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因低产低效沉睡4年的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一厂红河26-7A井和红河105-34井经延长组长7油层补孔试油重获新生。
“这两口长停井能够‘满血复活’,其意义不仅仅是增产,更体现在我们对
油田开发理念、研究思路的转变与突破,提高了我们对断缝体
油藏的认识水平,探出了一条效益开发的新路。”该厂厂长吴旭光说。
据悉,红河26-7A井、红河105-34井,是该厂在2009年10月和2010年11月相继投产的延长组长812油层开发井。投产后陆续在2014年11月至12月间关停。
去年以来,该厂把长停井治理作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按照“增量高效、存量盘活”整体思路,开发研究所技术人员紧密围绕延安组低幅度构造油藏、延长组断缝体油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持续深化油藏认识水平。
针对目前对延长组断缝体油藏平面规模、垂向封闭性、含油性等缺乏有效描述手段的现状,他们积极转变观念,通过井震结合精细地层对比详实刻画断层、裂缝发育区,以生产动态分析、试井技术和油藏监测手段划分断缝体独立单元,形成井震结合、动静结合断缝体定量描述工作技术。并按照此思路,对全厂长停井全方位复诊,通过地震、地质综合复查、详细解剖,筛选出20余口钻遇不同层位、不同类型断缝体油井开展针对性试验。
1月1日,该厂分别对红河26-7A井和红河105-34井进行换层补孔试油作业,1月2日,两口井相继恢复生产,初期日产液8.6方和1.8方。
“红河26-7A井和红河105-34井 “复活”,为
红河油田延长组断缝体油藏精准治理、高效勘探指明方向、积累经验。我们将持续深化对上述层系的研究攻关力度, 通过重新分析相关油藏地质资料、分析关停井停产原因,科学开展效益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沉睡井”、低产井实施分类复苏、精准治理,为多产效益油奠定坚实基础。”吴旭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