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非洲,成为继中东、中亚、北海之后又一重要的油气资源富集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合作的广泛展开,非洲油气勘探开发步入蓬勃发展阶段
第11届非洲石油和天然气及贸易和金融会议于5月2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闭幕,此次会议以“油气与金融接合点”为主题,探讨油气领域的技术创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等当今石油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非洲石油工业再次受到世人关注。
神秘而又富饶的大陆
非洲这片充满希望和神秘的大陆,石油蕴藏量巨大,是世界公认的尚未完全开垦的石油宝地
虽然非洲大陆的油气资源蕴藏丰富,但石油工业的起步却晚于世界其他地区。20世纪初非洲仍处于殖民统治时期,1909年首先在埃及发现了非洲第一个油田,但直至50年代除埃及的苏伊士盆地具备年产220万吨的油田开采规模外,仅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发现了一些小油田,年产均不过万吨。
目前,非洲已拥有11个石油生产国,21个天然气生产国,已发现资源但未投入工业开采和正在展开勘探待发现资源的国家仍在不断增加。
据BP公司统计,2005年非洲日产石油983万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原油消费量为276.3万桶/日,约占世界原油消费总量的3.4%。天然气产量为1630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产量的5.9%,天然气消费量为712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2.6%。随着深海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非洲油气勘探工作正在沿其西海岸向南太平洋扩展,预期将有更大突破。由此可见,非洲的油气除满足其自身的需求外,还有足够的数量进入世界油气市场。
石油开发仍有瓶颈
非洲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些国家政局动荡、自然条件艰苦,社会依托差,再加上频繁见诸媒体的绑架、暴力等事件,也为非洲石油开发蒙上阴影。许多非洲人民盼望尽快开发地下资源,造福当地,但石油开发仍旧面临很多瓶颈。
在这次会议上,反响强烈的管道输送难题,也是瓶颈之一。
通过管道运输石油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做法,但是在非洲,几乎没有国家拥有完善的石油管线系统。而使用火车运输的方式,也因为该地区的铁路发展落后而几乎无法实施。
鉴于以上原因,非洲的大部分石油公司只能选择使用陆路运输。通过陆路运输的石油产品占总量的80%左右。不过道路质量、车辆状况和环境因素都影响着这一运输方式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石油管道由于缺少定期检修与更新,还经常破裂导致原油溢出。据统计,尼日尔三角洲一年泄漏的原油多达1万桶。泄漏的原油在炙热的阳光下自燃起火,频繁引发农田和森林火灾,并造成严重空气污染。泄漏的原油还恶化了土壤,使农作物产量锐减,许多农民因此愈加贫困。更为严重的是,原油泄漏污染了河流,不光断绝了渔民的生计,还造成居民饮水困难。
肯尼亚壳牌石油公司常务董事帕特里克·奥巴斯在第11届非洲石油和天然气及相关贸易和金融会议上也表示,缺乏运输石油产品的管线是非洲大部分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奥巴斯呼吁各国政府、石油企业以及利益相关部门联手合作,为石油产品能在非洲安全运输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安全的系统。
各方看好未来发展
就在会议闭幕之后,5月29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开始了他离任前的最后一次非洲之旅。布莱尔访问利比亚、塞拉利昂及南非三国。与此同时,BP公司宣布重返利比亚。
近年来,随着非洲大陆总体政局趋于稳定,非洲国家都将发展经济置于首位,加快石油开采步伐,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非洲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非洲开发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新近发表的一份题为《2006-2007年非洲经济前景》的报告称,非洲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6%,出现20年来最强劲的增长。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非洲地区具备市场成本优势,各方看好非洲未来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回报率一般要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据美国商业部最新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外部直接投资回报率达24%-30%,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16%-18%的平均回报率。以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计,目前非洲已经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
正如今年3月14日壳牌公司所说,尽管其在尼日利亚南部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的石油设施和人员不断受到武装人员袭击,但该公司目前并无离开这一产油区的计划。
非洲石油工业方兴未艾
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非洲,成为继中东、中亚、北海之后又一重要的油气资源富集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合作的广泛展开,非洲油气勘探开发步入蓬勃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