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概况齐40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上台阶中段,地层总体上由北西向南东倾没,北部地层较陡。于1987年采用正方形井网200m井距蒸汽吞吐方式投人开发,经过多轮调整,井距加密到70m。1998年,开展了4个井组的70m井距蒸汽驱先导试验并取得成功。2003年,开展7个井组扩大试验,2006年陆续转人蒸汽驱工业化实施,2008年全块149个井组全部转入蒸汽驱开发。2010年主体部位65井组进人汽驱突破阶段,为了实现蒸汽腔的发育和持续扩展,在地质体的分类描述、蒸汽波及规律研究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蒸汽驱开发需求,开展了吞吐引效,多井点采液、微型压裂、非烃气辅助、间歇汽驱和热水驱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截至2016年6月底,齐40块转规模蒸汽驱开发9年,共有注汽井149口、开井91口,日注汽8252t,日产油1262t,日产液9018t,瞬时采注比为1.1,油汽比为0.15,采油速度为1.22%,阶段采出程度为14.6%,总采出程度达到46.3%。实施效果齐40块蒸汽驱先导性试验、扩大试验及工业化实施,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1)符合正常的汽驱开发规律。齐40块于2008年3月实现149个井组规模转驱,经历了热连通、驱替和突破三个阶段后,后处于第四阶段剥蚀调整阶段。日产油量由转驱初期1200t上升至驱替阶段1931t,达到高峰,保持3年驱替稳产后,蒸汽突破,日产油量下降至1680t,进人剥蚀调整阶段,又经过3年产量的稳定后缓慢递减,日产油量下降至1266t/d。随着产量的下降,注汽量也逐年下调,日注汽量由高峰的17284t下调至8185t,截至2016年6月,区块汽驱阶段采注比为0.99,油汽比为0.13,采油速度为1.46%,阶段采出程度为14.6%,吞吐+汽驱采出程度达46.3%,产油量变化特征符合正常的蒸汽驱开发规律。
2)改善蒸汽驱开发技术应用得力,动用程度显著提高。根据汽驱开发阶段与剩余油研究结果,区块开展吞吐引效,多井点采液、微型压裂、非烃气辅助、间歇汽驱和热水驱等一系列的改进汽驱效果技术。吞吐引效及加强排液68井次,多井点采液部署并实施新井137口,实施微型压裂11井次,开展非烃气辅助蒸汽驱井组10个,后期转间歇、热水驱井组23个。通过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蒸汽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汽驱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动用程度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不断提高,从数值模拟温度场跟踪主体部位平面蒸汽腔范围达到50%以上;纵向蒸汽+热水驱替动用程度达到75%,油藏压力维持在2-3MPa。
3)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累计产油量、油汽比、采油速度等各项开发指标均达到方案设计指标,其中主体部位65井组累计注汽1594.9x104t,累计产油243.9x104t,阶段油汽比达到0.15,采油速度为2.3%,采出程度52.1%;外围42个井组累计注汽995.9x104t,累计产油129.2x104t,阶段油汽比达到0.13,采油速度1.5%,采出程度45.2%,均达到方案设计。区块总体采油速度由转驱前的1.25%提高至2.00%以上,较继续吞吐实现累计增油419x10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