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进入国际市场以来,
大庆油田的海外业务项目已经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尤其近几年,大庆油田把“走出去”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未来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提升增收创效能力,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大庆油田依托“一带一路”构建起做大中东、深耕非洲、发展中亚、拓展亚太、介入美洲的市场格局。
离开故土,来到他乡,大庆员工勤练本领、苦练真功,用汗水和真情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个聚能环,在国际市场上释放出一股股巨能量,爆发出纯粹耀眼的大庆精神“小宇宙”。
蒙古国塔木察格供电分公司员工在项目现场。
伊拉克哈法亚项目是‘海外大庆’建设中,由气电公司把两台燃机从中国搬迁到伊拉克,按照国际化管理模式自主经营,成功开发出的一种‘建设—拥有—经营’BOO新模式。从2017年11月始,30多名气电公司员工陆续来到这里,开始在海外建设自己的发电厂。”
“星火”闪耀伊拉克
今年10月末,暮秋天气,我国北方很多地方都已降至10摄氏度以下,甚至出现冰雪,但在伊拉克仍可达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这里有一群中国石油大庆人远离家乡,在项目一线忙碌着。今年5月,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强来到哈法亚电站。站在室外,他感觉天在下火,阳光刺眼。
“这么热的天,你们如何受得了?”“现在不算热,正是干活的好时候,6月之后才是高温的开始,那时中午地表的温度都能烤熟一个鸡蛋。”哈法亚电站项目部经理隋铭说道。
为了让机组早日投产,气电人每天早上5时上班,中午11时多下班,晚上有时工作到21时才回驻地。在这里,没有干部和工人之分,只要有活,大家就会抢着干。
“这活让我来干,所有燃机电气接线都是我拆的,我要百分之百把它回接上。”专业会议上,“赵老大”赵凤学主动请缨。
大家喊他“赵老大”,因为他是公认的电气“土专家”。哈法亚电站仅控制节点就有上千个,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在组装中还要进行升级改造,技术上存在很大风险。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赵凤学带领电气组成员,每天天刚亮就来到现场,在灼热的机组上爬来钻去,就电气总体调试试验、保护定值等与厂家设计院多次沟通交流。晚上9时多回到驻地后,还与同事连夜绘制图纸。
苏绪波说话不多,却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燃机专家。哈法亚项目利用旧机组安装,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项目组为此特聘专家进行指导。但由于签证问题专家晚到了几天。设备安装不等人,苏绪波顶住压力,主动担起专家的重任,与同事一起想办法,把两台燃气机组屹立在伊拉克哈法亚土地上。为了不与施工用电争抢,苏绪波主动把工作时间调整到每天凌晨2时到6时。他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留给别人的做法深深打动了施工方,大家都喊他“苏铁人”。
老师傅不计报酬、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感染了青年人。晚上8时多,热工控制专工张雷甩了甩酸疼的手腕,对仍然在控制盘忙碌的刘序阳说:“序阳,天太晚了,我们回去吧!”
这两位年轻人都是80后,但工作从来不让领导操心,仅用了4天时间,他们就把两台MARK VIe机组控制盘的1400多个接线点全部接完。白天狭小的控制盘里密不透风,晚上控制间里没有电,只能打起手电筒接线。还有各种蚊虫叮咬,奇痒难忍。他们咬紧牙关,迎难而上。相信不久后,一座宏伟壮观的发电厂就会在哈法亚投产发电,给民众带来光明和温暖。
① 塔木察格供电分公司线路队员在认真紧固线夹。
沙漠里的一颗星
7月的科威特,室外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滚滚热浪伴着黄沙袭来。李鹏看了看手表,已经上午10时了。他一边招呼大家抓紧时间工作,一边把防风巾使劲地裹了裹,继续手里的活。
4月15日,科威特项目部38名将士飞行十几个小时后来到Ratqa油田。该油田位于科威特北部沙漠,距科威特城125公里。这里狂风与沙尘相伴,酷热与蛇虫为伍。面对复杂的环境,第一次参与海外施工的项目部经理李鹏承受着远比一般员工更大的压力。
刚进入施工现场,甲方就给了李鹏一个“下马威”,原计划4个月的工期缩减为3个多月。他现场踏勘后发现,工程零散,工作内容以往也没接触过。
李鹏把伙伴们召集在一起商量办法,大家都沉默了。看着士气低落的员工,李鹏大声说:“不要忘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员工的情绪被调动起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绝对不能给中油电能丢脸。他们喊出了“大干一百天,大漠树品牌”的誓言。
李鹏认为,海外施工代表了国家形象,必须精益求精。一次安装电缆桥架时,他发现桥架切口有毛刺,马上把安装人员叫到一起,让每人都摸过一遍后说:“这种毛刺不用锉刀磨平,放电缆时就会刮伤电缆。”说完带头拿起锉刀磨毛刺。此后,大家严格按照标准施工,每道工序都认真对待,决不马虎。6月,英国派特法(petrofac)石油工程公司与中国石化十建公司组织工程质量评比,他们以全优的成绩获得甲方颁发的“优秀质量奖”。
远在万里之外的科威特施工,安全尤为重要。李鹏作为项目部经理,担负着38个人的安危,也是38个家庭的期盼。一次进行灯具安装作业时,一部分灯具安装在平台外侧,作业人员直接跨过平台栏杆进行安装。李鹏看到后立即停工整顿,还把作业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的照片发到微信群,告诫员工时刻紧绷安全弦。电气组组长杨振光作为项目部“最讲安全的人”,从3000多名施工人员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石化十建公司科威特原油处理工程项目部授予的“岗位安全标兵”荣誉称号。
为了避开科威特白天的炎热,项目部夜间施工。每天夜里12时,热浪刚刚退去,大家乘车前往施工现场,一直工作到次日中午11时半,才返回驻地。洗漱完毕、吃完午饭,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已是中午。大家吃不惯工地餐厅的食物,李鹏就买了一个电饭锅,经常开小灶,给大家改善伙食。
② 与土耳其当地员工合影。
③ 伊拉克鲁迈拉项目部刘斌正在注射润滑油脂。
不倚营门数黄羊
2011年,大庆员工王汀来到处于开发初期的蒙古国塔木察格油田。这里住的是冬冷夏热的简易板房,喝的是又苦又涩的咸水,冬天大雪封路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青菜,沙尘暴是家常便饭。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会战时期。“既然来了,就不能退缩!”他暗下决心。
但当第一眼看到风沙中“沉寂”近两年的锈迹斑斑的设备,王汀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不怕条件艰苦,就怕完不成任务。他加班加点工作,把饭菜打回现场吃,累了就和队友们轮换着休息;缺设备、缺仪器、缺工具,就四处借;基础资料不全,就自己搜集整理。15天里,王汀做了240余项试验,获得2700个基础数据,发现并整改设备和设计上的缺陷60余项。当变电所一次送电成功时,虽然又累又困,但王汀心里很充实。
张鸿兵是王汀的同事,也是大庆的员工,常年在蒙古国塔木察格工作。女儿在美国芝加哥读研究生,妻子是寰球工程公司印度帕拉迪普炼油厂项目部的高级工程师、翻译。张鸿兵一家三口这种四国三地的生活已持续两年多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但塔木察格的傍晚是印度的下午、美国的凌晨,一家人想同时网络视频也不是那么容易。
“塞外尽荒凉,难觅春光,塔木察格,胡风凛冽透衣裳。海外拓市场,艰难勇闯,蒙古荒原,不倚营门数黄羊。”聚少离多的生活催生了无尽的思念,但身处海外的张鸿兵在看到蒙古国贫穷和落后的同时,更加感受到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力日益增强,他把小家的幸福和祖国的腾飞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引导女儿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石油走出国门的员工也越来越多,开拓海外市场的队伍不断壮大。奋战在全球各地的石油人,都在为了家国梦想努力工作。“征战域外,位卑未敢忘忧国;砥砺前行,无私奉献立新功”,这是众多海外石油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