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吉林石化炼油厂四十年厂庆传来消息:该厂年原油加工能力从75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跨入了千万吨级炼厂行列。生产装置由原来的2套增加到现在的25套。自1980年装置投产,30年来累计加工原油1.15亿吨。
炼油厂厂长赵霁春介绍,“这既是炼厂人经过一次次创业、一代代拼搏的结果,也是炼厂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的结果。”
吉林石化炼油厂始建于1970年。经过第一次创业,炼厂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于七十年代末建成了年原油加工能力250万吨的生产装置,并于1980投产。
八十年代初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面前,炼厂人居安思危,加快发展步伐,开始向炼油深加工发展。先后兴建了二套常减压、重油催化、溶剂脱沥青等5套装置,年原油加工能力由250万吨提高到400万吨,完成了炼油厂历史上第二次创业。
1993年,当“八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吉化年产30万吨乙烯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时,炼厂人毅然挑起吉化攀登第三个发展台阶生产龙头的重任,掀起了炼油厂三次创业的高潮。短短三年,年产30万吨乙烯、40万吨联合芳烃、60万吨加氢裂化等5套主体及辅助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同期完成了年产250万吨Ⅱ套常减压扩能改造、催化原料重质化改造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20多项,年加工原油突破500万吨。
进入21世纪,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面前,炼厂人承受了巨大的亏损压力,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加快实施炼油结构调整,改造了催化裂化、气体分馏,建成了延迟焦化、柴油加氢和硫磺回收装置,完成了以挖潜增效为主要目标的第四次创业,实现了扭亏为盈。2006年,工厂原油加工能力达到750万吨。
2009年,吉林石化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关于吉林石化的发展定位,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启动实施了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炼厂人再一次承担重任。
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涉及国家能源战略布局,是中国石油建设东北油气战略通道、调整吉林地区炼油产业布局的重点工程,也是吉林石化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龙头工程。项目包括6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140万吨/年催化裂化、60万吨/年气体分馏、160万吨/年柴油加氢、120万吨/年汽油加氢和2万吨/年硫磺回收六个子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自项目批复到建成投产,在短短1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6套主装置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相当于新建了一座年产600万吨的炼油厂;仅仅40天的时间就实现了新建装置和配套系统的全部投用,顺利完成了新老装置和系统的有效衔接与优化,创造了国内炼油史上的一个奇迹;提前建成投产年产2万吨硫磺回收装置,有效解决了酸性气和酸性水的处理问题,年可回收液氨1.1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72万吨,创效3095万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减排的双赢。
至此,炼厂人向人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十一五”完美收官,为“十二五”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