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在中原油田文留采油厂文72-129井井场,采油工付铁祥正在调试井口多参量传感装置的参数。该装置是经过升级后的最新监测装置,与传统的数显压力表、温控器相比,该装置克服了性能差、结构复杂、易损坏等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油井“智能大脑”的再次升级。目前,该装置已在油田大规模进行推广。自该装置应用以来,仅文留采油厂就节省数显压力表、温控器维护成本100多万元。井口多参量传感装置加上之前自主研发的游梁式抽油机工况监测及智能诊断装置是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及该技术立项的初衷,井口多参量传感装置的主要设计者韩兴温表示,游梁式抽油机工况监测及智能诊断装置在油田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油井工况监测和智能诊断技术与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将发现油井故障的时间由平均6小时缩短为实时发现。而井口多参量传感装置的功能是确保油井正常工作的参数进行稳定有效的采集,实时传输给智能大脑,从而准确的判断和排除油井故障。
在技术立项过程之中,科研人员通过对油井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后,决定采用硅压阻式传感器和铂热电阻作为测量元件。同时,井口多参量传感装置基于数字信号微处理器和低频无线模块传输,采用后端数据显示,集成嵌入安装了温度、压力传感器。
通过长时间的应用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如果说PCS生产指挥系统是信息化的“智能大脑”,那么工况诊断装置就是油井的“脊椎”,井口传感装置就是“神经系统”。操作人员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现场施工。以往在判断油井故障时都会采用功图诊断、测油井液面、井口憋压等办法。现在通过游梁抽油机工况监测及智能诊断装置能够实时判断油井故障的原因。
升级后的油井“智能大脑”对信息化油田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南采油管理三区主管信息化建设的副经理孙书伟说:“以前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采油工都需要巡好几趟井,现场录取油井回压、电流、温度等多项数据。遇到油井突发故障时,往往几个小时后才能发现,耽误了生产时间。游梁抽油机工况监测及智能诊断装置和井口多参量传感装置的成功应用,让技术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升级后的“智能大脑”还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据了解,目前,游梁抽油机是油田目前最主要的采油设备之一,升级后的“智能大脑”对老油田实现降本增效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等公司先后派人前来咨询这项技术,并有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