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国持续性的封锁政策使得出行与生产活动骤减,因此,全球许多炼油厂预计将因成品油需求低迷、库存增加而入不敷出。然而,今年12月份的气温预计会有所回升,这将进一步冲击成品油需求量,迫使许多老牌小型炼油厂难以为继。
据咨询公司HIS Markit称,美国将陆续关停11家炼油厂。
荷兰皇家壳牌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Convent炼油厂是美国最大的炼油厂,但其因难以找到感兴趣的买家而被迫关停。据路透社报道,由于买家急缺,这家荷兰石油巨头也正着手关停其余六家炼油厂。
另外,美国最大的炼油商马拉松石油(Marathon Petroleum)也将关闭旗下的几家炼油厂,其中包括位于新墨西哥州盖洛普和加利福尼亚州马丁内斯的两家。
新日本石油(Eneos)位于大阪的炼油厂也将关停,但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澳大利亚的炼油厂。英国石油公司(BP)就在10月底宣布,由于其位于珀斯的奎那那(Kwinana)炼油厂“不再具有盈利能力”,因此将关停这家已有65年历史的炼油厂,并将其改造成一个进口终端。至此,英国石油公司在澳大利亚仅剩3家炼油厂。
PBF 能源公司(PBF Energy)在新泽西州保罗斯博罗(Paulsboro)兴建的日产85,000桶的炼油厂也难逃被关停的命运。同时,菲利普斯66(Phillips 66)也在飓风莎莉来临前关停了旗下的Alliance炼油厂,但这仅是暂时性停产,以待油市状况好转。
其他没有关停的炼油厂则不断延长维护时间或提前进行设备维护工作。
澳大利亚的加德士(Caltex)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4月初对其唯一的炼油厂利顿(Lytton)进行了延期维护,还发表措辞含糊的声明称待情况好转会重启炼油厂。
对此,咨询公司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表示,欧洲有近10%的高成本炼油厂将在未来三年面临关停危机,而这些炼油厂的日产量可达140万桶。
所有这些变动对炼油厂而言都可谓雪上加霜,所谓见微知著,这或许预示着石油行业的需求量将永远难以恢复。
基于这种情况,许多油市分析师经过理性分析都希望中国能在此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炼油国。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美国和欧洲仍处于大规模封锁状态,这抑制了各种经济活动,导致石油需求量骤减。相比之下,亚洲石油需求量的减少幅度要小得多。此外,中国原油价格也有所走低。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一些分析人士预计中国将很快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国。
尽管与一些老牌炼油厂相比,中国更多的是新建的大型炼油厂,但这并不妨碍其发展。壳牌位于新加坡的Pulau Bukom炼油厂就表示,如今,其日产量仅为25万桶,已缩减至以前的一半。
仅过去几个月,壳牌旗下炼油厂在全球范围内的总产能已经削减了50多万桶。从表面上看,减产是为了遏制排放,但实际是由于疫情期间汽油和喷气燃料的需求量都在下降。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位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且每日炼油量超过170万桶的炼油厂要么已经关停,要么计划近两年关停。而中国、印度和中东国家的大型炼油厂则计划每日增产220万桶,进一步提高效率。
与此同时,标普全球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也对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作出回应,称由于需求低迷,日产169万桶的炼油厂要么目前处于停产状态,要么将很快停产。
世界各地的炼油厂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使得一些人开始担心石油供应问题。根据标普全球普氏(S&P Platts)的数据,石油需求量要到2022年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不过,无论何时复苏,石油供应量受到的影响都不太可能达到需求量所受冲击的水平。随着全球成品油需求量逐渐复苏,油气公司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产能,从而实现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