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油田已踏上持续绿色稳产3000万吨的新征程,工程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高质量增储稳产对工程技术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渤海油田现有的资源储量、开发技术、生产体系、管理优势等具备持续稳产的基础,但经过多年的高速开发,也面临更加复杂的地质油藏地下环境、“双高”油田有效稳产挖潜手段有限、“低边稠”油田难以经济开发等制约发展的难题,以及工程技术工作量、作业难度逐年增加等现实问题。工程技术专业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完善优快和精准工程技术体系,发挥好多专业融合优势,扛起高质量稳产之责。
服务精细勘探,夯实储量之基。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发挥工程技术专业优势,为寻找大中型油气田、发现有效可动用储量提供技术保障。针对受限区域勘探、在生产油田周边滚动勘探等,进一步发展大位移井技术,扩大单井控制半径,助推勘探开发一体化再上新台阶。针对小构造、边际油田快速评价等,要持续推广浅层集束评价作业模式,拓展“1N模式”(钻井平台一次拖航就位)应用范围,丰富定向井资料录取手段,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成本。此外,完善地质工程一体化、稠油精准测试技术,形成录测试“三位一体”地层综合评价技术体系,解决复杂储层评价难题;持续攻关中深层钻完井井壁稳定、钻井液体系优化、硬地层钻井提速提效、高温高压深井测试等关键技术,不断优化学习曲线,为相关油田后续评价和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突出质量效益,助推产能建设。我们要结合不同油田地质油藏特点,精准设计,精细实施,最大限度保护储层,提升新油田开发效益。针对超稠油油田开发,要重点攻关热采井筒完整性、热采防砂有效性、热采井低成本钻完井模式等技术难题,并借助旅大21-2首个热采平台开展技术试验,形成渤海油田非常规稠油经济有效开发的钻完井技术体系。针对储量规模小、开发难度较大的独立断块油藏和零散分布薄层油藏,要强化浅层大位移井钻井、水力压裂、隔水导管复合桩基础承载简易平台等技术研究力度。针对受限区域油气田开发,要尽快开展浅水水下井口采油树的研制和海试,大力发展无人平台智能完井和采油技术、可重复利用钻井液环保技术、单筒多井技术等,盘活受限区优质储量。
丰富治理手段,保驾基础产能。我们要创新技术手段,保证综合调整和低效井综合治理实施效果,保持在生产油田产能。针对油田加密调整,要把握油田开发规律,攻关井眼轨道精确控制及防碰、多层系开发油水识别及稳油控水、复杂水淹层压裂增产等关键技术,实现细分层系精细调整。同时,加强精准设计,充分利用智能化、大数据制定一井一策的高质量施工方案,实现单井高产。此外,要以“渤海油田注水年”活动为抓手,研究多层系压力分布规律,精准调控注采压力,实现安全钻完井,通过优化注水管柱结构、智能注水等手段提高分层配注精度和调配效率,配合压裂手段,提高注入能力,加快推进全通径防砂注水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有效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要不断丰富中短半径钻井及完井防砂、酸化解堵、水力射流等综合治理手段,延长油水井寿命,真正实现钻完修注水工艺一体化,提高挖潜效益。(作者 邓建明 系渤海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钻完井))
安全生产:坚持体系化管理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集团公司2018年领导干部会议强调推动中国海油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渤海油田持续稳产3000万吨的必然选择。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实现安全发展。渤海油田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环保至上,人为根本、设备完好”的安全环保核心价值理念,全面管控事故风险,多年来实现了安全生产总体平稳态势。
首先,我们大力推进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现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保)责任“一人一清单”,构建安全生产“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其次,我们坚持安全生产体系化管理的基本模式,从1997年的第一版HSE体系到今天的QHSE管理体系,我们逐年持续改进,有效管控油田全生命周期QHSE风险。第三,我们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开展了油气田开发项目设计质量审查、职业健康防护设施设计文件审查、项目评价报告质量提升等工作,努力把质量安全问题消灭在设计阶段。第四,我们始终认为业务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建设本质安全型油田需要全面质量管理。渤海油田广泛开展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等群众性质量提升活动,2018年有171个QC小组和24个质量信得过班组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为2018年石油化工行业优秀成果,获奖数量在集团公司各单位中首屈一指,尤其是渤南“海肠子QC小组”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在渤海油田的跨越式发展,只是渤海油田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打造“百年老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实现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作为国内最大的海上油田,我们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决定实施“渤海油田环保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一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渤海油田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篇大文章;二要积极推动渤海油田发展规划融入国家和地方规划,识别项目前期环境风险,提前谋划协调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计划,将相关手续办理周期纳入项目进度计划关键路径;三要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测,主动开展污染物排放减量化工作,确保在2020年前实现海上设施生产污水零排放;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增殖放流等,推动渤海生态修复,勇担央企社会责任。(作者 朴庆利 系渤海石油管理局安全副总监)
工程建设:强化标准化建设
2018年,集团公司决定在渤海油田设立“渤海油田3000万吨持续稳产”重大科技专项,聚焦渤海油田未来十年发展规划。由于渤海油田产量基数较大,每年的自然递减量不容小觑。因此,只有不断地有新油田、新区域投入生产,渤海油田才能长期保持稳定高产。工程建设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论是设计方案的优劣,还是建设速度的快慢、工程质量的高低都对产量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经过50余年的探索,渤海湾的勘探开发已趋于成熟。经初步统计,海上工程设施原油处理能力远远超过目前的产量水平。目前,渤西南和辽东湾的2张气管网也已形成,这既有利于渤海天然气的开发和调度,又为岸电入海、绿色油田开发创造条件。如果将存量盘活,并以此为依托开发周边卫星油田,我们的油气处理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以渤中34-9油田开发项目为例,对于一个高峰年产达120万吨的油田,最初设计方案考虑了设置电站,但是在对垦利区域电网调研时发现,该区域实际运行电力负荷常年不足30兆瓦,即使未来液量加大,运行负荷也远低于设计负荷60兆瓦。即使接入新油田,垦利电网的高峰年负荷也不可能超过60兆瓦,由此最终方案改为渤中34-9油田CEPA不设主电站,减小了平台甲板面积、降低了重量,并通过将原油并入原垦利油管网、伴生气增压并入渤西南气网等措施,实现了提质增效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实现油田高质量发展,渤海油田工程建设一路提出了建立以系列化、标准化模板库为支撑,标准化实施为手段,工作标准与流程相适应的绿色、高效油田开发建设体系。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标准化,进而实现油田高效开发建设,一直是渤海油田工程建设一路孜孜以求的目标。
立足长期开发经验和研究成果,有限公司启动了渤海油田工程建设标准化研究与应用重大专项工作。该项工作基于在役工程设施能力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建立渤海湾工程基础数据库,制订符合渤海湾特点的工程技术标准,以系列化的工程设施标准为手段,融入合规性、先进性、经济性内涵,固化良好实践,并结合先进经验,从源头实现提质增效,推动渤海油田高质量发展。
渤海油田工程建设标准化之路我们已探索多年,从渤中25-1油田5座井口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到垦利10-4油田开发的标准化实施,虽然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未形成可复制的执行模式。此次,渤海油田工程标准化工作的正式启动,将有助于我们持续总结经验,凝聚各方共识,用制度和管理流程将研究成果落地到渤海油田标准化建设中。
瞄准四大方向 做好滚动规划
进入2018年,规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面对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及行业环境,中国海油如何参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滚动规划中对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安排,如何做到高质量发展?这是新一轮滚动规划研究和编制阶段持续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也是新一轮滚动规划编制所面临的挑战。
2018年上半年,中国海油规划人员针对国内外政治、经济、能源、政策环境以及行业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预判,结合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规划部署。同时,规划人员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思考,在新一轮滚动规划中提出“增储上产、清洁低碳、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的发展建议。
增储上产:践行国家能源公司的神圣使命
2017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大幅攀升使“保障能源安全”再度得到关注。作为国家石油公司,保障油气资源的供给,既是中国海油的使命,也是中国海油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指标。此外,通过对标分析可以看出,油气储产量规模是制约公司迈向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征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新一轮滚动规划中将“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储上产”作为规划重点之一。
清洁低碳:适应能源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从全球来看,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愈加明显,特别是天然气在2017年领涨全球的能源消费。此外,未来5~10年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发展,但仍无法撼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主导地位。国内,2017年的“气荒”促使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受到关注,国内的天然气产业面临更多层次的竞争,但同时也面临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为此,新一轮滚动规划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低碳产业板块”。
降本增效:提升成本竞争能力和质量效益
集团公司连续四年深入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提质增效举措成果显著,有效应对了低油价带来的严峻挑战。有限公司2015~2017年完全桶油成本显著下降,但也要看到,在未来依靠常规方法提质增效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必须在制约油气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内生创新驱动降本。因此,新一轮滚动规划提出了集团公司在科技领域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进展缓慢等问题,进一步明确规划期内桶油成本控制目标。
转型升级:强化产业链群建设,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集团公司以油气勘探开发为核心,同时涉及天然气利用、炼油化工、油田建设及技术服务、金融及贸易等领域,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初步构建。自2014年油价大幅下跌以来,集团公司的产业链经历了严峻的考验。集团公司在坚持突出油气主业的同时,强化了发展的系统性思考和协同性推进。上游业务深入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油公司与专业公司抱团取暖效果更加明显,中下游板块在低油价时期有效发挥平衡作用,金融板块积极服务实体,降低融资成本。集团公司统筹协调能力提升,强化了各产业板块“命运共同体”意识,现有产业链群的抗风险能力在低油价时期得到了初步的检验。
值得一说的是,一体化的国际石油公司在这一轮油价波动周期中表现依然出色,且进一步扩大了竞争优势,这体现在资产规模、油气生产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究其原因,一是其能够凭借较强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优势,主导若干大型项目的开发,强化与资源国的谈判优势地位,油气业务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一体化的国际石油公司上下游产业链较完善,协同发展能力较强,在低油价环境中展现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
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显然是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为此,新一轮滚动规划明确提出“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的要求,强调产业链群的建设,明确指出各板块的发展重点;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指出各板块的改革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