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于地下的稠油,并不是抽油机一抽就能抽出来,它们像蜂蜜一般,附着在油管和抽油杆上,要用刀子刮才能剥离。这样的稠油是怎样抽出来的呢?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管理区一探究竟。
进入鲁克沁采油管理区,第一感觉是震撼。油区夹在火焰山和库木塔格沙漠中间,井架高高耸立、抽油机忙碌不停。这里,有着世界海拔最低的超深稠油油田。“即使在50摄氏度的地层环境中,原油仍像沥青一样黏稠,给开采增加了很大难度。”管理区主任穆金峰告诉记者。
对于这样黏稠的原油,国内外主要采用热力采油方式。常见的采油工艺有蒸汽吞吐、火烧油层、蒸汽驱等。但是,这些成熟的工艺仅适用于开发埋藏深度小于2000米的浅层至中深层稠油油藏。对埋深在2700米至3500米的鲁克沁油田而言,并无先例可循。
虽然开发难度大,但这里的产量着实不低。据管理区副主任夏永建介绍,有着15年开发历史的鲁克沁采油管理区稠油年产量达44.6万吨,贡献了吐哈油田1/3的产量。
强烈反差下,答案呼之欲出。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仔细观看抽油机的工作过程。随之发现很多抽油机上挂着一个类似“点滴”的装置。通过这一装置,轻质稀油被泵入井下,从而降低稠油的黏度,让黏稠的原油流动起来。
在场员工姚骅坦言:“掺稀降黏技术破解了吐哈石油人的稠油之‘愁’。不仅降低了稠油的黏度,提高了稠油的流动速度,还明显提升了稠油的开采效率。”在冷采技术的加持下,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迎来规模开发,单井最高日产量超过15吨。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升稠油开采的经济性,吐哈石油人正千方百计在“掺稀降黏”上做好冷采“文章”。他们根据每口井的原油黏度和掺稀压力等数据,分区块、分井况制定月度掺稀量优化表,降低掺稀比。这一系列举措使管理区的开采成本降低了1.8%。
让稠油“复苏”只是第一步,怎么把地下各处“羊肠小道”的油驱替至“高速公路”,从而更快、更好地“送至”地上则是更为关键的一步。传统的水驱技术在实施一定时间后,会导致地下能量分布不均,在没有强劲驱油动力的情况下,对水驱受效范围之外的“漏网之鱼”往往无计可施。
吐哈油田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中心二级工程师蔡喜东告诉记者,为了给地层“解渴”,他们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之后,把目光锁定在减氧空气泡沫驱。“通过将过滤氧气后的空气注入地下,配合起泡剂产生的大量泡沫,能够堵住部分油藏活动的通道,并将通道间缝隙中的地下油气资源有效驱替出来。”
减氧空气具有气源无限量获取、安全可靠等特点;起泡剂能将减氧空气泡沫驱原油黏度适应界限由50毫帕·秒拓宽至500毫帕·秒。两者强强联合,将地下稠油“钉子户”“吃干榨尽”。
按照这一思路,吐哈油田在鲁克沁采油管理区玉东203块开展了减氧空气泡沫驱试验,目前,鲁克沁稠油减氧空气泡沫驱采收率由6.8%提高至10%。全生命周期内部收益率26.5%,投资回收期4.3年,实现了投入对效益的正向拉动。
减氧空气泡沫驱的成功,对国内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它不仅丰富了地层能量补充方式,还为提高稠油采收率增添了新途径,夯实了稳产基础。”吐哈油田开发事业部提高采收率项目部副主任魏勇激动地说。
以减氧空气泡沫驱为代表,鲁克沁采油管理区在超深稠油基础研究与重大开发试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天然气吞吐、注水吞吐、注水(注气)吞吐+压裂、调剖(注气)等六大特色增产技术,这些技术成为吐哈油田实现规模建产的有力支撑。
下一步,吐哈油田将按照“二三结合”的方式,在加快破乳剂攻关、解决地面系统不适应注气开发的问题后,结合井网层系综合调整和优势通道治理,逐步推广至80个井组,计划采收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