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初夏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派生机勃勃,草原深处的
大庆油田乌118-97井压裂3天后就恢复了生产,累计增油42吨。
远离大庆,远离亲人,大庆
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干部员工勠力同心,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优化组织,落实责任,各项开发、管理、产量运行指标一路飘红。
坚守“身入才能深入”承诺。分公司领导和机关干部走出市区办公大楼,下到草原腹地的作业区,组织大规模油井压裂施工会战。当乌138-100井压裂后井口返油时,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连夜组织罐车接油至半夜1点钟,在下泵生产前多抢出9.6吨原油产量;广大技术干部紧随其后,做好现场监督跟踪,高效衔接施工工序,创下1周压完4口油井的新纪录。在压裂中,他们24小时蹲守,检查各参数是否按设计执行,当发现乌120-99井压裂管柱深度不符合要求时,当场要求重新调整管柱;在压裂后,督促作业队抓紧下泵作业,保证油井复产速度和质量。
抓注水方案调整落实。注水是油田开发的灵魂,保证“注好水、注够水、注准水”是油田长期稳产的基础。1-5月份,根据乌33主力区块油井的含水、功图液面变化情况,乌东作业区抢黑天战白天,调整水井注入,共实施注水调整10井次,5口油井控水增油效果显著,日均增油5.1吨。仅4月份开发中心就加班加点设计3口分层井层段调整方案,组织测试队伍对投捞遇阻井乌116-97进行洗井,确保注水方案落地。
一提一捞总关油。“提捞”是低产低效井的有效生产方式,针对作业区提捞井数多、单井产量低的特点,该分公司制定了“一井一周期”的提捞方案,每日下发提捞计划,合理规划线路,降低路上耽误时间;提捞队早出晚归保提捞时率,实现提捞超产400余吨;4月末,在增加一套提捞车组后,乌冬作业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提捞会战,加深提捞深度,缩短提捞周期,向高液面井找产量,向低关井找潜力。
进入5月份,贝301作业区在原油产量超产260吨的基础上,将作业区三餐时间已调整为夏季作息模式,在不组织额外加班的前提下,增加白天有效工时1.5小时,全体员工自我加压,讲大局、重担当,向全年超产2000吨目标发起冲锋。与此同步,在大规模压裂方案取消和新井钻井进度滞后的双重压力下,乌东作业区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适时开启夏季作息模式,力争全年超产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