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石油产量变化趋势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编者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归根结底还是要立足国内。资源是上游业务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劣质化加剧,勘探开发对象不断向深层、低渗透、非常规等复杂油气资源转化,向难向深已是必然趋势。那么,我国油气资源基础如何夯实?未来怎样找到更多有前景的资源?存在哪些技术难题?如何创新思路,建立新模式?《新闻热点》推出《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在哪里》系列报道,以飨读者。本期推出陆上石油篇。
◆“十五”以来,陆上年均新增
石油储量占全国年均新增石油储量的82%,产量占83%。
◆2018年,中国石油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33亿吨,连续13年超6亿吨。
◆2018年,中国石油国内原油产量1.01亿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3.4%。
家底有多厚
专家连线:李欣(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资源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1.陆上是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重要基石
□陆上石油剩余资源仍较丰富,六大盆地勘探潜力依然较大
□岩性地层等“三大领域”为增储重点,近期还不断有大发现
陆上是我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主体。截至2017年年底,陆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的近九成,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等大型盆地是储量探明的绝对主体。2017年,陆上原油产量1.49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8%。随着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持续攀升,需要加大国内原油生产保障,若2035年我国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以上,陆上石油产量仍将占到3/4。其中,中国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生产者,需要原油产量持续稳定在亿吨以上。
陆上六大盆地依然是石油储量稳定增长的主体,并呈现出中西部逐渐接替东部的趋势。“十二五”以来,陆上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六大含油气盆地持续保持储量高峰增长,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我国年新增探明石油储量的80%。其中,中西部盆地占70%以上,且大发现不断,中西部盆地战略接替的态势显现。
剩余的石油资源集中在陆上六大盆地,未来勘探潜力依然较大。陆上六大盆地常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的64%。目前,陆上石油剩余资源也集中赋存在这些盆地。非常规石油资源更是集中在大型盆地,其中页岩油资源潜力大,是未来陆上石油勘探的重大战略接替资源。可以说,陆上石油剩余资源仍较丰富,有进一步加强勘探的资源基础,未来有望实现较高水平持续增长。
“三个盲区”和“三大领域”是未来石油发现和储量增长的重点。从主观角度看,石油剩余资源主要存在于“三个盲区”。构建新的成藏模式、攻克现有成藏认识不到位的认识盲区,创新发展新技术、攻克现有技术条件难识别的技术盲区,覆盖资料空白区或提升现有资料精度、攻克资料盲区,通过认识突破、技术创新、完善资料,未来石油勘探才会实现稳健发展。
从客观角度看,石油资源主要赋存于“三大领域”。以准噶尔盆地玛湖—沙湾砂砾岩为代表的岩性地层油藏是规模增储的重点,以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为代表的海相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增储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延长组为代表的源内页岩油是未来重大战略性接替资源。
在新的理论认识指导下,中国石油突出风险勘探,强化精细勘探,连续13年年新增石油储量超6亿吨。在鄂尔多斯盆地,立足低渗透砂岩油藏立体勘探,建成了姬塬、华庆、镇北—合水地区3个大油田;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新发现了大面积砾岩油藏;在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形成规模储量区,保障了石油储量持续稳定增长。近期,中国石油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和沙湾凹陷、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彭阳等盆地周缘、河套盆地吉兰泰构造、渤海湾盆地沧东页岩油等新领域、新区带连续获得重大突破,有望形成新的石油储量和产量规模接替区。
2.陆上石油勘探面临资源品质变差等诸多挑战
□“贫、小、薄、深”成为勘探主体目标
□勘探研究和工程技术尚不能满足勘探需求
陆上石油勘探总体进入了中后期阶段。从资源探明程度来看,我国陆上石油探明率平均为44%。其中,松辽盆地已达到70%,渤海湾陆上已达到53%,进入了中高勘探阶段;鄂尔多斯盆地达到50%,进入勘探中期偏后;准噶尔、塔里木盆地石油探明率相对较低,但也进入了勘探中期。随着勘探程度的增加,在新层、新区、新领域的大发现难度越来越大,对地质研究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石油勘探领域和目标由易向难趋势明显。油气藏类型逐渐从常规油藏向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藏延伸。勘探领域从高部位构造油藏向低部位岩性地层和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等复杂领域转变。勘探目的层向低渗—特低渗碎屑岩、礁滩相海相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变质岩、湖相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转变。
石油资源品质劣质化趋势明显。“十二五”以来,中国石油新增石油储量品位变差,“贫、小、薄、深”成为勘探的主体目标。低渗、低丰度的“贫”储量增多,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中,低渗—特低渗储量占比由2011年的78%增至2017年的94%,低—特低丰度储量占比由79%增至87%。小型油藏成为主体,储量小于1000万吨的小型—特小型油藏占比超过50%,东部盆地尤为明显,渤海湾盆地小于1平方公里的油藏占比超过4成。有效储层厚度变薄,松辽盆地新增探明储量的储层厚度平均仅为2至4米。勘探深度持续增加,新增探明储量中的深层—超深层占比已达到20%,井深超过5000米的深井数量增加趋势明显,塔里木盆地库车和塔北勘探深度均突破8000米。
勘探研究与技术面临三方面挑战。第一,成熟探区储层建模与定量评价预测、油气成藏动态模拟技术相对落后,剩余资源空间分布预测与目标精细刻画技术尚不能满足精细勘探需求。第二,远源次生型岩性地层成藏模式、储层预测与表征技术尚需发展完善,地震叠前储层高分辨率预测、岩性圈闭有效性评价等技术有待创新发展。第三,原型盆地恢复、岩相古地理研究、强非均质性储层预测与表征等基础地质研究与技术不能满足需求,重磁电震联合解译、深层地震弱信号增强处理为核心的深层盆地结构解译等关键技术需要加强。
工程技术面临地表地下双重挑战。以地震、钻井和储层改造为代表的工程技术在地表面临沙漠区、山地、巨厚黄土塬区等复杂地形的考验,同时地下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碎屑岩薄储层、前陆复杂构造、碳酸盐岩复杂缝洞、页岩油致密孔喉油藏等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面临深层—超深层、特低渗、高温、高压等复杂问题及页岩油原位改质等关键技术的挑战。
低品位资源成为勘探开发新常态,由此也带来了投资与成本压力不断增大。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安全环保提出新要求,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也面临用地审批、生态红线重叠区退减等多方面挑战。
3.持续加大陆上勘探科技与管理创新力度
□加强理论创新和针对性技术攻关
□开展多部门一体化攻关
未来一段时期,仍然要依靠理论、技术和管理创新来破解难题。
第一,理论认识创新和攻关依然非常有必要。重点攻关原型盆地恢复与古地理重建、储层原生孔隙保存机制、地震沉积—成岩学分析等基础理论与技术,通过认识创新不断拓展勘探领域。
第二,要加强针对性技术攻关。针对成熟探区目标精细评价技术、强非均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雕刻技术、低渗储层甜点识别与改造技术、页岩油原位改质等制约重点领域突破的瓶颈技术,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攻关和技术储备。
第三,加强管理创新。以地质评价为核心,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联合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并加强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现场实施的紧密融合。
总体来看,我国陆上石油勘探进入中后期,重大突破领域与重大发现机会变少,储量接替面临较大压力,且资源品质明显变差。要集中力量投入六大盆地,客观梳理“三个盲区”和“三大领域”,通过认识、技术、管理创新,力争规模发现、多点发现支撑石油储量增长。中国石油作为国内上游油气生产供给的主体之一,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按照高效勘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加大投入、加强风险勘探、突出集中勘探和效益勘探,努力实现探明石油储量高峰增长,为开发建产提供优质资源,积极保障国内石油生产与供应安全。 (本报记者杨振宇采访)
开发怎么采
油田开发
要抓住主线突出重点
专家连线:唐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开发战略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2018年,中国石油国内原油产量达到1.01亿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3.4%,继续保持国内主体地位。
在油田开发工作中,中国石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与开发技术,实施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精细油藏描述等重大战略举措,推动了产量的持续增长和开发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面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态势,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持续深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坚持低成本开发,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同时,深化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实施内部矿权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来看,在原油开发工作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第一,已开发油田总体处于“双高”开发阶段末期,部分老油田进入“双特高”开发阶段,资源接替矛盾突出,增产措施效果变差,有效挖潜难度持续加大,稳产难度非常大。第二,新投入开发油田资源劣质化明显,低渗透、特殊岩性、致密等复杂油藏比例不断增加,储量动用难度加大,产能建设效率下降、投资持续增加。第三,面临的外部制约因素日益复杂,对油田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未来一段时期,按照集团公司部署,油田开发工作应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努力减缓东部油田递减,加快西部油田上产,实现总产量的逐步企稳回升。从技术方向上,抓住老油田稳产和新油田效益建产两条主线,探索技术创新发展对策。
推进老油田稳产工程。一方面要狠抓综合治理控制递减率,深化精细油藏描述,精确把握油田地下开发状况;强化提质增效,加强注水专项治理,加强停产井治理恢复,精益开展全方位生产管理。另一方面要转变方式提高采收率,中高渗透高含水油田持续深挖水驱潜力,发展以化学复合驱技术为主导的三次采油技术,持续有效挖潜剩余油和提高采收率;低渗透老油田立足水驱精细综合调整与井网加密改善水驱效果,推动以气介质主导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建立低渗油藏“稳油控水”新模式;稠油热采油田实施多介质复合蒸汽吞吐,推进多介质蒸汽驱、气体/化学辅助SAGD、火驱等技术的升级换代。
推进新区效益建产工程。注重方案整体优化、产建全过程优化,强化平台化设计新理念,提升产能建设质量;深化油气富集展布规律认识,持续推进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升级,加强压裂基础研究,创新非常规油田立体井网开发技术,实施工厂化作业,发展致密储层体积压裂后注气吞吐、气驱补充能量技术,力争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本报记者杨振宇采访)
东方
物探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
破解复杂地表区技术难题
5月1日记者获悉,东方物探依靠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突破辽河坳陷复杂地表区技术瓶颈,助力勘探提速提效。
近年来,作为东部勘探老油区,辽河坳陷基岩及内幕、岩性和火成岩等隐蔽性油气藏的高效勘探对地震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辽河坳陷主体区内人口稠密,地表情况复杂,给地震高效作业带来严重制约。东方物探在应用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可控震源轨迹预设计、震源有效震次筛选及分析等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丰富了“两宽一高”的地震技术内涵,进一步提高了辽河坳陷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品质。
可控震源轨迹预设计技术,根据每个作业单元实地踏勘反馈的信息,使用抓沟机等设备,对震源轨迹中限制震源通过的水渠等地段提前进行推渠、填沟、修路口、垫桥作业,达到震源顺畅行进的要求。同时,将预设计的轨迹文件导入到震源车载导航终端,震源操作手依据轨迹文件指引,在复杂地表区按照既定路线快速行进,实现可控震源的自动导航和逐点激发。
在复杂地表区作业时,还运用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技术,多组震源采用源驱滑动扫描方式激发,由震源触发仪器进行采集,大大缩短了相邻两次扫描的时间间隔,从而实现高效采集;运用可控震源高效采集质控技术,有效监控复杂地表区可控震源高效采集资料质量和震源工作状态,对已完成激发的全部合格炮点,导航系统通过共享方式,让每台震源机组实时看到炮点分布位置,避免重复激发。
针对复杂地表类型,在高效采集单炮实时质控技术基础上,东方物探进一步进行震源有效震次快速筛选及统计分析,有效防止震源“带病”激发,保证激发质量。通过可控震源高效采集和基于电火花装置的微测井调查技术联合应用,东方物探在辽河坳陷实现了地震采集全过程绿色环保作业和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