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夜幕降临,惠州石化原油码头上灯火通明,一艘满载10万吨海洋原油的巨轮“北海展望”缓缓靠泊。泊位上,惠州石化储运部的员工们手持对讲机,做最后一次船岸联合确认,确保原油卸载的安全与顺畅。
“让每一滴海洋原油都能实现价值最大化,是我们始终坚持不懈的目标。”刚获悉油轮顺利靠泊的规划计划部徐鹏说。徐鹏和他的同事们实时观测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动态,结合公司生产需求,调控原油采购种类与采购量,为公司年终冲刺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
进入11月,惠州石化加快冲刺年度目标的脚步。公司上下齐心协力,从生产计划的制订到设备的维护保养,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精细管理。
走进惠州石化的生产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在中央控制室里,内操员们紧盯着眼前的DCS(集散控制)系统电脑屏幕,精准调控着各项生产参数。他们就像生产线的“智慧大脑”,内操员们通过系统进行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判断,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与优化。外操员们则穿梭在装置区,手持检测仪器,对各类设备和管线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处在最佳状态。
与此同时,化验员们也在化验分析中心的化验室里忙碌地分析着各种样品。为了确保化验分析高效、结果精准,化验分析中心根据实际制订程序文件、编制质量手册,定期开展月度质量监督、年度质量控制、数据抽检、期间核查等工作。“我们的化验分析工作必须准确、及时、规范,当好公司的‘质量守门人’。”化验分析中心暴冬冬说道。
不远处,惠州石化北厂区火车站台响起一声悠长汽笛,满载着柴油产品的列车缓缓驶出厂区,高效有序地向外输送产品。除了铁路运输这一重要途径,惠州石化还通过厂区外围的管线源源不断地向石化区内的其他企业隔墙供应着石脑油、液化气、丙烷等产品,形成了园区内企业间的紧密互供网络。
截至10月底,惠州石化今年已加工原油超1900万吨,生产各类石油化工产品超1900万吨,产品合格率达100%,持续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高品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