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成品油销售市场,获取或建造加油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即使到2008年公司完全具备商务部的条件,真正进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延伸产业链,进军石油下游市场,一直是中海油的愿望,并且愈加强烈
成品油批零牌照对于中海油来说,如同现实与梦想之间,似是遥不可及,又似咫尺之间。
近日,中海油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强调,公司正在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获得成品油批零牌照。依中海油的条件,获得成品油经营资格或将指日可待。梦想作为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获取成品油批零资格一直是中海油的梦想。
早在1998年,国家对石油行业进行了一轮新的重组,之前归属于内贸部的各省成品油营销公司,在这次重组中确定以长城为界,把各省的销售公司分别划给中石油和中石化,同时也把长城以南的上游部分划给中石化。中海油因为在海上,无缘这次地盘划分。因为没有下游,不符合原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草案的规定,中海油也一直没有资格申请成品油批发牌照。直到现在,中海油也只能把大部分原油交给中石化冶炼。
中国成功加入WTO后,中国应诺放开庞大的石油市场,便立即招徕世界各大石油巨头争相圈地抢市;国内的两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石化也千方百计新建、收编加油站,抢占市场份额;就连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也在这轮市场竞争和洗牌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地方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尽管市场热闹非凡,但令中海油感到异常尴尬的是,作为国内第三大石油公司,却只有站在一旁看热闹的份。因为作为一个单纯植根海上的上游企业,中海油还不具备进军下游市场的条件,而设置条件的便是原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草案。
2006年12月6日,商务部正式出台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下称“两个办法”)。
3月23日,商务部终于出齐了成品油批零领域相关政策,颁布了作为“两个办法”实施细则的《成品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和《原油经营企业指引手册》。
依据“两个办法”及其细则,中海油似乎看到了获得成品油经营牌照的曙光。现实但是,就在舆论纷纷认为商务部出台的政策是为中海油“量身定做”、“获取成品油批零牌照不成问题”、“进军成品油经销市场将水到渠成”之时,已等待近10年的中海油并未沾沾自喜,而显得相当低调。
与一众吵吵嚷嚷的民营企业或者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外资油企不同,无从抱怨的中海油只有默默地做着延伸产业链的各种准备。
在石油行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更能有效抵御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业务的多元化更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作为一个被外界广泛看好、极具成长性的企业集团来说,中海油也一直在延伸产业链、完善布局上做文章。
2005年12月15日,对于中海油进军成品油销售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破土动工。而早在2002年11月1日,被称为当时最大的中外合资石化项目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就已经破土动工。该项目中外各占50%的股份,中海油是中方股东之一。目前该项目已经投入运行。
去年年初,中海油通过和上海最大的民营石油集团———上海星城石油公司签署协议,以“油源换股权”方式获得后者50%以上的股权,从而间接获得后者的20座加油站,而且已拥有了1.66万立方米的油库。
依照“两个办法”的细则规定,中海油已成功达到“全资或50%以上牗不含50%牘控股,拥有1万立方米以上成品油油库”两个条件,但关键是,在惠州炼油项目正式投产前,中海油在“拥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万吨以上、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汽油和柴油年生产量在50万吨以上的炼油企业等”这个条件上,目前还不具备。
中海油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进军成品油销售市场,获取或建造加油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即使到2008年公司完全具备商务部的条件,真正进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现在已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努力满足条件,紧急申请成品油批零牌照。”
但上述人士同时表示,延伸产业链,进军石油下游市场,一直是中海油的愿望,并且愈加强烈。“至于牌照何时能够拿到,现在还不得而知。”
业内专家则表示乐观,“中海油获取牌照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其会进军海上油田辐射得到的地区,如华南、华东和环渤海地区,并且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对中石油、中石化的冲击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