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科技 » 石油技术动态 » 正文

胜利油田新型埋地管道检测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日期:2020-07-22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王维东 孙万芹

国际石油网

2020
07/22
08: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胜利油田 中石化 管线

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成功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检测装备,实现了杂散电流快速检测定位和监测预警,一举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杂散电流是指在规定回路以外流动的电流,通常是由于高压电路或电气化设施的电阻耦合,电容耦合以及电磁感应耦合的作用而产生的。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油气管道80%的腐蚀穿孔事故主要原因来自杂散电流,其引起的管道腐蚀速率是自然腐蚀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给石油石化埋地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峻挑战。

“我们做过试验,1A电流下,8mm壁厚的管线,4个月就能穿孔。”技术检测中心特种设备检验所副所长刘海波说。近年来,随着高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飞速发展,在轨道、高压线、地铁区域,甚至联合站内用电设施附近都会有杂散电流。

目前,中石化内部承接油品输送的管线大概两万多公里,因此准确判断管线上是否存在杂散电流,是否有流入流出点并提出预警,对于油气管道安全环保运行至关重要。

此前,在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检测技术领域,英国雷迪公司RD-SCM等国外装备一直占据着垄断性地位,单套设备采购金额需要50万元。

“国外装备可在不接触管道情况下,直接显示管道杂散电流值,在采样精度、采样频率以及同步采集方面都具有绝对技术优势。而普通设备需要连接管线和地面,以测量电压压差的方式测算电流。”刘海波说。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突破管元件的电流读取算法,在国外是严格保密的。2016年,中石化对此进行科技攻关项目立项,通过技术公关,研究团队构建了装备探头阵列电磁场强度与管中电流的数学关联模型,破解了技术瓶颈,成功研发了管中电流核心检测元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新型埋地管道杂散电流检测装备。

“中心每年要进行800多公里的埋地管线检测,从应用情况看,广受好评。”刘海波说。据了解,新装备的测量灵敏度能够达到20mA@1m,最大测深度可达100mA@4m,不但各项技术参数与国外设备比肩,单套设备价格仅为国外装备的五分之一。

目前,该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在推进相关技术领域的装备国产化方面前景巨大,也将对确保中国石化油气管道本质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