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炼油能力过剩 石油巨头拼命争夺零售地盘

日期:2010-07-06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石油网

2010
07/06
09: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7月2日,中石油力压中石化,以天价抢得两幅武汉加油站用地,其中位于汉阳赫山北路、一幅4.4亩的地块,中标价竟达8,080万元,相当于110,685元/平方米,较当地商品房价格高出20倍,而加上基建成本和设备投入,总投资已近亿元。

“近亿元的建站成本,意味着这个站肯定无法收回成本,但为了市场竞争中的布局,双方都不得不拼命。”7月5日,一位中石化销售系统高层人员坦言说。

此前,中石油安徽分公司在天价收购当地两个几近废弃加油站,其收购过程中饱受“金元外交”、“鸳鸯合同”的质疑,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更有读者将这一事件称为“鸳鸯门”事件。

耗费6,000万元巨资收购两个至今都不能正常运营的加油站,并且收购过程中惊现收购标价完全不同的“鸳鸯合同”,这宗央企收购案正引来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中石油安徽分公司对此的回应是,收购宏远、宏业加油站是中石油为占有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战略布局,至于值不值,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认识。

而市场人士认为,在炼油产能过剩背景下,中石油、中石化都更加重视对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的争夺。来自工信部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指产量加上净进口量)仅2.21亿吨,而产量却达到了2.27亿吨,成品油过剩600万吨左右。无奈之下。中石油、中石化纷纷将终端零售市场视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并投以重金实现独占意图。

据易贸资讯分析师廖开顺介绍,随着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竣工投产,中石油的管道运输能力和生产加工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参与各地市场的本地终端供应上实力大增。未来,中石油的扩张途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建站,与中石化的竞争也将加剧。

加油站的建设成本主要包含三部分,即地价成本、建设成本及加油机等设备成本,后两项投资基本可控。根据此次竞拍的加油站面积计算,若规划为三岛六车道配置,建设成本和设备成本大约耗费五六百万。然而由于高企的地价,导致这两个站从立项开始就注定要长期亏损。
但在两大公司决策层看来,账是不能这么算的。

“中国目前的成品油销售毛利还是比较高的,有时甚至能达到千元/吨,相当于每升1元左右的利润。”一位中欧商会能源委员会专家说,正是这种较高的利润空间,才支撑了两大巨头疯狂圈地的扩张冲动。

自1998年石油行业重组后,中石化即成为长城以南诸省成品油市场的霸主,中石油则在长城以北诸省称雄。由于经济发达省份多集中在南方,成品油消费能力也远高于长城以北各省,因此多年来中石油不得不将部分成品油直接卖给中石化或其他批发企业,以消化自己的过剩产能。然而,这意味着中石油不但分享不到零售渠道的高毛利,更将自己的销售命脉交予他人。

随着2009年兰郑长成品油管道的竣工投产,受益于大大降低的运输成本,中石油开始有能力将资源直接输往中石化的领地,并攻城略地。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