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以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二甲醚为主要发展方向。其中煤制二甲醚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许多企业的青睐,随着在建中装置的逐渐开工和二甲醚应用技术的开发,二甲醚有望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替代燃料。
为什么二甲醚能够异军突起,从2002年全球(不包括中国)年产量不足20万吨发展到目前国内纷纷上马百万吨级装置?二甲醚有哪些优势,发展前景如何,在现阶段的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笔者将在下文一一分析。
--二甲醚有巨大的价格优势
虽然二甲醚在车用燃料领域仍然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但是作为民用燃料,二甲醚与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相比价格优势明显。
山东久泰公司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合作建设的10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配套150万吨/年甲醇装置,成本价格极低。由于采用了当地的煤炭资源,原料价格相当低廉,甲醇成本低于800元/吨,二甲醚成本也在1400元/吨以下。而随着石油价格持续处于高位,目前华东华南大部分地区液化气价格达到了5000元/吨左右,在民用燃料领域,成本加运费不到3000元/吨的二甲醚显然占据了巨大的价格优势。
--二甲醚可以消化国内过剩的甲醇
近阶段由于国内大型煤制甲醇装置纷纷开工,我国已经甲醇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引发了甲醇的降价狂潮。从2006年11月份开始,国内甲醇价格已经从4000元/吨左右跌倒了目前的接近2000元/吨,并且国内有大量的甲醇项目正在上马,潜在的产能过剩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整个甲醇产业的利润空间。
甲醇不仅产能过剩,而且其应用的开发也困难重重,甲醇制烯烃(MTO)投资巨大,技术也并不成熟,国内仅有神华集团、神华宁煤、兖矿集团等巨头在进行示范装置的建设,暂时不具备全国范围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而甲醇的车用燃料应用也因技术不成熟,环保问题难以克服而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幸运的是,大规模建设甲醇制二甲醚装置,把甲醇转化为清洁、易用、高附加值的二甲醚燃料可以解决甲醇过剩的问题。
--国内二甲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由于其优秀的市场前景,国内企业纷纷进军二甲醚行业,国内二甲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国内的二甲醚生产巨头久泰能源和新奥集团分别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百万吨级的二甲醚装置,由中石化等合资成立的中天合创公司正在筹建400万吨/年的二甲醚装置。
此外,安徽蚌埠新奥燃气公司、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公司、上海华谊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内蒙古伊高化学公司、云南煤化工公司、云南解化集团有限公司、宁夏石化集团公司、香港协鑫集团、山西兰花科技创业公司等也在纷纷上马各自二甲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