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在二叠纪盆地和圭亚那近海盆地增加了投资,通过完成去年宣布的价值超过640亿美元的重大收购交易,他们将大幅提高在这两个主要盆地的石油产量
油价网近期报道称,虽然美国两大国际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2023年的利润与2022年的创纪录高点相比有所下降,但他们却在全球最多产的两个盆地增加了投资,即二叠纪盆地和圭亚那近海盆地。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近期计划,进一步增加在美国和圭亚那的勘探足迹和石油产量。这两家公司之前主要的增长动力还是二叠纪盆地钻井活动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现在通过完成去年宣布的价值超过640亿美元的重大收购交易,他们将大幅提高在二叠纪盆地和圭亚那的石油产量。
二叠纪盆地成产量增长主要驱动力
在等待监管机构批准并购交易之际,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一季度提高了在二叠纪盆地的石油产量。
埃克森美孚4月下旬公布,一季度净利润为82.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8%,收益低于预期,原因是气价下跌和非现金业务调整,但包括圭亚那和二叠纪盆地在内的优势资产的产量增长抵消了天然气“变现”的疲软。因此,埃克森美孚扩产计划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利益。
埃克森美孚首席财务官凯西·米克思表示:“2019年以来,我们在二叠纪盆地的石油产量增加了一倍以上,而得益于二叠纪盆地和圭亚那等优势资产的石油产量增长,公司上游盈利能力几乎翻了一番,从2019年的5美元/桶增加到2024年一季度的9美元/桶,并预计2027年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至13美元/桶。到2027年,优势资产的单位收益将比基础投资组合高9美元/桶。优势资产的增长是埃克森美孚上游业务整体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也是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埃克森美孚5月发表声明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批准了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的大型交易,其将成为二叠纪盆地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合并后的公司在特拉华州和米德兰盆地将拥有超过140万英亩的油田,以及160亿桶油当量的资源。此外,埃克森美孚在二叠纪盆地的产量将增加逾一倍,达到130万桶油当量/日,到2027年将增至200万桶油当量/日。
二叠纪盆地也是雪佛龙石油产量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该公司一季度盈利略高于分析师预期,主要得益于油气产量的增加,部分抵消了成品油利润率下降和气价低迷的影响。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雪佛龙调整后每股利润为2.93美元,比华尔街分析师的平均预期每股高3美分。雪佛龙目前的原油日产量接近200万桶,也超出分析师预期。
一季度雪佛龙的全球产量同比增长了12%,主要得益于收购PDC能源公司,以及在二叠纪盆地的强劲表现。雪佛龙在2024年的产量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今年二叠纪盆地的石油产量将在去年增长10%的基础上再增长10%。公司2025年在二叠纪盆地的石油产量有望达到100万桶/日。雪佛龙首席执行官迈克·沃斯表示:“一季度,公司在二叠纪盆地的石油日产量为85.9万桶,环比下降1%,但比我们预期的要强劲。”
圭亚那石油资源引发巨头争抢
2023年10月,雪佛龙宣布以530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美国赫斯公司。雪佛龙希望,通过收购赫斯公司进入圭亚那近海盆地的另一个产油区。赫斯公司是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的合作伙伴,该区块的原油日产量约为60万桶。
除了监管部门的批准,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正就埃克森美孚是否有权优先购买赫斯公司在斯塔布鲁克区块的股份进行仲裁。
沃斯表示:“与赫斯公司的合并正在推进,近期我们将证明已完全遵守联邦贸易委员会的第二项要求。此外,我们认为优先购买权不适用于此次交易,并有信心这将在仲裁中得到确认。”
埃克森美孚4月发布公告称,在获得所需的政府和监管部门批准后,就圭亚那近海Whiptail开发项目做出了最终投资决定。Whiptail是斯塔布鲁克区块的第六个项目,预计到2027年底将增加25万桶的石油日产量。
埃克森美孚首席执行官伍德伦表示:“圭亚那在首次开采石油后的8年内拥有了超过130万桶/日的产能,我相信圭亚那将成为油气行业历史上最成功的深水发现之一。”
美国石油巨头一直在提高石油产量,包括进行重大收购交易,而欧洲同行几年来却试图让股东相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会有回报,直到最近才转向提高油气产量。欧洲能源短缺状况发生后,壳牌、bp和道达尔能源开始重新提高油气产量,但美国石油巨头已提前在二叠纪盆地和圭亚那布局,在产量增长和计划方面早已遥遥领先。
延伸阅读:国际油气巨头加大深水项目开发力度
近期,国际油气巨头在圭亚那、纳米比亚和墨西哥湾等地区开展的海上油气勘探活动收获颇丰,一度沉寂乃至边缘化的海上项目,特别是深水项目开发重新活跃起来。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预计,2025年全球全新深水钻井领域的资本开支将创12年以来新高,到2027年,全球全新和既有深水油气领域投资将达到1307亿美元,比2023年高30%。
Rystad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4年,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bp、道达尔能源和埃尼公司等在内的国际油气巨头每年的勘探投入总和约为70亿美元,较此前4年间每年100亿美元的水平出现较大滑坡。这说明,整体而言,目前国际油气巨头对勘探开发业务的投入仍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不过,国际油气巨头对深水勘探项目的投入热情却在高涨,今年预计还会新增50个深水和超深水钻井项目。去年国际油气巨头海上钻井项目的27%为深水或超深水井,今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35%。
分析认为,随着国际油价站稳每桶70美元上方,海上油气,特别是深水勘探项目,对国际油气巨头的吸引力会持续增加。在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的勘探作业情况显示,海上钻井项目的成本优势有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Rystad预计,今后6年内该区块超过一半的可采资源成本有望低于每桶30美元。
深水钻井一般寿命较长,这是一段时间以来大热的美国页岩井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深水项目获得回报的周期可能需要6年,这相对于深水钻井的寿命而言并不算长。此外,海上钻井项目的碳强度通常低于页岩井。有估算指出,产自深水井的每桶油造成的碳排放量比每桶页岩油要少2千克。
与此同时,深水钻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近期,雪佛龙和道达尔能源在墨西哥湾的Anchor项目实现了超高压环境下勘探开采的突破,这在以前的技术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随着Anchor平台即将投产,峰值产能有望达到每日7.5万桶,生产周期可能持续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