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科技 » 炼油化工 » 正文

天津石化让大炼油装置运行最优

日期:2012-01-1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柴润金 丁永耀 杨国杰

国际石油网

2012
01/18
11: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天津石化 炼油装置 运行

    1月18日消息 进入2012年1月份,天津石化千万吨炼油装置进入到“三年一修”的运行末期,大装置要想做大贡献,需克服炼制原油劣质化对设备的严重腐蚀等诸多不稳定因素。天津石化通过开展“增效论坛”、“对标管理” 和“月增效50万”等活动,不断优化装置运行,深挖装置潜力,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11年底,全年加工原油量首次突破1300万吨,其中通过主观努力增效7亿元。

    “增效论坛”开启增效之窗

    “增效论坛”是天津石化炼油部每周六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论坛会上,来自各车间、部室的中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党员骨干,以演讲和幻灯片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对本部门所提出的增效项目进行展示和讲解。

    “论坛能“增效”吗?第一次,大家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可渐渐的大家在集思广益中开拓了思路,看问题的角度和想问题的方式都有了转变。”“炼油部经理柳荣说。

    他们研究分析优化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前冬季的耗用蒸汽量每小时最高峰达520吨,增效论坛开设后,通过采取措施蒸汽用量降到350吨以内,仅此一项一年就节约1.3亿元。

    论坛的内容由最初的治理跑、冒、滴、漏等粗放管理方式所造成的浪费,转移到全面查找由于思想观念不到位而忽略的增效点上来,参加论坛人员的范围也由最初的部领导和车间中层干部,扩大到了一线的班组长、党员和技术骨干。截至2011年底,炼油部已连续举办“增效论坛”活动45期,有136 人次登台交流,累计3000 余人次参加,共采纳并实施合理化建议186项,实现增效1.5亿元。

    “对标式”管理开花结果

    “氢收率是比较难控制的,起初我们与同类装置最好水平比相差1.5,到2011年底,通过努力超了3点多,只要持之以恒,相信其它控制指标也能实现超越。”联合三车间主操赵辉自信满满。

    将“创先争优”和“比学赶帮超”活动具体化,采用以提指标、增效益为目标的“对标”式管理,使天津石化大炼油各套生产装置瞄准了集团公司内同规模先进装置,他们确定了 11项部级指标、39项专业指标和 110项车间级指标作为赶超指标。

    各车间每个月都将所辖装置的运行情况与对标装置对比,制定赶超措施,并通过在职工中征集合理化建议,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努力缩小与对标单位的差距。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职工们精心操作,提升指标的创效的积极性高涨。

    在集团公司2011年装置达标竞赛中,重整抽提装置摘得桂冠,3号常减压装置获第二名,吨油费用、轻质油收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进入集团公司前列。小指标上的个个突破,带来的不仅是企业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同时更增添了职工们赶超先进的信心。

    “通过对标、追标,职工们不仅找出了自身的‘短板’,实现了相关指标的持续进步,同时也比出了决心,比出了士气,创出了效益。”联合三车间主管师张威说。

    深挖潜能月增效50万元

    “动锯就掉沫,深挖千万吨炼油大装置潜能,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呀。”随着增效活动的开展,天津石化炼油部干部职工在增效论坛上自我加压,2011年9月份又开展了“每套装置每个系统每月增效 50万”活动。

    “活动开展前我们已经对装置做过优化了,如果再创50万的效益,那可真是干毛巾挤水了。”联合六车间副主任姚波说,那段日子他们个个像着了魔。想点子,找办法,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通过全员的参与,优化的项目做得更精细了,管理也更精细起来。

    联合一车间气分装置通过降低干气中C3含量, 优化丙烯纯度控制,提高丙烯产量,实现月增效50万元的任务。联合二车间2号常减压装置优化操作,最大限度提高劣质原油掺炼,当月实现增效130余万元。

    活动开展短短四个月,炼油部20套装置通过努力全部完成了月增效50万的任务指标,部分装置月增效甚至达到100-200万元,总计增效6000万元。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