10年来,老石一直管理着公司车队,如今各种类型车辆增长到269台,土方司机和维修工增加到146人,但由于制度基础打得好,管理规范、运行有序。大家切实感受到了规范化管理的好处,不少土方员工都对老石竖起了大拇指。
传播“石油精神”
在阿姆河公司,中方员工干活拼命的精神经常被土方员工称道。但一开始,很多土方员工并不理解:都是领导、专家了,为什么还在现场亲自操作指挥?到了该休假的时间怎么还不休假?中国人是铁打的吗?
2013年4月至6月,阿姆河公司第一天然气处理厂进行大检修。这是常规生产之外的一次紧急任务,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全部检修计划。当时由于签证原因,来自中国的乙方检修队伍无法按时抵达土国现场开展工作。时间不等人,公司只好自己检修。现任第一天然气处理厂副厂长的房欣当时负责的是对全部4列生产装置的16副分子筛、12座反应器催化剂和1座凉水塔填料进行更换。
“这部分可以算是最脏、最苦、最累的活了!”房欣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人手有限,只能从各部门抽调,加上正在入职培训的新员工,好不容易凑了120位土方员工,几乎没什么经验。他和另一名中方专家从安全教育、培训开始,带着大家一干就是3个月。
所有的活第一次做都是房欣亲自示范,然后土方员工照着做。钻反应器、爬凉水塔,顶着沙漠里的风吹日晒,房欣爬上钻下,示范完之后和大家一起甩开膀子干。为防下雨,房欣时刻关注天气,经常凌晨4点多就爬起床来,带着大家赶到现场忙碌。
在房欣的感召下,土方员工也提高效率,不怕苦、不怕累地干,最终提前5天完成了所有任务。3个月下来,光是催化剂就装卸了2000多吨。这时不管中方土方大家都成了亲密的战友,满满的成就感。
此刻,土方员工终于理解了以前的困惑。这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对事业的无私投入,这种精神叫作“石油精神”。这种精神在中方员工带动下,也逐渐在异国沙漠里生根发芽,成为阿姆河公司中土方员工共同坚守的价值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