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南京不做"原油输出地"杨书记南大演讲邀人才

日期:2011-09-16    来源:搜狐网  作者:搜狐网

国际石油网

2011
09/16
08: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原油

    “我们80后、90后年轻人,很潮很给力!”昨天,在南京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宣讲会上,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套用一句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开场,一下子拉近了与南大学子们的距离。此次,杨书记走进南大,目的就是邀请南大师生,踊跃投入到南京市创建“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宏伟事业中来。

    南京大学生比例全国第一

    杨卫泽说,南京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目前,南京有普通高校53所(不含军事院校),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近80万人。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的研究生人数全国第二。“也就是说,全中国,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最容易碰到大学生、研究生的地方,就是我们南京。”

    杨卫泽还介绍,南京地区高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59个、省级重点学科83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1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以及学科71个、博士点93个,在全国名列前茅。此外,南京地区还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00多家,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86个,其中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4个。南京的两院院士77人,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

    南京成人才“原油输出地”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南京可谓人才济济,但是南京的发展却始终面临“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瓶颈。杨卫泽说,2010年,在宁高校面向省外的专利成果转化率为42.45%,不足一半,同时这些已转化的专利成果中,落户南京的只有31.6%。“这个瓶颈问题,被很多人调侃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对此,杨卫泽认为根本在于科技创业不足,而人才正是创业的主体。杨书记此前特地去东南大学做了了解,他发现近几年来,东南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留在南京的却逐年减少。“这说明人是"长着脚"的,南京留不住、用不好,人才就会外流,使南京沦为人才的"原油输出地"。”

    政策到位就等人才“东风”

    为了留住人才,南京推出“1+8”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其中“1”是总体大纲,“8”是与之配套的8项重点计划。据杨卫泽介绍,5年时间内,南京将在全市规划建设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业特区,聚集在内的科技创业企业将会超过1万家,毕业企业3000家,使这个特区成为高校师生开展科技创业的重要载体。南京还将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其中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港澳台及外籍人才和国内高层次创业人才各1000名。而让南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南京要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研发机构。“很多人才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南京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一名南大学生说。

    此外,杨卫泽还就新就业大学生们特别关注的住房问题做了介绍。据悉,未来5年,全市要建设总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租房,里面包括普通人才住房5万套、领军型创业人才住房5000套、突出贡献和拔尖人才住房1000套。“南京做好了准备,我们万事俱备,只欠各位人才的"东风"!”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