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69队进行井架起升作业。
其中,2014年施工的K3002井,创造下套管用时最短纪录;2016年施工的H1870井,被当地政府评价为“可能改变阿塞拜疆能源储备评估量”;2018年施工的H1876井,再次开创了阿塞拜疆陆地钻井史的新纪元。
1月28日,长城钻探公司GW69队承钻的H1876井,完钻井深4794米,等待甲方指令开始准备试油。该井打破了阿塞拜疆陆地钻井史上最大井深等纪录,被评为长城钻探2018年度施工作业“精品工程”。
甲方俄罗斯全球能源AOC公司称:“该井对HOVSAN区块下部高压地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句高度评价,终于让年仅34岁的平台经理郭群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这口难度远超预期的井,为后续工作量奠定了基础,也让长城钻探阿塞拜疆项目和这支平均年龄37岁的队伍站稳了市场。
乙方就要解决甲方难题
工作量就是“金饭碗”,没有工作量,就没有效益!这是GW69队的普遍共识。
2017年年底,先期几名中方人员到达现场。这支曾打破过阿国陆地钻井史上井深最深、井口压力最高、样品油质最好等7项纪录的队伍,再次迎来新的挑战:
人员当地化率达81.03%,新雇员需要培训后方能上岗。
设备封存长达28个月,封存地点距里海仅几十米,恶劣环境加速设备腐蚀老化。
搬家公司首次接手钻井设备搬装任务,不熟悉流程。
配套整改工作量大,人员严重不足。
“你要想有市场,就得为甲方解决难题。我们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回忆起设备启封时的重重困难,郭群感叹道。
该队根据现场实际,倒排了整改计划,按岗位分解每日整改任务。机械师王立民对每台设备进行检维保工作,电气师马俊秋做好电控房的除尘工作,带班队长吉隆军对井架进行认真细致的检修,带班队长卢希协调搬家公司制订详尽的搬迁计划,HSE监督解志开展风险辨识……每个岗位都按照任务表进行整改。
经过努力,该队从搬家安装、设备整改,到起升井架调试运转,再到设备验收、开钻,仅用时31天,优质高效地实现了快速启动开钻,受到甲方高度赞扬。
2018年,这个队中方员工平均境外工作时间达到300天以上,但他们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把甲方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保障了生产任务顺利进行。
技术利器揽就“瓷器活”
设计井深4683米的五开井,地质情况复杂、地层压力高、泥浆密度窗口极窄、井控风险大且甲方无下部高压油气层相关资料,施工难度大,属于国家级重点探井。工程师提示完口井施工难点,大家都锁紧了眉头。
“兄弟们,咱们啥井没打过,上次打的H1870井,不也破了阿塞拜疆的七项钻井纪录吗?咱们要是啃不下这块‘硬骨头’,不是砸了咱们69队的招牌了吗!”郭群鼓励大家道。做“战前”动员成了该队的一项规定动作。
为顺利完成该井施工,该队在项目部指导下,认真研究邻井资料,根据各次开钻的不同特点,制定防垮塌、防缩径、防沉砂、防井漏等专项措施,根据实钻效果适时修订完善。
在二开和三开井段,地层为大段泥岩,存在严重缩径,井塌、卡钻风险极高。且在领眼钻进后扩眼钻进难度大,极易钻出新井眼。该队通过模型论证,向甲方建议改进扩眼器引子,适当减小扩眼器与引子之间的钻具刚度,增强柔性,取得了极佳的钻井效果,使得钻井周期大幅度缩短。
打破未知地层“魔咒”
井控风险成为该井最大的施工风险。在四开后期井段和五开井段,尤其是五开泥浆密度达到2.34克/立方厘米,井底压力高达104兆帕。在这种情况下,甲方仍然要求在设计井深4683米的基础上,继续加深向下钻进,极大地增加了施工作业的井控风险。
为此,该队全面升级井控管理,通过增加井控设备检查和保养频率,保证各部件、管线及闸门灵活好用,气路管线及液控管线不刺不漏,井控设备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并对外籍员工进行基本井控知识及关井动作培训,对中方员工进行设备原理结构及维护保养培训,强化岗位井控职责,注重演习过程和讲评过程,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和反应能力。
通过使用压力等级为105兆帕的井控设备,引用旋转防喷器控压钻井技术,采取灵活调整裸眼段钻进和套管内循环的泥浆比重、加强钻进后短起下、灵活调整套管内循环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多次成功处置井下复杂情况及井控险情,安全顺利钻至甲方要求的目的层位4794米。
近年来,该队先后完成并刷新了阿塞拜疆多项国家钻井施工纪录。2018年施工的H1876井,再次开创了阿塞拜疆陆地钻井史的新纪元。
GW69队多次得到甲方领导和当地政府的赞扬,树立了长城钻探品牌形象,发挥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里海地区的作用,增加了在阿塞拜疆寻求油气项目合作的机会,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