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资讯 » 国际石油资讯 » 正文

专家预警中国海洋石油泄漏 墨西哥湾并非个案

日期:2010-06-29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石油网

2010
06/29
09: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原油 公司 原油泄漏

   在中国渤海湾有上千口油井,漏油事故也时有发生。通常对于项目开发的海域,我国一般会划定范围,并安置一个拦油网。

  “我看到黑褐色,污浊而肮脏的混合物正不断地冲刷着海岸,穿着沙滩鞋走在海滩上,鞋子会被不断地吸到这些污泥里,走着走着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是光着脚的了,脚趾缝也塞满了黑黑的淤泥。”两个月以来,环保志愿者杰夫·伍德博士一直密切观察着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每天,他都要到海岸上进行拍照和实地监测。伍德告诉《北京科技报》,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已经使这个海产丰富的海域被迫彻底关闭,数百只海龟和海鸟以及几十只海豚都因此丧命,美国各洲的沿海土壤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目前,佛罗里达州已经看到了糟糕的结果,厚厚的黑色原油侵略了整个彭萨科拉海岸的海滩。布丁一样与原油混合的污泥覆盖了海滩5公里的范围。远远看去,海岸的边上就像画了一条粗粗的黑线。本应该在深海生活的鲨鱼、海豚、鲱鱼、蟹及一些小鱼最近总是在佛罗里达州海岸出没,大量聚在岸边。就如同森林大火会吓跑森林里的动物一样,这些海洋生物游到岸边意味着它们生活的地方可能受到破坏,这里被毁了。”伍德说,现在,各地的政府都在号召民众捐献用于收集油污的毛发等物品,但是,对于不断泄漏的原油来说,仍然显得杯水车薪。他经常能听到附近的渔民抱怨,未来的日子只有糟糕、更糟糕和糟糕透顶。

  在拍照时,他也经常能遇到浑身沾满油污,奄奄一息的海鸟。而美国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此时也处在严重的威胁之下。泄漏的原油已经被强烈的海风吹送到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密西西比河入海口。

  这场源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岸一座石油钻井平台爆炸起火,导致底部油井漏油的灾难也被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时刻关注着。

  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欧洲航天局于近日指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形成的油污带已进入了墨西哥湾南部的海洋环流。在洋流的带动下,可能在未来带来更大范围的污染。目前已经有数千名的工人和志愿者聚集在墨西哥湾清理受到污染的海域。据专家们最糟糕的推测,墨西哥湾漏油处可能每小时会泄出10.4万加仑(约473立方米)的原油。令环保者和生态学者最为担心的是,原油的污染也会继续加重。美国政府也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发出求救信号,希望人类能够联手阻击这场近十年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中国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马永安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也在收集相关材料,准备随时为美国科研人员提供协助。

  “溢油对鸟类的危害最大,尤其是需要潜入水中捕食的鸟类。这些鸟类接触到油膜后,羽毛会浸吸油类。这将直接导致它们的羽毛失去防水、保温的能力。另一方面,它们因不能觅食会用嘴整理自己的羽毛,在这个过程中,误食的石油会损伤它们的内脏。最终,这些海鸟会因饥饿、寒冷、中毒而死亡。而海上浮游生物也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海洋初级生物,一方面它们对油类的毒性特别敏感,另一方面它们与水体连成一体,大量吸收海面浮油,这会影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

  此外,漏油事故对渔业的危害也非常大。养殖网箱受溢油污染后很难清洁,只有更换才能彻底消除污染,这笔费用十分昂贵。石油一旦粘住鱼儿的鳃部,就会使鱼类窒息死亡。而石油的成分中含有一种多环芳烃的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不易溶解于水,但却可以溶解于脂肪。经济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内的脂肪在吸附这类有毒物质后,人类的健康将会直接受到“致癌”的威胁。

  目前,在墨西哥湾漏油现场清理油污的工人,已经有人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其中包括头痛、胸闷和恶心等。有专家发现,多环芳烃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通常要花上10年时间,才能降解50%左右,这也说明,有毒物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是一个更加漫长的效应。一些专门研究环境和自然大灾害后对人类精神影响的精神病学专家认为,墨西哥湾当地居民在持续了近3个月的漏油事件中已经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多成人以及他们的孩子都担心永远会生活在有毒的环境里。

  不仅如此,泄漏的原油对海岸线沙滩的污染威胁,将直接影响到靠海滨浴场、沙滩发展的旅游业等等。2009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就曾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他们对1989年3月23日的一次原油泄漏事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后发现,20年后,灾难发生地美国阿拉斯加州海岸,仍旧覆盖着大量的石油。残留石油造成的危害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想象的。油水混合物浸入到了25厘米深的地底下,甚至在2009年2月6日,渗入到了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海峡艾利洛岛。在原油泄漏的当时,专家曾错误地预测:石油会在未来几年后自动消失。但相反的是,石油已慢慢地散布开来,石油覆盖的海岸被孤立开来,这片水域已被残油和吞食石油的细菌污染。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漏油事故对人类产生的滞后性的影响。

  在马永安看来,虽然海水本身具备一定的自净能力,如果是量不大的漏油,经过十几天就可以自行消解。但墨西哥湾这场大规模的漏油事故,已经远远超过了海水的自净能力,其对当地海洋生态产生的影响恐怕至少要花上十几年才能消除。“英国石油公司在漏油事件发生不久后,就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发出了征集意见,共同拯救被原油污染的海洋。该公司已经收到了超过4800份的治理建议,他们也正在其中寻找具有技术可行性的方案。我们也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水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富国告诉记者,水具有流动性,不及时处理会使污染范围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扩大。因此,针对目前的事故首先需要控制污染,然后再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处理。目前,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后沉没的“深水地平线”油井上重新安装了可收集原油的防漏帽,恢复了原油收集工作,这可能是近期使用的各种堵漏招数中,多少能起到作用的一个。

  除了收集已经泄漏的原油,清除水体内的原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防止油水合二为一的唯一选择是喷洒清除剂,因为只有在化学药剂的作用下,才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但是,喷洒化学药剂也可能对水体造成进一步的污染。而清除水面石油污染还有一些物理方法,如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撇沫器刮油,用油缆阻挡石油扩散等等。

  英国一位农场主曾发明了一种用机编禾草排治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不仅能防止石油在海中扩散,而且能吸收比自身质量多15倍的石油。禾草中又以大麦秸秆治污最为有效。1992年,一艘油轮在舍德兰群岛附近失事后,相关人员在海上放置了22千米长的禾草排,从而保护了海滨浴场和渔场不被污染。

  对于收集上来的污水,应该采用生物处理法。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

  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郑丙辉看来,此次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也给中国提了个醒。

  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石油进口国,进口石油的90%通过海上船舶运输完成。在此前提下,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也经常发生,每年约500起。目前,经有关部门检测发现,我国沿海地区海水的含油量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倍~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严重。而就在美国墨西哥湾发生石油泄漏的同时,我国东营至黄岛的原油管道在胶州境内也发生了原油泄漏事故,正是由于地方违章施工,挖掘机司机为填埋建筑垃圾,擅自在管道上方开挖,造成管道破裂,从而导致原油的大量泄漏。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学院鲍献文也告诉记者,其实,在中国渤海湾也有上千口油井。漏油事故也时有发生。通常对于项目开发的海域,我国一般会划定范围,并安置一个拦油网。这些遭受污染的海水通常不会回归大海,而是通过管道或者人工回收,统一排放到固定的位置。而检测部门也会定期对周边海域的海水、淤泥、鱼类、贝类进行含油量的测定。根据国家海水水质标准规定,对于渔业水域、水产养殖区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甚至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用水区,石油含量不能高于0.05毫克/升,而工业用水区和风景旅游区的海水含油量不能高于0.30毫克/升,海洋开发作业区的水域则不能高于0.50毫克/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研究员李岩认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突显了海洋生态的脆弱性,协调处理海洋开发与海洋治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各种海洋开发正在加速进行,海上开采活动日益频繁,海上能源运输日趋活跃,发生海洋污染事件的几率也随之增大。但是目前,我国海洋保护意识远远落后于海洋开发进程,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

  另外,此次事件暴露出美国海洋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也有警示意义。我国的海洋管理机制从横向看,呈现“九龙治水”的局面,管理部门涉及海洋、渔业、环境保护、交通海事、海关、边防等多个部门,这样就造成了“大家都来管,大家都不管”的局面。从纵向看,各省对海洋管理“条块分割”,各自管理本省的邻近海域。这一体制的存在弱化了海洋综合管理职能,统一、高效、科学的协调管理机制难以形成,一旦发生事故,非常不利于快速解决和划分责任。

  对于油企来说,海上油气开采作为高危行业,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堪称世界一流水准的美、英石油公司也难以预防此类事故,依然缺少应对海上油气泄漏事故的有效手段。而对于中国油企来说,在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就更易引发事故。因此,更应完善海上钻井平台的安全保障,在生产的各环节杜绝危险情况的发生。

  现在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溢油事件发生了,但肇事船只无法应对巨额的赔偿,更没有能力对污染区域进行清理。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办法是建立油污基金,这些基金主要由石油公司出资成立,同时推行海洋污染责任保险,鼓励石油运输企业到保险公司投保。但这两个方面,我国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该加快这方面业务的推进速度。从管理政策上,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提高海域油气开采的环境管理能力,对于正常生产排放的油气也应该实施严格的总量控制管理。

  美国墨西哥湾发生如此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至今不能有效地遏制石油的泄漏和浮油的扩散,表明美国政府对此类行业缺乏有效监控及其治理措施的不足。另外,美国政府迟迟未参与石油泄漏事件的防治,直至爆炸发生一周后才全面介入,也表现出政府在此次重大突发海洋污染事件中反应的滞后。

  因此,我国有关部门也应该吸取教训,对于此类突发的海洋污染事件,政府和企业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应对此类污染事件。对于发生海洋污染事件的企业,应该迅速调查海洋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时通报事件进展,给其他协同防治单位提供救援所需的一切资料和信息,确保迅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和防治工作。对于当局政府,制定防治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本着先救灾、后追责的原则,一旦发生,迅速响应,及时制定防治方案,调动一切力量,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确保将突发海洋污染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不能先追究责任,后开展救灾工作,本末倒置,不但错过了抢险救灾的最佳时机,而且也加重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最近40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

  时间

  2007年11月

  2002年11月

  1999年12月

  1996年2月

  1992年12月

  1991年1月

  1989年3月

  1979年6月

  1978年3月

  1967年3月

  事故情况

  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严重污染。

  利比里亚籍油轮“威望”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至少6.3万吨重油泄漏。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计数千公里海岸受到污染,数万只海鸟死亡。

  马耳他籍油轮“埃里卡”号在法国西北部海域遭遇风暴,断裂沉没,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利比里亚油轮“海上女王”号在英国西部威尔士圣安角附近触礁,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超过2.5万只水鸟。

  希腊油轮“爱琴海”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鲁尼亚港附近触礁搁浅,后在狂风巨浪的冲击下断为两截,至少6万多吨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亚沿岸200公里区域。

  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前点燃科威特境内的油井,多达100万吨石油泄漏,污染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沿海500公里区域。

  美国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搁浅,泄漏5万吨原油。沿海13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当地鲑鱼和鲱鱼近于灭绝,数十家企业破产或濒临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故。

  墨西哥湾一处油井发生爆炸,100万吨石油流入墨西哥湾,产生大面积浮油。

  利比里亚油轮“阿莫科·加的斯”号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附近海域沉没,23万吨原油泄漏,沿海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利比里亚油轮“托雷峡谷”号在英国锡利群岛附近海域沉没,12万吨油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国海岸。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