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知识 » 正文

煤变油:香饽饽还是陷阱

日期:2007-06-14    来源:慧聪网  作者:慧聪网

国际石油网

2007
06/14
15:4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煤变油

    所谓煤变油,就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  

  面对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现实,国内一个热度不断攀升的话题,就是“煤变油”。2006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全国确定了“八大煤化工基地”,其中有5个基地含有煤制油项目。  

  中国众多的产煤大省开始筹措煤变油项目。据悉,到目前为止,内蒙古、宁夏、河南、陕西、贵州、山西等地,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煤化工项目,希望到2010年各自形成数百万吨煤变油产能。  

  作为世界上首个煤直接液化项目,神华集团在内蒙古神东煤田的直接液化项目试验已成功,预计2008年可实现煤变油工业化生产。该集团正在规划宁夏、新疆、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煤液化项目,油品总产能达到3000万吨,预计投资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在省内,上世纪90年代初,义马就开始酝酿煤制油项目。根据2006年7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原煤化工基地”规划了600万吨煤制油项目,其中放在河南义马的煤制油项目为300万吨项目。据说,义马煤是一种高灰、高硫、低热值的劣质长焰煤,活性好,非常适合做煤化工原料。因此,河南省确定的第一个煤化工产业基地,就放在了义马。  

  从1999年开始,平煤集团开始着手煤变油项目。7年过去了,这个项目目前仍处于停止运作状态。背后的原因,首先与平煤集团的煤变油的转化率有关。平煤集团所产煤含硫量和含灰量都比较高,采油率特别低。其次,围绕采用何种技术的争论也是项目不断推迟的原因之一。平煤计划采用壳牌的粉煤气化技术来建设“煤变油”装置,但由于壳牌的技术造价昂贵,集团内反对采用这一技术的呼声较高。  

  发达国家不搞煤变油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由于石油紧缺,德国就开始研究煤制油技术。二战前,德国已建成17个工厂,生产420多万吨汽柴油。到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中东大油田的开采,低成本的石油大量充斥市场,每桶2~1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再搞煤变油在经济上就很不合算。尽管美、日、德都纷纷投巨资研究,并建设了试验工厂,但是,煤变油始终没有真正投入商业运行。  

  煤变油现有的核心专利和技术,大部分掌握在美国、英国、南非等一些国家公司手中。它们为什么没有投入工业化生产?  

  单从技术角度而言,煤变油应无大的障碍。但这一产业能否蓬勃成长的关键,在于其在成本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就是“煤变油”盈亏平衡点的掌控。 

 煤变油的成本主要包括煤、催化剂、水、电以及运营成本等。其中,煤的成本占30%左右。据兖矿公布的“可行性论证”数据,吨油完全成本1986元,可与每桶25美元至28美元的石油竞争。但有能源专家这样核算:“以坑口煤价计算成本,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这种利润是否有普遍性要打个问号。”  

  业内人士还指出,中国煤炭的价格实际上被远远低估了,煤的价格在别的国家远比在中国高很多。这也是煤变油难以在全球大规模推开的主要原因。如果再考虑外部环境成本等因素,也许原油价格达到55美元时,煤变油才有可能盈利。 

  从热切到冷静  

  通过非石油路线合成液体燃料解决液体燃料的供需问题,在国内一度成为呼声。有专家认为,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  

  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显得更为重要时,人们对煤变油的态度开始从热切到冷静。  

  6月9日,在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有媒体获悉,国家高层曾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会议,拟停建在建的煤化工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原则是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一位政府人员以神华集团在内蒙古煤变油项目为例,说煤制油项目首先耗资巨大,其次成本很高,尤其很耗水,而鄂尔多斯本身就很缺水。煤作为能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其制油的工艺是一种全生命的能量消耗,以更多的能源换取更少的能源,这种不计成本的发展很不划算,不适合大规模的商业化,也是不可持续发展。

  煤变油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更为严峻,然而,把富碳的能源转变成另一种碳氢化合物,同时意味着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据测算,煤液化生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传统油品制造过程释放量的7倍到10倍;煤炭制成的油品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相当于后者的两倍。在中国以及很多国家,二氧化碳并没有被列为主要污染物,中国也没有在这方面作出过任何国际的或者国内的承诺。但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逐渐加剧,国际上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以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日益高涨。  

  据了解,在国内热火朝天的众多煤变油项目中,只有神华、兖矿、潞安三家真正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业界普遍认为,除了神华集团、山东兖矿集团、山西潞安集团三大企业正在建设的煤制油项目之外,国内近年来高歌猛进的煤变油投资热,将暂时进入一个“冰封期”。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