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在同样地区开凿的水井,有些井产水量多,有些井产水量少。油井的产量也有高有低,如1878年在台湾苗栗钻的中国第一口油井每天只产油0.759吨,而190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钻一口井日产油高达上万吨。油井日产如此悬殊既有先天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如含油丰度、石油的油品性质都会直接影响油井产量;再有就是油层允许油流动的天然通道不一样,更会直接影响油井产量。通道大,油流动时就容易些;通道小,石油流动就会很困难。以上几个方面是影响油井产量的一些先天因素。至于人为原因,是指钻井、修井、采油过程中,限于技术水平难免对油层造成污染,这种污染或多或少会堵塞油流通道,也会影响油井产量。
石油科技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使油井增加产量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掌握了许多增加油井产量的技术。如:针对天然能量不足,采用向油层注水、注气等方法提高地层能量,保持或增加油井产量;针对地下石油粘度大的问题,采用注蒸汽加热的方法,使稠油变稀,增加油自身流动能力;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见原油粘?温曲线示意图。
针对油层油流通道小或油流通道堵塞的难题,人们发明了压裂及酸化技术,用以有效地改善油流通道,可数倍地提高油井产量;针对易出砂的油井采用防砂采油、排砂采油以及压裂和防砂相结合的工艺,增加这类井的产量;针对出水影响产量的油井,人们又研究出了各种堵水、调驱工艺。以上是油井增产较为常用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在国内外油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