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郁郁葱葱的绿色,让人难以相信自己已置身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
10月11日,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塔中作业区,新疆巴州气象局塔中气象站气象员薛福民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塔中地区降水达到33天,远高于往年平均天数。翻开当地近10年的气象记录,记者看到,2006年比1998年平均相对湿度提高4%,大风则减少13天之多。
气象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以前常年风沙肆虐,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0多倍,因此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1994年,塔中油田投入开发,塔里木油田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合作,在塔中建成防沙植物园、治沙研究站,在沙漠腹地进行绿化试验。经过10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在耐干旱、耐盐碱的173种植物中,筛选出能在沙漠腹地存活的88种植物进行栽种。
随着先导试验的成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人工绿洲面积逐年扩大,茫茫沙海中的塔中作业区,已经成为大漠中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而大漠及其周边的9个作业区同样也变成点缀沙漠戈壁的绿色景观。据统计,到今年9月30日,这些绿色景观的面积共计达到4460公顷。
人们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看到,肉苁蓉等名贵药材已在塔中植物园落户,野兔、沙鼠等野生动物及90多种鸟类纷纷在这里安家,在不同区域种植的柽柳分别在春夏秋季连片开花,成为大漠中亮丽的风景。
2006年,中国石油投资2.18亿元兴建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全部竣工,500多公里长的沙漠公路成为浩瀚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蔚为壮观的“绿色长廊”。专家指出,这对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勘探开发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怎么办?塔里木油田的选择是环保优先。去年,出于环保考虑,这个油田顶着原油产量的压力,毅然关停轮南、塔中地区的6口试采井,每天少生产原油190多吨。
塔里木油田还流传着“七挪井位保胡杨”的故事。2004年9月,轮南621井先后七次挪移井位,外移218米以避开茂密的胡杨林,使钻井周期延长20多天,各种费用增加400多万元。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的艾力·买买提明每个月都要到塔中作业区住上几天。目前,他主持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受油田防护林带的影响,大漠中防护林带地区的风速减弱、风沙天气减少,气温、相对湿度都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