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国际油企 » 正文

碳中和国际油气公司低碳路径比较

日期:2021-08-28    来源:中国石化报  作者:侯明扬

国际石油网

2021
08/28
15: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碳中和 国际油气公司 低碳转型

近年来,国际社会达成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环保约束共识,导致传统油气业务发展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也成为国际石油公司实施低碳转型的驱动力。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估计,电能消费2035年将达到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7%以上。电能消费持续增长将为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产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到2035年将推动中国、美国和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总发电量的20%。新能源市场不断扩大,也吸引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各路人马”参与投资。

随着技术进步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新能源和相关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成本持续降低,使得开发项目在效益上初步具备竞争力,为石油公司转型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此外,由于国际油气价格频繁波动,严重动摇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部分油气进口国政府或将通过扶持氢能、核能、地热、电动汽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保障国内能源供给安全,这也将对全球油气市场产生颠覆性影响,并推动国际石油公司加快探索能源转型。

中国油企聚焦主业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在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可再生能源企业深受鼓舞,表示行业发展将迎来新机遇,我国资本市场上光伏、风能、电池等部分相关公司股价也出现了一波明显上涨。而主要石油企业则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初步提出了未来转型策略,但面向可再生能源全面转型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石油公司不应操之过急,必须理性对待能源转型,充分认识面临的挑战。

从市场供给层面分析,首先,我国石油企业不具备面向可再生能源全面转型的技术条件。从目前情况判断,我国石油企业除了在地热等资源条件较特殊的新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绿氢、深水风电等潜在可转型领域尚未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更未形成有关的比较优势,短期内实施全面转型成本高昂且效果难料。其次,我国石油企业不具备面向可再生能源全面转型的资本条件。从一般管理学分析,企业向新领域转型的方式主要包括并购、自建和合资合作等,且都要有充足的资本准备。而2014年下半年至今,受国际油价低位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石油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减弱,无法为全面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提供资本支持。如部分石油企业勘探开发板块2015~2020年税前利润较2005~2014年出现明显下降,投资回报率也相应降低。

从市场消费层面分析,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强调对煤炭资源的消费替代,但其去年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仍高达57%,表明在我国既有的能源资源禀赋下,从传统能源消费到可再生能源消费的转型需要较长时间;另一方面,我国石油消费在交通、化工等领域保持稳定,天然气消费在工业、发电及供热、居民生活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对煤炭替代力度加大,更说明近中期我国油气市场消费仍具有较大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2000~2020年,我国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基本维持在17%~20%,总体保持稳定;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从4%上升至8%,保持连续增长态势。

从中长期看,我国石油企业终将顺应能源行业向低碳和无碳发展的历史趋势,但现阶段,如何增强信心、聚焦主业,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在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为未来中长期能源转型奠定基础,是应优先研究的课题。

从企业角度看,要提高油气主业的发展效益,为能源转型创造资本条件。在低油价期间,要加强精细化管理,从产业上中下游每个生产环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增加企业效益;要强化技术创新,将新技术、新工艺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以创新促进降本增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要优化资产结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剥离不良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增量资产,扎实做好主营业务,不断为市场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油气产品,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从技术角度看,要增加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油气生产中的应用,为能源转型争取有利时间。根据现有认识,实现碳中和除了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还可以通过CCS等手段,完成“排碳补偿”。由于石油企业在日常生产中既可能利用二氧化碳实施驱油增产,又可能利用老油气田实施二氧化碳封存,因此加强CCUS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我国石油企业低成本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应重视对CCUS技术及商业模式发展的总结,并就下一步如何推动示范项目、扩大应用规模等做准备。

从转型角度看,要审慎研究企业战略规划,为能源转型创造合理路径。在战略层面,要学习国际石油公司经验,顺应能源行业由高碳发展逐步向近中期低碳发展、向未来中长期无碳发展的演进趋势,探索向世界领先的综合型能源公司转型发展,绘制出面向未来的转型发展路线图,并长期贯彻执行。在战术层面,要明确未来能源转型的顺序,优先发挥好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过渡作用,并在特定的地质资源富集区优化地热等已有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最后逐步探索向风电、光电及储能等其他业务的转型发展。要结合现有业务探索能源转型,如将光电、光热项目与蒸汽驱油等提高采收率项目结合、海上风电技术与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结合等。同时,也可以利用油气田作业空间大的优势,架设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实现多种能源共同发展。

油企转型欧洲激进 美国保守

对待能源转型的态度不同

以bp、壳牌、道达尔能源、Equinor(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为代表的部分欧洲石油公司采取较激进的能源转型策略。在战略层面上,欧洲石油公司普遍认为,“去碳化”和“电气化”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明确方向,油气需求将逐年减少,石油公司必须向“大能源”企业转型。

其中,bp正式宣布,将积极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新变化,力争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在持续降低公司油气生产产生的碳排放的同时,增加对非油气业务的投资比例;壳牌近年来坚持执行“压油、增气、拓绿”战略,也计划购买更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专长的技术公司,将电力等融入公司的新商业模式,并扮演世界领先的角色。

事实上,bp和壳牌等石油公司已开始围绕新的低碳转型战略重塑公司组织架构及相关业务。

bp计划撤销先前自主经营权较大的传统上下游等业务板块,将公司细分为11个业务团队,包括战略与可持续发展部、生产与运营部、客户与产品部、气体与低碳部、创新与工程部等,以适应公司的转型发展。

壳牌疫情期间也表示,正对公司进行全面审查,并考虑成立一个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业务部门,进一步向电力生产和分销、氢能等领域转移投资。

而以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为代表的美国石油公司则认为,疫情是石油大周期中的短波动,后疫情时代需求将延续增长态势,且达峰至少还需要10~15年,石油需求市场长期向好,因此采取以“去碳化”为主的相对保守的能源转型策略。

其中,埃克森美孚在稳定主业、持续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措施实现公司业务的低碳化,包括提高天然气业务比例、加强碳捕集与封存(CCS)等技术研发、投资生物质能,以及持续剥离油砂等“高碳”资产。

能源转型具体选择存在明显差异

壳牌和道达尔能源是探索能源转型领域最多元化的国际石油公司,参与了包括氢能、储能、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CCS等各类可再生能源投资;埃克森美孚则是国际石油巨头中最保守的探索者,仅参与了总金额较少的CCS和生物质能投资。

Equinor、bp、埃尼和西班牙雷普索尔等国际石油公司,根据自身资源、技术禀赋,转型发展选择优先与现有优势业务结合。如从技术角度看,在海上风电作业中,经济性更好的半潜式、柱状浮筒式和张力腿式等浮式风电结构的技术方案,均与深水油气作业平台设计及运行有共通之处,有利于部分国际石油公司发挥建设运营海上油田的经验。

在当前大部分石油公司大幅削减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投资的背景下,部分石油企业仍保持了未来探索能源转型的投资力度,如道达尔能源今年在低碳和电力领域投资维持在15亿~20亿美元,占公司总资本支出的10%~15%;bp则表示,未来10年,每年将向低碳业务投资40亿~50亿美元。

雪佛龙的低碳“生意经”

雪佛龙在3月中旬发布新一轮发展计划中提出,将坚持国际领先石油企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力争在40~60美元/桶的油价下,专注财务表现,成为油气行业最优秀、最负责任、最低碳的公司之一,通过领先的上游利润和股东回报,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在上游生产层面,雪佛龙计划未来5年将年度资本支出维持在140亿美元,通过稳定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率,将公司上游产量由320万桶油当量/日提升至350万桶油当量/日。对二叠纪盆地等核心非常规油气资产,计划加大资本支出,由2021年的20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的40亿美元,希望在50美元/桶的油价下,2025年的产量达到100万桶/日。此外,雪佛龙还将部分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作为未来5年增储上产的重点,如加强地中海东部的天然气开发和油气勘探,加快哈萨克斯坦项目建设,推进墨西哥湾Anchor、Mad Dog二期等开发项目建设,以及优化澳大利亚高庚液化天然气(LNG)等项目运营。

在财务经营层面,雪佛龙计划通过提高资本效率、降低成本等手段,将二叠纪盆地页岩油开发等重点项目2025年已动用资本回报率在油价为50美元/桶的水平下提高至25%,将公司整体投资回报率在油价为50美元/桶的水平下提升至7%,或在油价为60美元/桶的水平下提升至10%。争取未来5年,在油价为60美元/桶的水平下实现25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为稳定公司未来中长期投资、提高股东回报,以及在特定时期回购公司股票等,做好充分的财务准备,增强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

在低碳发展方面,雪佛龙强调,短期内不会在风电和光伏发电等热门新能源领域投资,希望发展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新能源产业解决碳强度问题,包括未来5~10年,加强对CCS、地热和生物质能等领域的积极探索。

首先,实施已有上游勘探开发业务降碳计划,通过从电力公司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减少油田使用油气等化石能源发电,推动上游业务未来7年碳排放降低15%。

其次,投资地热技术,已委托旗下能源投资基金,参股两家相关企业,即总部位于瑞典专注于低温地热开发和热电资产运营的baseload Capital公司,以及位于加拿大的闭环地热初创公司Eavor。

再次,在生物质能方面,与油服公司斯伦贝谢和微软等合作,探索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合成气体用于发电,并封存在此过程中产生的99%的二氧化碳。同时,积极发展生物质燃料,到2025年,将可再生柴油和生物质柴油产量增加两倍,并全部在美国上市销售。

最后,在CCS方面,除了加强传统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还投资高科技企业Blue Plant,探索直接浓缩和捕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化成石灰石等建筑材料。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