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描细调 稳产增效
——南堡作业区精细流场调控技术发展纪实
南堡作业区结合注水开发油藏特征,积极攻关原创性评价和调控技术,在部分断块先行先试,初步实现了“评价体系精细化、流场表征可视化、调控对策模式化、调控政策定量化”。截至6月30日,该作业区注水开发油藏阶段流场调控累计增油1.12万吨,老井综合递减减缓10.6个百分点,示范区南堡1-5区综合递减为负,实现-5.4%。
PART.01
思想破局
南堡作业区针对原有的流场评价体系指标代表性不强、流场差异性小、调控效果差等问题,从思想入手,从起点出发,积极探索流场评价与调控技术的研究思路和办法。
该作业区积极组建由技术骨干组成的调控小组,全面查阅自1992年首次引入流场概念至石油地质领域的32篇重要论著和论文,通过12次会议的思维碰撞和融合,最终确定了下一阶段流场评价与调控技术的研究思路和办法。即研究一套可复制推广至基层的复杂断块流场评价方法,明确当前复杂断块油藏的井间流场特征,研究一套适合复杂断块油藏流场的调整对策。
PART.02
体系升级
南堡作业区针对注水油藏流场评价指标缺失、关联性大等问题,重新筛选及降维处理流场指标,建立了八个指标不同类型油藏的流场定量数学评价模型。
试行评价过程中,调控小组发现,每个区块建立评价模型时,所需相关数据多、门槛高,推广应用难。针对这一难题,该作业区结合相关性拟合图,基于已评价油藏,选取易于获取的累计耗水率、含水率等常用参数与流场评价参数进行拟合,绘制出评价图版雏形。经过反复试用修改,最终形成了适用于中高渗和低渗注水开发油藏的流场定量评价图版。
同时,该作业区以流场定量评价图版为基础,组织编制冀东油田流场地质大调查调查指导意见,绘制各小层水线推进图和流场强度图的标准图件,为2024年油田首次流场调控潜力调查奠定了基础。
PART.03
指标重定
南堡作业区结合复杂断块油藏的流场类型,针对性提出“先总结流场组合类型,再研究调控步骤,最后确定调控对策”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调控模式化、对策定量化。
通过开展流场影响因素分析及分布规律研究,将平面及纵向划分为“8类小层、24种组合模式”,科学制定出流场组合模式、油水井联动调控对策。根据不同流场分布特征,提出了非平衡流场的调控理念,即在保压稳油的前提下,采用分区域空间、能量高低、流场强弱、调整时机的递进式流场调整方法。
科学建立流场调控“八卦图”,规范分析和调控的技术流程,深化油藏在宏观开发技术政策下的精准调控技术政策,明确在不同平面和纵向流场组合下,“重构流场”“补流场”“均流场”“强流场”“扩流场”等措施的技术政策指标,确定了井网矢量调整、层系细分重组、油水井平面协同流场调控、调整井网角度、小周期脉冲注水等方法的最优调控指标,初步构建了针对各类复杂断块油藏的立体流场调控对策。
PART.04
试点引领
南堡作业区针对不同类型油藏、不同级别流场的形成因素、治理思路,坚持共性问题统一处理,个性问题个别解决,深化流场调控技术政策研究,最终完成了油藏流场综合评价和调整对策软件的研发,并编制完成南堡1-5中深层主力区、南堡1-1中深层,南堡3-2区中深层区块油藏流场评价及调整方案。
2024年以来,在复杂断块高水淹区南堡116X1断块实施“水井修套分注缩小井段+流线拉扯+提配注”等强流场组合调控措施,含水率下降9.3个百分点。单向水淹严重区南堡101X20断块通过“抑强扶弱增加见效方向”降含水6.4个百分点。复杂断块高水淹区3018断块通过“层系归位+抽稀井网+变流线方向”重建流场,含水率下降6.2个百分点。累计增加可采储量6万多吨。
在南堡1-5区中深层油藏开展精细流场调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注水专项治理各项措施落地。通过“流场强度相似相近组合”“压缩开发层段”“井网调整角度50°+控高耗水层”“提配注油水井联动均衡方向”等调控措施,实现区块综合递减-5.4%,日产量由243吨上升至261吨。
下步,南堡作业区将继续深挖“不靠天吃饭”的破解之道,加快攻关突破步伐,构建信息化web端流场评价和调控平台研发,大力实施精细流场调控工程,全面改善各项开发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