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7日,长庆镇原油田35口胶囊缓蚀颗粒投加试验井经过多轮次室内论证及矿场实践,加注时间从前期的6个小时控制到了1个小时之内,持续监测井筒腐蚀性铁离子浓度从38mg/L下降至8mg/L,腐蚀速率减缓,现场管理效率明显上升,近两个月内该油田未出现一口新增套损井。
长庆镇原油田内多为侏罗系油藏,内腐蚀套损井对产能带来的损失与日俱增。为有效提升油套管防腐效果,长庆油田积极开展室内研究,油气工艺研究院专家团队首次发明了胶囊缓蚀颗粒工艺。该工艺通过对胶囊缓释剂在模拟镇原侏罗系油井井下环境条件下溶释、缓蚀性能进行测试,优选出高效咪唑磷缓蚀剂、载体、耐酸碱囊壁材料,确定组分配比,在缓蚀剂有效负载率高于35%的前提下展开试验应用,初步预测有效期达90天以上。
随着胶囊缓蚀颗粒防腐工艺试验成功应用,套损井预防体系日趋完善全面,这个油田新增套损井数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口,腐蚀趋势得到有效缓解,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更攻克了以往眼管以下油套管无法预防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