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2009年以来,原油加工量与2008年基本持平,且逐月呈现增长趋势,我国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9781万吨,日均消费54.04万吨,同比下降4.3%。若按终端消费测算,我国上半年成品油实际消费量同比下降1.4%。
成品油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货运需求下降导致柴油车出行减少,柴油消费日均同比下降9.3%。由于乘用车销售稳步增长,民航客运量稳中有升,汽油和煤油均保持上升态势,同比分别增长3.6%和11.8%。
2010~2011两年,中东地区新一批炼化项目将建成投产,这些产品主要面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造成冲击。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能源瓶颈,炼油产能过剩是暂时的。2011年,随着经济复苏,成品油需求将重现市场供需平衡状态。
国内成品油消费回暖,炼油产业结构升级也在加快。预计2011年,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0500万吨。
未来三年内,国内炼油产业布局将发生较大调整,主要表现在:
1.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建成3~4个2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宁波、上海、南京等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以及茂名、广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等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十一五”规划内在建的6套炼油、8套乙烯装置等重大项目,力争2011年全部建成投产。
2. 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对炼油行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万吨/年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积极引导100万~200万吨/年炼油装置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
3.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千万吨级以上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等成套技术装备实现本地化,煤制油等示范工程建成投产。
4. 利用国外资源的规模扩大。积极推进委内瑞拉、卡塔尔、俄罗斯等国在我国合资建设的大型炼油项目。
5. 产品标准进一步提高。2009年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3标准,2010年车用柴油全部达到国3标准,2011年轻质油品收率达到75%,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