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图强篇】
崇敬使命 续写新篇章
【大势研判篇】
登高望远 风云收眼底
【结构调整篇】
调整优化 唱好重头戏
【国际业务篇】
开拓海外 志在大作为
【管理变革篇】
管理创新 打造新优势
【经验体会篇】
经验宝贵 借鉴大有益
工作会议年年开,年年形式有变化;工作报告年年作,年年内容有不同。
2009年,缘于国际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缘于新世纪第一个10年我们昂然走过,缘于“十一五”规划目标即将圆满实现,使得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有了许多与往年的不同。
翻开2010年各大石油石化企业的年度工作报告,一篇篇、一章章、一页页,字里行间镌刻着深邃的历史印记,段落章节凸显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或是总结成绩,或是细述体会,或是研判大势,或是部署工作,或是展望前景,或是阐述战略,都内容翔实,客观中肯,深刻透辟,详略适宜,重点突出,任务明确。
历史似乎刻意要在2009年留下什么,才有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时代似乎着意要在2010年昭示什么,才有了我们奋进的追求。
风雨中走过,海啸中挺立;艰难中前行,逆境中发展。大考之年,中国石油石化企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2009年,是新世纪第一个10年画上圆满句号的一年;2010年,是第二个10年高点起步的一年。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动荡之年。
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责任,新的使命。从一份份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鼓舞人心的总经理工作报告中,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正在有序推进,一幅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全景展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年,企业的目标将变为现实,国人的期待将随心如愿,昨日的亮点将更加璀璨!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2010年工作会议总经理报告主标题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结构 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脚踏实地 奋发进取 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咬定目标 攻坚克难 创新发展 引领未来 建成“海上大庆” 推进国际一流》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加快管理变革 推进调整优化 不断提高中国化工的竞争力》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
《坚定不移调结构 抢抓机遇促发展 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建功图强篇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2010年工作会议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既有“所见略同”,又都特色鲜明。略同之处,可以看做是工作的共同点与着力点。从迎战国际金融危机到调整完善发展目标,从推进市场战略到强化安全环保,从打造人才队伍到加强企业党建……对一项项重点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和安排部署,都体现了大石油、大石化的经营气魄和良好发展前景。
崇敬使命 续写新篇章
沉着应对 矢志不移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给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急转直下的经营形势,各大石油公司正确判断,准确把握,逆势而上,力克时艰,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从被动到主动,亮点频现,可圈可点,创造了生产经营的新业绩,谱写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集团公司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集团公司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正确判断,从容应对,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及时调整生产经营部署,加强产运销储综合平衡,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保持了生产经营平稳有序运行,同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原材料和资产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在业务布局和战略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创造了许多新的亮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公司经营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年初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价格大幅下跌,油田板块出现近十年来首次月度亏损,炼化和销售企业库存增加、部分装置被迫减产停产,公司生产经营一度十分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应对危机挑战,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进取的状态、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应对危机初战告捷,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中国海油发展历史上极不多见、极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衰退,经营环境变化导致巨大的经营困难,台风等自然灾害给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带来巨大挑战,油田开发建设承担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作量、最繁重的建设任务,人力及工程设备资源异常紧张,对保障油田建设和按时投产构成巨大压力。风险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鼓舞激励前所未有。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化工行业周期性调整和产能过剩的三重影响,全系统的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尤其是保效益增长的目标,加大创新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危机,扎实开展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较好成绩。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积耀:2009年是延长石油集团组建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逆势而上取得突出业绩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国家燃油税改革以及雨雪不利天气影响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保增长,抢抓机遇调结构,深化改革强管理,科技创新促发展。8万名干部职工面对困难不退缩、身处逆境不气馁,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全面完成了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任务,创造了企业发展新的辉煌,谱写了百年延长新的篇章。
调整目标 乘势再上
◎记者点评: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追逐点,是要奋力达到的境地。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并非一成不变,在发展实践中调整完善,在调整完善中加快发展,是企业应对新形势、赢得新机遇、获得新发展的必要战略手段。
今年的工作报告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化工都对未来6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做了相应调整。应该说,这是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适时做出的科学、客观、可行的调整,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脚踏实地又面向未来的整体布局,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任务艰巨、使命重大。
2008年初,中国石油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奋斗目标,根据两年来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主要工作目标和要求。
对此,蒋洁敏在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公司国内外油气总产量基本翻一番、达到4亿吨以上;国内五个规模油气生产区稳步发展,原油、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份额保持在60-70%,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占公司国内油气总产量的50%;炼化业务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营销得到加强,成品油市场份额力争达到全国的50%;海外五大油气合作区快速发展,油气作业产量占公司油气总产量的50%;建成亚太、欧洲、美洲三个国际油气运营中心,贸易量力争达到4亿吨;四大油气战略通道、覆盖全国的油气骨干管网、油气储备基地及储运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及装备制造等业务,技术水平、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金融业务健康发展,资产规模、实现利润、支持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提出八个方面目标的同时,蒋洁敏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投资资本回报率10%以上;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企业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安全环保形势根本好转,HSE管理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发展改革创新成果进一步惠及广大职工群众,石油石化矿区服务管理上新水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局面基本形成”。
记者认为,这些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十分艰巨,是建立在科学论证基础之上的,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中国石化根据形势的发展,经过广泛调研,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主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十二五”主要规划目标和工作要求。对此,苏树林按照几大业务板块进行了阐述。
油气勘探开发业务,要创新思路和理论,加强工程技术攻关,推动勘探开发良性发展,促进经济有效开发,实现油气储量产量稳定增长,努力打造上游”长板”,到2015年国内外油气当量产量力争达到1亿吨;海外油气业务要以超额国内产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发展,尽早担起上游“半壁江山”的责任。炼油业务,要加快推进布局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加工适应性和灵活性,到2015年炼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75-2.9亿吨/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千万吨级炼厂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3名炼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化工业务,要坚持实施化工市场战略,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产销研紧密结合,以满足、引导、创造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性能产品和特色产品,到2015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200—1350万吨/年,化工业务总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乙烯装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3名乙烯装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消除亏损企业;到2020年化工业务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油品销售业务,要坚持实施成品油市场战略,增强区内控制力,扩大区外影响力,使国内份额保持60%以上、力争62%以上,终端销售比例保持80%以上、力争85%以上,保障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比例在53以上、力争55%以上。国际贸易业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通过做大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和设备材料贸易,增强资源获取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在清醒认识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明辨发展方位,在准确判断当代能源工业走势中明确发展战略,在全面认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确立发展重点,在深刻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走势中把握发展进程”。傅成玉指出,这是中国海油制定“十一五”规划时的基本认识,也是制定“十二五”发展目标把握的基本准则。
中国海油未来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油气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清洁能源、新能源快速增长为依托,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新型能源产业体系,进入国际石油公司第一阵营。持续提高公司的价值创造力、低碳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受人尊敬的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产业变化、行业趋势和全球化工最佳实践,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将努力做好两个五年规划之间的衔接。任建新指出,“按照‘新科学、新未来’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化工发展到关键时期的一个承前启后的规划,不仅解决今后5年战略定位的问题,而且要引领未来30年中国化工的发展方向;不仅着眼目前专业板块的业务调整,而且要形成“3+1”的战略格局。总体目标是,到2040年,中国化工进入全球化工前三强。
市场布局 强化竞争
◎记者点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和日渐成熟,石油石化行业的竞争态势更加明朗,尤其是同类产品的市场营销,竞争将更加激烈。记者从几大石油石化公司总经理的报告中,明显地意识到,成品油市场营销的竞争,火药味越来越浓,甚至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因而,调整市场战略、强化竞争能力、增加市场份额的不谋而合,也就顺理成章。
“从今年开始,要像抓资源和国际化战略那样,强力推进市场战略”。蒋洁敏指出,近些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战略,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国际业务跨越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市场营销业务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从今年开始,要“突出强化市场、效益和责任意识,建立灵活有效的体制机制,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深入研究市场,大力开拓市场,不断巩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营销水平,锻炼造就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要着眼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综合平衡资源与市场,统筹规划产品生产、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布局,把业务布局调整优化、大型项目建设和市场开发有机结合,把油品、天然气、化工、石油机械装备及工程技术等产品销售、服务有机结合,把国内销售和国际贸易有机结合,做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整体联动,使公司的业务链更加完整、供应链更加完善、价值链更加高效,整体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销售工作是公司持续发展的‘生命工程’”。苏树林分析认为,国内成品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竞争全面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回升,预计2010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有所增长,但由于多套新建和改扩建炼油及煤制油装置将投入生产或提高负荷、部分企业炼油综合配套能力增加、地方炼厂生产积极性较高,成品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不到位的状况仍难改善。苏树林指出,“目前,在我们的主要市场区域,其他企业加快抢滩布点,一批炼厂、码头、油库正在建设或规划,成品油管道已深入腹地,许多地方炼油厂积极扩大炼油能力,各方对终端网络和客户的争夺更加激烈,降价促销手段将会频繁使用。这些态势清楚地表明,成品油价格竞争已经走向前台,我们的市场腹地正在变成前沿,终端竞争成为焦点,竞争态势全面升级,我们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上的主导地位面临巨大挑战,强化网络、提高份额的任务相当繁重”。
安全环保 倾力推进
◎记者点评:安全环保事故的不断发生,在向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敲响着警钟。我们注意到,对于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各大石油石化公司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这不仅从报告中所占的位置和篇幅可以看到,从管理规定、整治措施、资金投入、惩罚力度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国石油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的召开、中国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禁令细化指导意见》的颁布下发等,都是明显的信号。
“要把安全环保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战略基础,作为天字号工程,作为第一要求,严格落实到各级生产指挥系统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以HSE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和持续改进为主线,坚持安全环保理念、受控管理和持续投入,强化责任落实、过程管理和违章查处,高度重视源头控制和隐患治理,全面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打牢安全环保根基,今年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好转”。这是蒋洁敏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安全环保是这些年来中国石油着力加强的重中之重。蒋洁敏强调,“要突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要害部位以及承包商的监管,抓好重点地区、重点工程和海外项目的安保防恐工作,尤其是毗邻江河、水源、人口密集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的企业和项目,必须警钟长鸣,严防死守,坚决杜绝重大安全环保事故和危及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要推广应用国际合作试点经验,启动百万工时统计和考核工作,重视职业健康管理,强化全员HSE教育培训,着力在转变观念、养成习惯、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在苏树林的报告中,把“切实抓好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列在了十项重点工作之首,可见中国石化的重视程度之高。苏树林要求,继续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消除“三违”行为;坚持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禁令》,切实加强外部施工企业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监督,促进现场安全形势根本好转;认真落实本质安全要求,切实把好工程设计、物资采购、设备监造、施工建设、检维修等环节的质量关,从源头上打牢安全生产基础;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强化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关键部位的安全监控,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坚持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汲取教训,提升管理,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要深化完善HSE管理体系,更加注重职业健康管理,重视心理疏导,促进干部职工身心健康。要加强海外公共安全评估,全面落实管理责任,确保海外项目顺利实施和员工人身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深化节能减排,完善安全环保健康体系。”任建新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中国化工安全文化,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企业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加强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加强危化品生产、贮运和项目建设管理。加快推进SHE管理体系建设,在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推广凯诺斯SHE体系,使企业安全健康环保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
队伍建设 重在“提素”
◎记者点评: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人才是企业制胜之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谁拥有一支忠诚事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实力。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续打造。人才强企战略,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蒋洁敏强调,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切实加强对全体干部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着力打造一支忠诚事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奉献石油的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队伍执行力。
苏树林要求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建立健全选才、育才、用才、聚才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理解和认同集团公司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经营理念,并自觉地加以实践”。在讲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企业党的建设”的工作任务时,苏 树林强调,“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久前的集团公司干部工作会议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创建“四好”班子,认真抓好落实。
任建新在讲到“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打造职业经理人团队,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时,提出三项工作要求。一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出资人认可、职工群众认可和市场认可结合起来,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公开选拔、综合考核、科学评价、严格管理,把“四好班子”建设推向深入。积极推进继任者计划与领导力发展项目实施,把塑造杰出领导人作为班子建设新目标、新要求,努力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二是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对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结合引进全球最佳实践,打造具有中国化工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张积耀结合企业实际,围绕三个方面要求“强化人才工作,建立激励机制”。按照“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的思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与高等院校建立培训联盟,采取定期培训、专业深造、导师带徒、岗位锻炼等多种方式,用3年时间将操作岗位人员全部轮训一遍;认真规划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启动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考评。二是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广纳各类紧缺人才。三是优化队伍结构。着力调整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操作服务人员比例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强化劳动用工管理。四是完善员工激励机制,调动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石油石化企业2010年工作总体要求
※ 中国石油: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全面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继续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油气主营业务,突出战略工程建设,突出提高质量效益,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基础管理,注重改善民生,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
※ 中国石化: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扩大资源、拓展市场、降本增效,加快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精心组织生产经营,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着力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而努力奋斗。
※ 中国海油: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建成中国“海上大庆”油田;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统筹全年工作的主线,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清洁、低碳、高效发展,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新优势,扎实推进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
※ 中国化工: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管理变革这条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企业集中、布局优化、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为实施“3+1”战略奠定基础,实现中国化工可持续发展。
※ 延长石油: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为目标,强化生产经营组织,提高经营效益和运行质量;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油气煤盐综合利用的产业布局;以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科技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为内容,继续实施“管理年”活动、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扩大改革开放,提升核心竞争力;注重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建和谐企业为目标,加强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大势研判篇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趋势,恰当分析、深入研究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做到知己知彼,方能应对自如。几大石油石化企业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做出了各自的分析判断。这些分析判断,既关注全球动向,也审视国内变化,既有短期估计,也有前瞻思考,并联系企业自身实际,不乏真知灼见。
登高望远 风云收眼底
全球视野看形势
“以全球化视野谋划新发展”,蒋洁敏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从集团公司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趋势,积极争取工作主动权,认真谋划好未来的发展”。
在详细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并与主要跨国石油公司进行对比,分析了集团公司的自身优势和不足后,蒋洁敏分析认为,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了全面分析。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我国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依然不足,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石油市场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新态势”。蒋洁敏对这些新变化、新态势,条分缕析。首先,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缓慢曲折复杂的过程,国际石油市场一时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且供大于求,今年油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比较有利于我们开展国际油气合作和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其次,美元作为国际石油贸易的基本计价和结算货币,其汇率波动直接导致油价震荡。美元的地位是由美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决定的,在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汇率和市场风险很难避免,如果美元持续贬值,对我们的国内外经营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第三,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欧美国家针对我国的保护主义持续升温,直接影响到石化产品和石油装备的出口。随着我们国际业务的快速发展,遇到的保护主义问题会越来越多。第四,国际油气合作开始从资本主导向资源主导转变,主要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地位显著上升,国际大石油公司正在进行全球性战略调整。我们可以凭借国家政治、外交和市场及自身综合一体化优势,谋求与国家石油公司和国际大石油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第五,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消费模式将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可能抑制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石油需求,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将促进和拉动石油天然气的增长。
蒋洁敏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产业政策调整及对油气供需变化的不确定、不可预料因素和“两难”问题增多。从油气供需状况看,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油气和化工产品需求会相应增长;国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和利用高效能源、清洁能源势在必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会逐年上升,对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和保持市场稳定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为集团公司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进一步增加了我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和压力。近期国内油品市场总体呈现供略大于求的态势,但季节性、地区性、突发性紧张状况仍可能出现。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来自中东地区的低成本炼化产品的冲击,国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我们仍将处于时而要保供、时而又要促销的应对状态。从国家政策层面看,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择机推出特别收益金和资源税费等方面的改革,会为我们发展创造规范秩序的环境,又对公司改善现金流状况和经营业绩形成更大压力。
把握发展主动权
在分析经济发展形势时,苏树林指出,总体上看,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将好于2009年,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联系石油石化行业和公司实际,经营发展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努力把握发展主动权。
接着,苏树林从三个方面对外部形势进行了分析。一是国际油价短期起伏波动,但长期高油价趋势并未改变。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石油需求将恢复增长,综合考虑剩余产能、美元走势、欧佩克产量政策、地缘政治风险、投机炒作等因素,预计2010年油价水平总体可能高于2009年。
二是国内成品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竞争全面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回升,预计2010年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有所增长,但由于多套新建和改扩建炼油及煤制油装置将投入生产或提高负荷、部分企业炼油综合配套能力增加、地方炼厂生产积极性较高,成品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不到位的状况仍难改善。
三是全球化工市场仍处于景气周期低谷,行业格局加速调整。2009年国内化工市场逐步回暖,乙烯当量表观消费量小幅增长,但剔除重置库存等异常因素,预计2010年国内乙烯当量需求小幅增长,而新增乙烯及甲醇制烯烃产能大量增加,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分析外部形势的同时,苏树林指出,我们还要看到公司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各板块成本上升较快,已成为制约公司生存发展新的突出问题。我们讲销售工作是公司持续发展的“生命工程”,但撑起这个“生命工程”的根基是技术和成本。技术、成本没有竞争力,公司发展就没有生命力,打造“百年老店”就是一句空话。各板块、各单位一定要把成本问题提高到关系企业生存的高度来认识。
“面对困难和矛盾,畏缩退却没有出路,勇往直前才有希望”。苏树林强调,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全力推进发展。“从外部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等政策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继续增长,而且我们身处这个全球最具成长性市场的腹地,市场环境最熟悉,物流运距最短,地域优势得天独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从内部看,经过多年发展,我们的资源基础不断增强,天然气正在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炼油化工布局和结构不断改善,产品营销网络更加完善;国际化经营呈现跨越式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正在加快转变,体制机制正在加快完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用好机遇再登攀
傅成玉在报告中说,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上将呈现企稳复苏态势,但复苏过程缓慢而脆弱。世界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问题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新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仍在积聚。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标志,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能源改革将成为各国政府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清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将成为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
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整体上将好于2009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内需市场在国家政策刺激下有望被进一步激活,能源需求有望有所增加。国家将出台一系列强化节能减排、鼓励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及新能源的新政策新措施,对二氧化碳排放将作出制度安排。面对我国化肥、盐化、石油炼制产业仍将呈现产能过剩局面,企业经营压力继续存在。2010年,国家还将对资源税进行改革。国资委将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对央企经营绩效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所有这些构成公司经营的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各级领导要审时度势,要不断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判断把握政府政策走向,及时作出调整,掌握工作的主动性。
审时度势防风险
任建新在分析中国化工集团2010年的经济发展环境时认为,总体上要好于2009年。“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经济走势仍存在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尚未形成,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贸易保护逐渐升级,需求不足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运行中各种新老矛盾交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难度增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可能会根据形势变化做出调整。化工行业周期性调整和产能过剩还将长期困扰我们,汇率和原油价格的不确定性也将带来挑战。未来大宗化学品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成本、规模化以及运营效率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也对化工企业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任建新强调,我们要高度关注、认真分析形势变化,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积极防范风险,主动应对挑战,按照“调结构、上水平”的总体目标,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做好2010年工作,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必须把管理变革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我们目前从事的业务,大多数还处在充分竞争领域,成本领先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目前所处的时期,盈利空间已经被过剩的产能和全球化压缩,必须加强管理挖潜才能建立竞争优势;我们目前的企业管理者,大多是经验型管理者,必须引进和培养职业经理人才能更好地带领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
张积耀说,综观国际国内、行业和企业自身情况,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会与困难同在。今年形势的复杂性在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积极变化与消极影响相互交织、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把情况估计得更复杂一些,把策略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机会、克服困难,全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朝着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大型石油煤化工企业迈出坚实步伐。
亮点耀眼
※ 大庆油田连续7年原油稳产4000万吨
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2009年生产原油4000.0299万吨、天然气30.0398亿立方米,继原油5000万吨稳产27年后,又在原油4000万吨以上稳产7年,续写了中国石油企业年产原油的历史之最。
※ 胜利油田连续10年稳产
已经开发了45年的胜利油田,2009年续写着新的辉煌,全年生产原油2791万吨,连续10年保持稳定增长,连续13年保持储采平衡。
※ 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
2009年,长庆油田生产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006.06万吨,标志着我国又一个年产3000万吨级大油气田诞生。
※ 中国海油渤海13个油田实现零递减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田生产管理抓出成效。精细化油田管理使生产时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老油田挖潜和新的增产措施,使老油田焕发青春;有效注水、聚合物驱、加密井等措施使产量增加、递减下降,渤海有13个油田实现零递减。
※ 延长油田原油产量突破1130万吨
2009年,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累计生产原油1130万吨,超额完成全年1100万吨原油生产计划任务,创历史最高水平。
结构调整篇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无疑是中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更加暴露出了我国发展方式的不适应、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作为我国经济命脉的石油石化行业,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如何提高发展质量,一个个新课题摆在面前。在几大石油石化公司总经理的工作报告中,都从企业发展现状、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对此有回顾性总结,重点性安排,力求把重头戏演得更精彩、更富有成效。
调整优化 唱好重头戏
中国石油:协调有效发展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积极推进生产经营结构调整的同时,深入推进持续重组,主要业务领域重组整合基本完成。蒋洁敏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设立股份公司并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运作方式逐步与国际接轨。深入推进持续重组,两级行政、三级业务的管理架构和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的体制格局基本形成”。整合总部机关,理顺部门职能,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增强了统筹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增设海外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四个专业分公司,组建五个钻探工程公司,重组装备制造、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和炼化检维修等业务,专业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整合油田、炼化企业上市与未上市业务,基本理顺了管理关系。调整完善运营管理体制,组建海外地区公司,形成以省级公司为主体的成品油销售运营格局,化工销售、天然气销售及管道、城市燃气等业务运营体制进一步优化,跨企业矿区业务整合不断推进。通过资产并购和内部整合,财务公司、银行、信托、保险、租赁等金融业务健康发展,服务支持作用进一步发挥。
新的一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把调整结构升华到“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有效性”的高度,其意义非同寻常。蒋洁敏指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推进结构优化调整,着力推动各项业务发展上水平,努力实现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及员工素质提高相协调,全面提升规模实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工作报告中,蒋洁敏从五个方面对“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阐述和部署。
—坚持油气并举,进一步加快天然气业务发展,不断夯实资源基础。实现原油和天然气协调发展是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重点。要继续调整优化国内油气生产结构,确保原油生产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天然气,逐步形成油气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不断巩固上游主导地位。坚持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继续实施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研究建立油气资源和生产能力的战略储备。大力实施稳定和提高单井日产量这个“牛鼻子”工程,搞好老油田持续稳产,确保国内原油商品产量稳定增长。抓住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突出重点气区产能建设,加大资源引进力度,加快国内天然气骨干、支线管网建设和布局完善,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天然气业务安全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国内外业务并重,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切实增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的协调发展是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内在要求。要着力调整完善国内外业务结构,大力推进国际油气合作,努力实现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按照突出中亚、做大中东、加强非洲、拓展美洲、推进亚太的要求,加快五大油气合作区建设,并率先建成中亚油气合作示范区。要发挥综合一体化优势,重点运作好伊拉克鲁迈拉项目,集中力量打好哈法亚油田开发歼灭战,并建设面向两伊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坚持适应、规范、整体化运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和资产结构,有效控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和创效能力。按照中央要求,把落实周边是首要的外交布局内容和建设国际大通道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加快推进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坚持做优做强、适度规模、技术高端、合作创效的方针,稳步发展国际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出口业务,保障海外油气投资项目快速推进,不断提升商务运作、技术支持、经营管控、风险防范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贸易体系,充分发挥调节和保障作用,逐步扩大国际石油市场影响力。
——坚持上下游一体化,进一步加快炼化结构调整和营销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产炼销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业务结构是体现企业发展协调性的重要标志。要针对公司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着力提升炼量、扩大销量,加快储备能力建设,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下游业务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使产炼销业务结构更加优化。平稳高效组织炼化生产,推进面向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装置结构调整,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和化工新产品开发,努力增产增收增效。有计划推进炼化重点项目建设,合理把握建设和投产节奏,保持炼化能力持续增长。加强市场营销业务,坚持做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相结合,不断提高市场控制力和销售效益,努力保障市场稳定供应。成品油销售要着力扩大市场份额,稳步提高零售率,强化营销网络建设,巩固成熟市场,积极开发经济发达地区等高效市场,加快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尽快形成与目标市场份额相适应的销售能力。化工销售要加强市场和营销策略研究,完善终端销售体系,加大产品扩销和大用户开发力度,不断提高销量和效益。
——坚持综合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的保障和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整体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服务保障和提升效益的关系、做大与做强的关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内外油气业务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工程技术服务要抓好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突出关键特色技术研发应用,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服务队伍。工程建设要突出发展特色,做强优势领域,着力在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设计工程化能力、推广先进项目管理模式等方面下功夫,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EPC总承包企业。装备制造要做强做优主导产品,完善营销服务体系,扩大产品出口规模,努力形成几个有规模的装备制造基地。稳步推进金融支持业务,充分发挥其协同助力作用,为生产建设、业务拓展提供资金保障和优质服务。
——坚持推进绿色发展,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开发为抓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把资源节约与削减污染物排放有机结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有序发展新能源,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占领绿色发展的制高点,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石化:注重优化增实效
“推进结构调整,主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苏树林在谈到中国石化2009年结构调整工作时说,我们着眼长远,把应对危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积极推进主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川东北中浅层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元坝等地区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圈闭储备不足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普光气田开发、川气东送工程开始试运行,松南气田建成投产。一批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及时投产,福建炼油乙烯建成投运,天津乙烯进入开车阶段,镇海乙烯、武汉乙烯按计划推进,长岭和巴陵炼化一体化改造、塔河重质原油改质等加快实施,一批重点炼化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鲁皖二期西线、昆明—大理等成品油管线建成投用,一批成品油和化工储运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对于2010年的结构调整工作,苏树林是从“全力推进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巩固和增强炼油业务创效能力”、“进一步加大成品油市场开拓力度”、“努力实现化工板块增产增收增效”四个重要方面做出部署的。
——全力推进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油田板块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优化部署,强化技术创新和工程攻关,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确保油气储量实现良性循环,确保油气产量稳定增长。勘探方面,新区要打好进攻战,老区要打好保卫战。开发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地面工程及化学工程的协同攻关和方案整体优化,加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储量动用率、采收率和单井产量。天然气方面,精心组织普光气田及川气东送管道安全运行,加快青岛LNG项目建设,推进储气库论证和建设,配套完善外输管网,努力实现天然气业务大发展。石油工程系统要充分发挥打造上游“长板”的主力军作用,彰显铁军风采。积极探索石油工程总部层面专业化、企业层面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模式,抓好工程设计和资源配置优化,形成整体优势。
——巩固和增强炼油业务创效能力。炼油板块要以资源优化、运行优化、管理优化为重点,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深化挖潜增效,继续为公司整体效益作出大贡献。一是优化原油采购和配置。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发挥原油加工适应性强的优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降低原油成本,提高炼油板块整体效益。二是优化生产组织和运行。全面加强能效管理,进一步提升技术经济指标;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增产化工轻油,保障化工原料供应;按计划完成国3汽油质量升级,保供优质油品。三是抓好自销产品销售。发挥业务整合优势,增强沥青和石油焦的市场竞争力;抓好液化气、重油、硫黄和溶剂油等自销产品销售;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技术研发与服务,进一步提高润滑油业务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进一步加大成品油市场开拓力度。油品销售板块要确保成品油市场份额不降、终端销售比例不降,保障公司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比例不降,提高航煤和燃料油市场占有率。一是努力做大经营规模。加强市场分析,把握市场规律,发挥库存、外采、进出口调节作用,积极沟通协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二是努力做强营销网络。发挥集团化优势,加强与地方沟通协调,推动相关协议落实,确保加油站网络发展实现新突破。三是改进和提升营销管理。充分发挥区外销售体制调整的优势,迅速扩大区外市场,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努力实现化工板块增产增收增效。化工板块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精心组织生产,全力开拓市场,优化供应链管理,消化增量,做大总量,确保全产全销,为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作出新贡献。一是优化生产运行。优化乙烯和芳烃原料,加强管理,精心操作,减少非计划停车,确保安稳长满优运行,全面改善技术经济指标。二是加强市场监测,深化进口产品调查研究,推进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新建项目产品方案,多产适销对路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三是着力培育稳定的客户群。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理念,大力推进战略合作,鼓励长期稳定采购。深入开展技术服务,积极推进联合攻关,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四是深化产销研结合。产销研各方要增强大局意识和相互服务意识,自觉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中国海油:加快转变促发展
“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傅成玉表示:一是公司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作业方式和管理方式要发生变化,以大大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二是集团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快,首先是传统石油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清洁能源、低碳和无碳能源产量比重将大幅增加;其次是现有业务板块间的结构调整、资源整合会加强,实现资源协同效应;三是各业务板块内部的结构调整力度会加大,一些不符合发展方向,不具备竞争能力的业务退出经营。
“十二五”是创建从综合型能源公司向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全面跨越的重要时期,是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公司的产业结构要逐步实现从单一的传统油气产业向“多元、低碳、集成”的产业体系转变,形成由石油和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煤制气、风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能和动力电池等构成的“一元为主,多元发展,清洁低碳,综合集成”的新型能源产业结构。
傅成玉强调,“十二五”期间必须确立一些重要发展理念。这些理念和发展方式将成为公司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可持续发展新优势”。傅成玉指出,转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难题,也是中国海油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清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对传统能源发展方式构成了挑战,如何打造百年企业,如何将现有油田寿命再延长20年、30年,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三低油田、边际油田,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要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大力推进低碳、无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发展,促使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公司生产能源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可减少污染物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可平衡由于石油产量的不断增加而造成的碳资源管理压力。其次要转变生产方式,即要从单个油田开发的传统模式向区域开发、全油田整体开发的模式转变。
随之而来的就是作业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使公司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形成公司新的竞争优势。早转变早主动,晚转变就被动。
中国化工:业务板块再优化
过去的一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管理不断加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在任建新的报告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完善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结合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球化工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实际,对系统内现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把6个业务板块逐步调整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加基础化工,即“3+1”的主业定位。对新材料、基础化工、农化、橡胶、油气、装备等板块开展竞争对手分析,深入研究竞争策略。在突出主业、优化结构过程中,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划出新疆化工集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青海黎明化工厂和盐城新材料4户企业。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基地建设。由于天津市总体规划的变化,有机硅、蛋氨酸项目分别调整到九江、南京建设,在天津南港规划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原临港基地调整规划为科技产业化基地。在南京和德阳建设化工机械研发和制造基地。启动以昌邑、华星、正和3家企业为核心的环渤海石化基地的一体化发展规划。结合沈化CPP项目的投产,加快CPP产业布局选址论证。
——围绕结构优化,调整项目投资。针对化工行业需求变化、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情况,我们坚持“调结构、上水平”的原则,重点支持新材料、农化、基础化工等主业项目及节能减排项目,防止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两次对年度投资计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投资规模调减了74.8亿元。2009年已有10个项目建成投产。
面对近年来中国化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业务重组整合取得的成效,任建新认为,从国际最佳实践和自身发展实际看,还存在业务板块跨度过大,产品品种过多,集约化程度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一些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产能过剩,发展空间有限,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任建新要求,必须加快板块调整优化,将有限的资源向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业务集中,着力提升业务板块竞争力。今后规划和发展的业务板块一定要做到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国际业务篇
过去的一年,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搏击国际金融海啸,在国际化道路上执着、坚定地奋力前行,抓住“机”的有利条件,避免“危”的不利影响,在以往不太熟悉的市场,用新的方法打开局面,取得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突破。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稳健步伐和显赫战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业务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拓海外 志在大作为
中国石油:历史性跨越
探寻10余年来的发展轨迹,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石油国际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艰辛开拓到硕果盈枝。中国石油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中国石油综合实力和能源保障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显著作用。2009年是中国石油国际业务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也是成绩辉煌的一年,更是对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09年,海外油气业务发展成果显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随着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的推进,中国石油的国际业务日益拓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海外油气产量占中国石油油气总产量的比例也将进一步增长。凭借这样的历练,以及海外投资扩大后资产效应的逐步释放,中国石油的国际业务将大有可为。
在谈到2009年国际化经营时,蒋洁敏历数的一项项国际合作成果,令人欣喜赞叹。中亚天然气项目一期和西气东输二线西段投运,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全线贯通,中俄原油管道开工建设,为深化我国与中亚各国及俄罗斯的油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东、中亚等油气富集区取得一批特大型、大型油气合作项目,尤其是成功获得伊拉克最大的鲁迈拉油田服务合同,中标哈法亚油田服务项目,与伊朗签署北阿扎德甘等油气田开发服务合同,开辟了对外合作的新纪元。在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美国等地实施多项资产并购,完成中油香港增发配股,成功发行一系列本外币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低成本筹融资效果显著,资本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国内外业务并重,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切实增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蒋洁敏在部署2010年国际业务工作时指出,要大力推进国际油气合作,努力实现规模有效可持续发展。按照突出中亚、做大中东、加强非洲、拓展美洲、推进亚太的要求,加快五大油气合作区建设,并率先建成中亚油气合作示范区。要发挥综合一体化优势,重点运作好伊拉克鲁迈拉项目,集中力量打好哈法亚油田开发歼灭战,并建设面向两伊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坚持适应、规范、整体化运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和资产结构,有效控制敏感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和创效能力。按照中央要求,把落实周边是首要的外交布局内容和建设国际大通道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加快推进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坚持做优做强、适度规模、技术高端、合作创效的方针,稳步发展国际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出口业务,保障海外油气投资项目快速推进,不断提升商务运作、技术支持、经营管控、风险防范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贸易体系,充分发挥调节和保障作用,逐步扩大国际石油市场影响力。
中国石化:突破性进展
2009年是中国石化“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海外油气业务实现新跨越”的一年。按照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思路,中国石化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认真研究和把握国际金融危机蕴含的机遇,加大新项目开发力度,收购、合作、投资等方面都有新的斩获。
苏树林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成功收购瑞士Addax公司、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a1isman资产及加拿大NLP项目、安哥拉3个区块部分权益等项目。苏树林着重指出,“收购Addax公司是我国企业迄今交易额最大的一项海外油气资产收购,其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公司油气储量、产量、效益和资源保障能力,更重要的是成功探索了海外业务整体并购的新模式,实现了国际化发展的新突破。尼日利亚64区块、也门71区块等项目取得新发现,现有区块权益油产量保持稳定增长,雅达、Addax、安哥拉、叙利亚、UDM等项目,管理有序,运行平稳。海外石油工程对外共打一面旗帜,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规模化经营逐步显现,在巩固沙特市场等已有市场的同时,积极进入科威特等新市场,新签合同额27.5亿美元。海外炼化工程成功中标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炼厂芳烃总承包等项目,新签合同额12.7亿美元。
“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上中下游一体化和贸易、投资、工程技术服务一体化优势,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推动国际化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苏树林以“全方位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为题,从五个方面对新一年的国际化经营做出了部署。
海外勘探开发,要以担当上游“半壁江山”为己任,以扩大商业性油气发现和迅速增加经济可采储量为目标,优化勘探部署和施工组织,深化油藏经营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已有区块勘探开发,实现储量、产量、效益快速增长;在加强风险分析和控制的前提下,继续加大新项目开发力度,努力培育规模化海外油气生产基地。海外石油工程,要抓住工程市场逐步回暖机遇,加大常规项目开发力度,强化高技术含量项目、油田综合服务项目和海洋工程项目开发,加强银企合作,寻求更大发展机遇。海外炼化工程,要推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完善市场开发和支持保障体系,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抓好在建项目,总结已完成项目经验,学习借鉴国际惯例和成功做法,不断提升项目执行能力。炼化项目合资合作,积极探索开展海外炼化项目投资,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贸易,要以保供降本、做大做强为宗旨,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努力打造国际贸易板块。
中国海油:影响力扩大
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的发展目标,标志着公司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高度。
中国海油依靠对外开放,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成了与国际接轨、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企业形象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海油在《财富》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排名继续攀升,由409位升至318位,大幅跃升91位。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大能源公司”最新排名中,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列第48位,净利润居第18位。2009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全球最佳企业40强”,位列第16位,成为首家进入该榜单的中国内地企业,公司的行业地位、国际化程度及成长性得到高度认可。
在报告的总结部分,傅成玉对下一步发展作了展望:“十二五”规划将更加宏伟,目标更加鼓舞人心,中国海油将进入国际石油行业第一阵营,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产业框架、管理体系将基本成形。这将是一个更值得骄傲,更令人自豪,更令人值得为之奋斗的宏图伟业。
中国化工:多维性拓展
任建新在回顾一年来海外业务发展时说,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海外企业实力增强,经营业绩稳定增长。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各海外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管理变革,完善发展规划,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开拓市场,实施降本增效,取得良好经营业绩。安迪苏实施避免利润下降行动,开展卓越定价管理,减少了VA成本,并抓住有利时机,扩大蛋氨酸产能,加快新产品研发,克服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09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被世界著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评为“欧洲之星”。
集约优势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加快了有机硅业务的全球整合,兰州硅材继续得到BSI专家技术支持,产品质量持续提升,通过BSI工业装置验证,各项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国内唯一掌握大型金属硅冶炼工艺的企业,产品已批量出口,有效降低了BSI的采购成本。海内外企业互派人员开展工作和交流,加强文化融合,4家海外企业在中国工作的专家克服语言、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不便,融入所在企业,在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工艺改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交流逐步深化,国际合作不断扩大。随着中国化工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国、英国、俄罗斯、丹麦等多个国家的政要访问集团公司,法国前总理和现总理邀请集团公司高管进行交流,达沃斯论坛邀请集团公司参加。杜邦、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霍尼韦尔、巴斯夫、拜耳等数十家国际化工公司高管来访,洽谈业务,探讨合作。完成了与日本东丽公司膜业务合资、与拜耳氧阴极电解槽的合作,就1,4-丁二醇、碳纤维复合材料、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替代能源的新过程及其催化剂、氟橡胶等领域的技术合作取得成果。积极探索国际并购,对60家国际化工企业进行了长期跟踪分析,9家企业列为重点目标,对其中两家企业开展了尽职调查。
管理变革篇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创新,是企业不懈的追求。做好2010年的工作,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必须把管理创新、管理变革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是大型石油石化企业总经理的共识。
管理创新 打造新优势
中国石油:持续推进管理创新
在工作会议上,蒋洁敏总经理在讲到2009年管理工作时说,“企业管理不断强化,经营运作更趋规范”。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制度体系。实行投资集中统一决策,按投资回报率优选项目,严格决策程序,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项目、战略项目、民生工程得到保障。推行“一个全面、三个集中”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制,探索实行大预算管理,资金收支两条线全面实施,“大司库”体系建设开始启动,会计信息更加规范准确,信息化、效益型资产管理体系不断深化,战略型资本运营水平持续提升。“三控制一规范”见到明显成效,用工总量和人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物资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效果显著。生产组织方式不断优化,市场化运作机制日趋规范完善,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得到推广,生产建设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内控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依法治企水平不断提升,审计监察深入有效开展,管控能力明显增强。整合品牌、统一标识工作有序实施,中国石油品牌价值和知名度大幅提升。
“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和基础管理水平”是中国石油2010年创新管理的着力点。蒋洁敏说,“改革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生产经营管理产生的倒逼压力,要有效解决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动科技、制度和管理创新,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
“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能够发挥导向鲜明、规范有力、监督有效的重要作用”。蒋洁敏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两级行政、三级业务管理的总体架构,明确集团公司总部、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的职能定位,进一步理清管理界面,针对不同业务特点,妥善处理集中管理与分级授权的关系,做到制度统一、权责对等、管理规范、运作高效。完善专业分公司业务管理、技术管理和综合管理职能,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指导下,重点做好生产经营计划编制和组织实施、资源平衡、业务协调、技术研发、成本核算等工作。强化地区公司生产经营组织、成本费用控制、安全环保稳定等管理职责,根据授权履行好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
坚持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方向,按照总体稳定、逐步深化的原则,引导支持相关业务进入专业化公司。进一步明确未上市业务发展定位,通过资产整合、机制调整、机构精简等综合性措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扭亏为盈。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突出以效益为中心,优化投资结构,优先保证油气主业、战略项目、重点工程投资需求,确保所有建设项目达到基准收益率要求。严格投资管理,不符合投资方向的一律不予投资,坚决杜绝计划外项目。坚持油气资源及其产品向成本低、效益好的生产装置和重点用户、高效市场集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持续推进物资集中采购,启动集团公司统一招标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甲乙方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业主+PMC+EPC”,不断增强内部市场活力。
“全面实施基础管理建设工程”是蒋洁敏强调的重点之一。蒋洁敏指出,基础管理水平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管控能力,直接体现企业的价值和形象。生产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夯实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集团公司将全面启动包括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以及流程管理、制度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建设工程,用3~5年时间完成。
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完善质量评价、监督、考核和信息统计制度,推进质量体系认证,强化重点产品和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控制,不断提高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标准体系,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企业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创造条件推向国际,努力适应国内外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和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强化国际油气贸易交接计量管理和监督,全面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技术标准和计量检测体系,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导产品、重点工程质量和计量检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不同业务生产组织的特征,积极推行精细管理、对标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改善经济技术指标,降低成本费用,提高效率和效益。
◎记者点评:中国石油业已形成的管理新理念,不断创新的管理方法,使中国石油的管理基础日益坚实,管理成效日益显著。从新一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管理工作部署可以看出,中国石油的管理水平必将有新的提升,并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
中国石化:塑造特色管理模式
“加强精细管理,各项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是中国石化管理工作的重头戏。2009年,中国石化在全力拓展市场的同时,继续发扬“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的精神,把精细管理作为应对危机的基本功来抓。各板块细化分解落实增产增效、优化增效、降本增效目标和措施,节能降耗、物流运输、物资供应等重点环节成本费用继续下降,非生产性费用、外协费用和可控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广泛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在复杂形势下总体保持了安全生产。深化“三基”工作,加快制度梳理、完善和优化,文本化管理取得重要进展。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提升资金集中管理水平,优化资金筹措和使用,启动会计集中核算,财务工作在挖潜增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以ERP为主线的信息化应用,总部和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促进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对于2010年的管理工作,中国石化的重点是“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苏树林强调,按照塑造中国石化特色管理模式的总体要求,学习借鉴台塑等企业的经验,结合公司实际,加快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基础管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二是稳步推进管理信息化。在加快构建统一的标准化制度体系的同时,下工夫推进管理的信息化改造,把业务流程等标准化制度文本固化于信息系统,实现制度与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增强制度执行力。三是大力推行全员成本管理。要以成本管理为重点,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经济活动分析,对照国内外同行和自身情况,分专业建立完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过程跟踪和管理。四是切实加强风险防控。高度重视战略管理,持续完善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防范战略风险。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系统作用,深化资金占用管理,加强重大资金流向监控,防范资金风险。五是加强监督与考核。
◎记者点评:2009年,中国石化的精细管理搞得有声有色,学习推广台塑经验扎实深入。2010年,中国石化按照塑造特色管理模式的总体要求,关于“学习借鉴台塑等企业的经验,结合公司实际,加快推进管理创新,强化基础管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部署,是切合企业实际的,是与时俱进的。
中国海油:建设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建设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可松懈”。傅成玉在报告中把企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联系在了一起。
首先,安全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永远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既要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更要重视员工安全文化的养成,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继续抓好以全面风险管理为重点的惩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五位一体”的大监督优势,保障和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继续推动制度体系建设,开展财务制度体系试行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用以指导其他系统制度体系建设的开展。推动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统一招标采办电子平台、销售电子网络平台、贸易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司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次,强化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对班组长、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其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重点抓好各级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内民主,开展争创“四好”班子、“四强”党支部和争当“四优”共产党员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努力把共产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的能手、技术创新的模范、促进生产的标兵。要把生产骨干、先进人物培养成共产党员。
◎记者点评:围绕未来中长期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海油不断创新管理理念,诸如质量和效益理念、协调发展理念、绿色环保低碳理念、创新驱动理念等,从整体上构成了新型的管理、发展理念。我们充分相信,这些重要发展理念的确立,一定会引领中国海油创造出新的辉煌。
中国化工:全面实施管理变革
在总结2009年管理工作时,任建新说,“管理变革稳步推进,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信息化项目积极推进,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加快ERP的实施,提升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运营效率。推广应用KPI系统,集团总部、专业公司及三级企业全部上线,汇集了财务、运营、安全、环保、质量、能耗、人力资源等关键业务数据。通过关键指标的跟踪与实时分析,加强了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和分析评价。实施协同办公平台项目,搭建全系统信息沟通和系统共享的综合性平台。加快IT服务中心建设,促进了信息化运维服务集中管理。
推进组织变革,压缩管理层级。在完善集团总部职能机构的同时,推进专业公司组织变革,各专业公司根据示范模板调整优化总部组织结构,精简了机构,减少了人员。按照区域布局、业务类型等特点,对所属企业进行整合,推行了法人集中管理模式。对21家三级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压缩层级、完善功能、优化流程,实现了财务、销售、采购、储运、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关键环节的集中化管理。推进生产层面的组织结构扁平化,探索取消车间、工段设置,开展了“大横班”制试点。通过重组改制等措施,2009年全系统三级企业户数调整减少到105户,清理三级以下企业60户。
推进资金集中管理,调整优化资本结构。加强银企合作,扩大融资额度储备。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融资结构,调整存量贷款期限,优化负债结构,节省资金成本。加强预算目标控制,逐步实现预算与考核的接轨。
完善内控体系,加强了风险管理。推进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风险管理组织,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修制订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干部管理、项目建设外部监督、法律风险防范、危化品项目管理、职业健康、项目后评价等12项制度。
在讲到2010年全面实施管理变革时,任建新分项深细地提出了明确要求。
管理变革,要以战略为先导。重新审视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主业,集中资源,完善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
管理变革,要以组织变革为基础。通过压缩组织层级、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组织功能,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企业组织体系,推进组织扁平化和经营集约化。
管理变革,要以建立职业经理人团队为核心。加大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和完善企业变革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企业班子考核评价体系。
管理变革,要以推进结构优化调整为重点。紧紧围绕各业务板块做优做强,改变目前企业分散、规模不均、布局失衡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管理变革,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引进最佳实践,改进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坚持持续改进,完善企业资源管理,推进销售体系和供应链管理变革。
管理变革,要以科学决策为前提。大力使用中介机构和专业咨询公司,借助外脑的专业性、客观性,为我们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专业咨询和智力支持。
◎记者点评:用任建新的话说,“我们目前从事的业务,大多数还处在充分竞争领域,成本领先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目前所处的时期,盈利空间已经被过剩的产能和全球化压缩,必须加强管理挖潜才能建立竞争优势;我们目前的企业管理者,大多是经验型管理者,必须引进和培养职业经理人才能更好地带领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我们相信,由此引发的一场管理变革,将推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延长石油:“管理发展年”
“继续开展“管理发展年”活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这是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管理工作的主题词。
张积耀说,延长石油把应对危机的过程变为“强化管理、苦练内功、提升竞争力”的实际行动,夯实管理基础,推进各项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一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修订完善了《管理总纲》,各单位建立制度细则70余项;集团公司完善了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获省国资委绩效评议第一名;规范了统计、计量报表,起草备案了14个产品企业标准。二是改进和规范各项专业管理。编制了集团公司《产业调整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初步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目标、思路、重点项目和措施。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在靖边园区试行项目管理新模式。实施设备修旧利废及余缺调剂,提高利用率,集团公司荣获“第八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企业”。
“面对企业管理和科技工作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张积耀在部署2010年工作时,重点强调了两个方面12项企业管理工作。
第一,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在认真总结前两年“管理发展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今年确定为管理“执行年、落实年”。一是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集团所属全资、控股、参股公司的管理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集团产业发展的管理体系,塑造具有延长石油特色的管理模式。二是启动集团公司标准化建设。三是启动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四是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第二,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一是提高战略管理能力。精心编制《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各专业规划,为“十二五”乃至更长远发展提供指导。二是加强计划管理。抓好综合计划和各专项计划的编制,力求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三是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决策和审批程序,抓好项目前期论证和风险评估;从多个环节入手,加大工程项目投资审核力度,强化施工过程监管,防止“以包代管”,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四是加强财务管理。继续实施资金统一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清理和控制银行账户数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财务预测分析,强化财务监督,及时化解各类财务风险。五是加强招投标管理。规范招标范围和程序,建立集团公司市场准入目录和专家库,强化招标代理机构管理,发挥招投标的公平交易作用。六是加强对外投资股权和法律事务管理。七是完善监督机制。八是加强和改进目标责任考核。
◎记者点评:从“企业管理发展年”到“企业管理执行年”、“企业管理落实年”,随着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企业管理的逐步深化,效应也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陆续显现。管理出效益。紧紧把企业管理抓在手上的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在2010年乃至今后几年必将见到更加明显的成效。
经验体会篇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体会深刻,经验宝贵。在工作报告中,几大石油石化公司总经理都结合企业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精辟、凝练地畅谈了各自的体会、感受、认识和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引导我们前进,在新的挑战中抓住新的机遇,夺取新的胜利。
经验宝贵 借鉴大有益
经验弥足宝贵
关于经验和认识,蒋洁敏指出,多年的成功实践,中国石油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第一,全面履行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是公司价值的集中体现。必须牢记责任,不辱使命,实现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第二,突出集中发展油气主营业务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必须坚定不移地突出油气主营业务,实现集团公司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第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加快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实现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第四,综合一体化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和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发展方向,实现整体效益、作业效率最大化。第五,安全环保稳定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强化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第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始终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领导,实现中国石油文化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在阐述了以上六条重要经验之后,蒋洁敏又着重指出,“特别是一年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充分说明:党组关于集团公司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保增长、抓重点、增资源、调结构、强基础”的应对措施是及时有力有效的;发挥集团公司的独特优势,特别是综合一体化优势,是抓住机遇、化危为机、危中求进的重要体制保障;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武装起来的石油员工队伍,是一个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群体。”
◎记者点评:我们看到,中国石油的这些经验,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足以说明,中国石油作为大型国有骨干企业,政治上的坚定,经营上的成熟,实力上的雄厚,竞争力的强悍,发展力的充足。
体会格外深刻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苏树林的体会十分深刻,把各项工作成绩归结到了科学发展观上。他说,“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危机挑战、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2009年3月以来,中国石化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特色,在全系统认真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公司学习实践活动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总体上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通过学习调研,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完善了资源、市场、一体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和重点措施;通过分析检查,进一步从油气资源、市场开拓、安全环保节能、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谐稳定等方面查找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包括52项、162条措施的整改方案,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整改落实,进一步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特别是职工群众关注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苏树林用发展的视觉、以从严的态度,找出了存在的不足。他说,“安全环保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全员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比较突出,管理创新任务还很艰巨;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应用技术研究急需加大力度;市场应变能力、营销服务水平和面向客户的技术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产销研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人才队伍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尽快研究解决;各板块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管理差距大;反腐倡廉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记者点评:应该说,苏树林找出的这些问题和不足,在许多方面对各大石油石化公司都有借鉴、启示、警醒作用。这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这是开放中的差距,需要在扩大开放中缩小;这是改革中的不足,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弥补。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瞄准高点,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更上一层楼。
大企业大责任
傅成玉说,2009年,在艰难的经济时局下我们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同时也得到了诸多宝贵的启示。
第一,必须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责任履行。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大企业、大责任”。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也是贯彻和实践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阵地。国有企业既是经济组织又不是完全市场意义的经济组织,肩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光荣使命。唯有不断增强对责任的深刻认知和自觉的担当,才能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上谋划企业发展,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寻找发展机遇,在创造社会财富时践行企业责任。
第二,必须努力遵循规律,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武器。科学发展就是遵循规律的发展。在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实际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企业内生的发展动力。
第三,紧紧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多年来,我们始终在发展目标上保持前瞻性,在发展步伐上保持快节奏,在发展质量上保持高水准。“十一五”规划目标,特别是国内5000万吨油当量核心目标的制定体现了战略发展目标的前瞻性、引导性、挑战性和经过努力的可实现性。
◎记者点评:责任-规律-目标,“三点成一线”的宝贵体会与共识,既站在了时代的高度,又紧扣中国海油的生产经营实际。履责尽职,遵循规律,咬定目标,就一定能够再创佳绩,早日建成“海上大庆”。
总经理报告特色词
※ 天字号工程
蒋洁敏在讲到安全环保工作时指出,要把安全环保作为集团公司发展的战略基础,作为天字号工程,作为第一要求,严格落实到各级生产指挥系统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以HSE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和持续改进为主线,坚持安全环保理念、受控管理和持续投入,强化责任落实、过程管理和违章查处,高度重视源头控制和隐患治理,全面加强各类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打牢安全环保根基,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好转。
※ “亮剑”精神
苏树林在谈到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状态,发扬“亮剑”精神,面对矛盾和问题要有勇气、有办法,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创造性开展工作、打开局面。
※ 管理变革
任建新指出,做好2010年工作,应对各种新的挑战,必须把管理变革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全面实施管理变革,通过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培养和引进职业经理人、大力使用中介和专业咨询机构,使我们的管理变革在正确方向上深入推进。
※ “生命工程”
苏树林在谈到大力拓展市场,优化生产经营运行时指出,面对危机的冲击,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石化的优势在市场,危机来自市场,发展的着力点也在市场,必须把销售工作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生命工程”来抓。
※ 综合发展
张积耀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集团公司的影响,表面上是对生产经营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们不配套的产业体系、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不科学的发展方式的冲击。我们要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完善油气产业配套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油气煤盐综合发展模式,使其成为延长石油集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特色之路。
※ “比学赶帮超”
苏树林要求,中国石化要在全系统大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各板块、各单位要把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特别是“十二五”规划目标具体化,制定阶段性奋斗目标,落实具体工作措施,通过建标、对标、追标、创标,比出差距、比出方向,比出压力、比出干劲。
※ “三个不能等”
蒋洁敏饱含深情地讲到,回首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和生活岁月,回忆一起学习、工作、相处过的许多同志,每每感慨不已、感触颇深、感悟良多。这里有“三个不能等”,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第一,干事创业不能等;第二,关爱家庭不能等;第三,身体健康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