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科技 » 油气勘探 » 正文

江汉采油厂“联作”技术助力碳酸盐岩油井生产

日期:2023-03-14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汪睿

国际石油网

2023
03/14
12:3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江汉油田 碳酸盐岩油 油藏勘探

3月6日,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采油工艺专家郑瑞波赶到采用“冲采联作”技术自喷转抽完井的潭70斜-4-6井井场,与潭口采油管理区技术副经理丁秀英一道“诊断”该井生产情况。经过细致查看,该井液面正常。目前该井日产油稳定在1.2吨,各项生产数据均显示正常。

“冲采联作”技术是郑瑞波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联作一体化”系列专利技术的一员,从2021年第一代在常规油藏应用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大型升级。今年,第三代“冲采联作”技术先后在黄20斜-4、潭71斜-7-3、潭71斜-7-7等4口碳酸盐岩油井现场应用,平均缩短单井作业占时20小时,累计减少起下换管1.72万米,降低费用约19万元。

2022年以来,江汉油区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复合酸压功不可没。但部分油井转抽后出砂严重,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原因,认为油井打塞补孔时存在层间距较短的“先天不足”,而且压裂改造后均自喷生产一段时间,不同程度携砂返吐,加剧了出砂“症状”。潭71斜-7-7井、潭71斜-7-3井分别砂埋2.1米、1.7米,而潭70斜-4-6井砂埋更深达9.1米。考虑到这些油井在转抽作业前都还具有一定的“溢流”能量,若采用传统作业方式冲砂,不仅耗时长、成本高,还会增加起下管激动油层、入井液伤害储层的风险。

如何撑大地层裂缝最大限度遏制出砂?一时间,技术研究陷入两难。“用‘联作一体化’技术试试?”得知这一情况后,郑瑞波主动找到相关部门,详细介绍“联作”系列专利技术的优势及应用效果,指出“冲采联作”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管柱起下趟数。最终,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让郑瑞波和他的技术团队赢得宝贵机会。

当“联作”技术遇上碳酸盐岩油井,究竟会摩擦出怎么样的火花?郑瑞波迅速投入研究,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但新升级的“冲采”联作技术,必须要满足带压冲砂和防溢流联作下泵的安全施工,同时还不能把高产井“压死”,难度不言而喻。

越有挑战,越能体现价值。郑瑞波创新工作室在油田“采油气工程技术专家联盟”平台的大力支持下,以第一代“冲采”联作技术成功推广为基础,结合碳酸盐岩油井特点,重新设计高强度大通径支承筒、投球验管滑套开关、正循环防喷式冲洗阀等组合工具串,不断升级各配件的耐酸耐压承载性能和工艺可靠性。

经不起现场检验,再好的设计也是空谈。2023年2月12日,“冲采联作”技术首次在黄20斜-4井现场应用。郑瑞波早早赶到现场,紧盯关键环节,提醒施工人员严格按设计要求操作,确保了施工顺利完成。下一步,该厂将针对不同区块特点及不同油井工况需要,推动自主研发“联作”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