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行业研究 » 正文

厦门大学专家称解决油荒关键在于透明合理的价格机制

日期:2008-03-28    来源:世华财讯  作者:世华财讯

国际石油网

2008
03/28
13: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油荒 价格机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有效解决“油荒”的办法就是解决油价倒挂,形成透明合理的价格机制,而这个机制包括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以及社会补贴。

    据第一财经日报3月28日报道,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撰文指出,透明合理的定价机制包括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以及社会补贴。油价可以调到国际价格水平,同时加大对石油企业征收资源税,以此来补贴应该受到补贴的消费者,减少通货膨胀压力

    他认为,油价倒挂是“油荒”的根源。石油价格在100美元以上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政府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依法实施价格干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倒挂,使石油国企供给“积极性”降低,民营企业无油可卖,与往年一样,“油荒”又出现了。

    事实说明,以目前的价格机制,只要国际油价上涨,国内如果没有提价或补贴来及时调动石油国企的“积极性”,就会不断出现“油荒”。也就是说,如果不改革成品油价格机制,“油荒”很难避免。但是,中石化和中石油是国企,政府可以迫其维持供应,因此“油荒”会是局部和短暂的。

目前,油价管制的另一个问题才是关键的:放大能源需求。在一个物价整体上涨的环境里,能源价格管制造成能源相对便宜,必然促使消费者增加能源消费。其他商品都涨价,而能源价格不涨,消费者的选择就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甚至可以用能源去替代其他价格已经上涨的商品,这就放大了能源需求的增长。

    事实上,由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需求增长才是价格上涨的原动力。由于能源有效替代的不确定性,需求的快速增长会提高稀缺预期,稀缺预期再推动价格上涨。所以,并不需要真正出现能源短缺,稀缺预期本身已足够推动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国际市场上没有听说谁买不到石油,但石油价格一路上涨。

    国际油价高涨,中国成品油价格上调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时期,石油行业基本上由国企垄断。提价有时是必需的,但这是为了提高能源效率,为了今后能有较低的能源价格。然而,每次提价都会演变为供需“博弈”、引起公众的质疑。

    政府明确表示,“十一五”期间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服务。显然,没有人会说改革是为了涨价。但是,目前的低能源价格和能源供需现状,以及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却比较明确地表明能源价格必须上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解决油价倒挂,能源价格与国际接轨是必要的,是抑制需求增长和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的关键手段。

    他表示,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只是一个原则。国际接轨不是说所有的消费者都必须支付市场(国际)价格。从实际支付能力看,并不是说中国某些消费者(居民或农业)可以负担美国消费者的同等价格。承受能力是相对于收入而言的,此外还有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因此,政府对某个消费群体和某个需要鼓励的行业进行补贴,也是必需的。能源价格是否在百姓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是否影响保证基本用能,都是政府在价格改革中应当考虑的问题。进一步说,能源的特殊性在于,它既影响稳定又影响发展。对于政府来说,社会稳定和发展压倒一切。当稳定受到威胁时(如通货膨胀),以提高竞争和效率为目标的价格改革往往很慎重,甚至实行价格管制。因此,在效率和社会稳定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点。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