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
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
油田平均水深28米
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2座井口平台
并对乌石陆地终端进行改扩建
计划投产开发井43口
其中采油井28口
注水井15口
预计2026年将实现
日产约181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
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
乌石终端3座原油储罐
均采用单盘外浮动顶式设计
单个罐体高度近20米
直径达46米
重量超700吨
容积3万立方米
跟随记者的脚步
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乌石23-5油田群
毗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因此项目设计期、建造期、生产期
都贯穿了“绿色低碳”的目标
要开发又要“绿色”
如何实现呢?
六站合一,
实现全方位绿色设计
项目在乌石终端内
集成丰富的绿色处理工艺
实现原油处理站、液化天然气站
液化石油气站、生产水站
变电站、5G基站
“六站合一”建设
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生产水“零排放”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从地下采出的液体中除了原油外还有大量生产水,同时还有伴生天然气从地底采出。在传统模式中,生产水会经过一系列脱油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入海,而产出的伴生天然气则除供给油田自身发电使用外,其余部分通过火炬燃烧排放。
乌石23-5油田群生产水主要来自上游的海上平台含油生产水,项目在乌石终端设置一座生产水处理站,使用连续四级生产水处理工艺,将上游平台所产含油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输送至海上平台回注地层,既补充了采油所损耗的地层能量,又实现了整个油田群生产水全流程零排放、零污染。
岸电供电
常规海上油田通常配置透平发电机或原油发电机,通过燃烧伴生天然气或者原油的方式供给发电。然而,这种传统模式在稳定性和环保性方面都不如岸电。
乌石23-5油田群整体设计采用岸电供电,引两路35千伏线路到乌石终端,再通过海缆为海上供电,成功打造我国南海第一个海上油田岸电项目。岸电的投用避免了原油及天然气的消耗和相关废气的排放,且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切实保障油田平稳运行,助力实现乌石23-5油田的安全、绿色、低碳开发。
地面火炬代替高架火炬
为合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乌石终端火炬放空系统采用了地面火炬,主要依据辐射热计算确定防火间距,对比高架火炬方案,占地面积大幅减少。
此外,相较高架火炬,地面火炬具有噪音低、无光污染、燃烧效率高、可实现分级燃烧、运行费用低以及检修便利等优势,对保障终端生产设施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智能化监测系统
乌石23-5油田群将低碳化与智能化相结合,在5G网络支持下,首次使用海上油田24小时溢油监测系统,使用无人机海管巡线系统、岸基溢油检测雷达,结合全天候检测周边海域含油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并妥善应对。
乌石23-5油田群的绿色实践
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
低碳化转型起到示范作用
后续,中国海油
将继续促进绿色低碳与增储上产深度融合
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持续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