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以下简称“盛虹”)董事长缪汉根在会上汇报了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盛虹实践。会后,董事长缪汉根表示:“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非常激动、非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民营企业发展,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让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我们要一心一意办好企业的信心。”
董事长缪汉根谈到,“《报告》多处提及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强调‘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坚定了我们一心一意办好企业的底气和信心。”缪汉根表示,盛虹从一家村办小厂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离不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董事长缪汉根表示,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近年来,盛虹围绕化工新材料、先进功能纤维等领域,组建了创新平台,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体系,推动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他还介绍,盛虹计划投资13亿元,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新材料中试基地,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提供产学研集合型、开放式中试公共服务。该基地建成后,可同时承载20个化工中试放大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我国化工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关。董事长缪汉根说,33年来,盛虹一直坚守实业,未来也将坚守实业,聚焦石化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等产业、持续开拓创新,做长产业链、做强细分领域。盛虹将承担起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职责,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继续推动绿色转型,持续探索从源头到过程、再到末端的减碳路径,推进清洁电力应用,努力打造零碳产业链,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更大贡献。
“回顾盛虹33年来的发展,关键在于有党的领导、国家战略的引领。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盛虹近几年步入快速成长期,建成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等项目,丙烯腈、光伏级EVA、超细纤维等产品产能居全球第一。可以说,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现在的盛虹。盛虹将扛起新时代民营企业的使命,坚持实业报国,深耕石化领域,加强高端新材料的研发力度,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贡献力量。”董事长缪汉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