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指出,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振兴石化产业,必须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一要保持产业平稳运行。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振兴重点产业和粮食增产等综合措施,拉动石化产品消费。加强进出口监管,完善能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二要提高农资保障能力。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增加供给。完善化肥淡储制度,加强农用柴油供应网络建设。三要统筹重大项目布局,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广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四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煤化工项目,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五要加大政策扶持。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六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科学决策,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石化企业管理水平。
另据媒体此前报道,该规划获批前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之前援引石化工业协会有关人士的话指出,产业规划还将对中国石化产品储备体系的建立进行规范和设计,包括化肥的淡季储备,以及成品油商业储备等。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相对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来说,成品油商业储备的建立将发挥调节市场的作用,对平抑市场价格波动,维系市场稳定供应发挥重要作用。
报道称,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对石化产业影响明显。石化工业协会近期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受实体经济增幅放缓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建材、汽车、轻工、纺织、钢铁、电子等相关产业对石化产品需求减弱,石化行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集中显现,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石油化工景气周期低谷叠加下,中国石化产业陷入低迷。
2008年四季度开始,国内成品油和化工产品市场呈现需求低迷、价格下滑、企业高库存难以消化的情况。石化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5%左右,而10月份仅增长1.9%,11月份和12月份则分别同比下降8.1%和8.6%,出现了自2007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消费需求的下降导致销售不畅,产品库存大量积压。截至12月底,全国成品油期末库存量达到1264万吨,比上年增长了47.3%。
出口市场萎缩与国内结构调整下,国内化工产品“量价齐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字显示,2008年中国乙烯当量消费约2130万吨,同比增长仅0.8%,远远低于以往8%左右的增速。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消费量分别由以往10%左右的增幅转为同比减少2.2%,1.6%和2.1%。
2008年9月、10月,国内石化产品价格降幅超过40%,11月继续下跌35%。10月底聚烯烃和合成橡胶价格已跌至2003年中期水平,乙二醇价格更跌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水平,跌幅达80%以上。10月以后,东南亚市场聚烯烃、乙二醇等乙烯下游产品已全面亏损。化肥产销也陷入库存大量挤压,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
市场整体低迷下,行业上升周期累积的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问题开始显现,化工业尤为明显。近几年中国经济外向型增长主导着国内化工业投资趋势,导致一方面初级化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主要依赖出口;另一方面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发展薄弱,大量依赖进口,重消耗大宗产品项目投资旺盛,而精细化产品项目投资低迷。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能源分析师认为,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危害实体经济,尚不能判断石油化工行业是否已经见底。2009年,石化产业将面临严酷考验。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石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涉及到实体经济的多个方面。石化产业规划的制定既要与当前宏观经济和产业形势相配合,通过新项目的建设发挥拉动内需的作用,并提振处于低迷的有关产业;另一方面,规划的制定还将从中国经济及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另据报道,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指出,振兴规划是政府采取的反周期措施,对防止石化企业经营滑坡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原油定价权在海外,国内成品油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较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加上石化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因此,即将出台的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对石化行业的影响或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