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资讯 » 中国石油资讯 » 正文

原油下跌带来行业改革契机

日期:2013-04-29    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本站整理

国际石油网

2013
04/29
08: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原油 改革

    国际石油网讯: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在三周内下跌9.4%;同期北海布兰特(BRENT)原油期货价格跌幅达到9.6%,并在年内首次跌破100美元/桶的整数关口。

    根据我国最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每隔10个工作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会根据国际油价波动做出调整,并取消旧机制中国际市场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标准限制。尽管国内定价规则并未公布原油价格的参考市场,但前一阶段原油交易几乎在全球各大市场普跌。根据规则,4月24日国内成品油调价的时间窗口第二次打开。

    发改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95元和400元。这是实行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后的首次调价,市场人士认为,这次调价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使国内成品油调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成品油背后的国内石油产业的变革条件也日渐成熟。

    呼声:推进价改

    近年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一直饱受诟病。2008年之前,国内经济增速保持较高水平,2003年至2007年我国GDP增速高达10%以上,经济发展对成品油的需求增长十分显著。统计显示,在此期间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共23次,其中价格上调达19次。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开始回落,同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幅度增大,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跟不上国际油价的问题逐渐凸显。从2008年至2012年,国内成品油调价仍然“涨多跌少”,在25次调价中,汽柴油价格上调为15次;调整频率提高,而上调价格的频率逐渐减少。

    尽管如此,我国成品油购销 “计划式”定价、国内“三桶油”分享市场大部分份额的矛盾愈发突出。格林期货研究员刘波告诉新金融记者,成品油价格上涨无疑会导致物价整体水平上行,经测算运输成本在物流企业成本的70%左右,而成品油价格在运输成本中占有50%的比重。目前国内回落的经济增速无法支撑油价的快速上涨,让成品油价格真正符合市场规律只有打破行业垄断。

    时机:油价回落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各国的债务危机相继爆发,并波及实体经济发展,国内外的能源供需格局近五年来有深刻变化。

    金元期货研究员范燕文表示,从原油需求的总量来看,曾经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渐转向供大于求。

    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数据,在危机最为深重的欧洲,2013年的石油需求量预计仅为1350万桶/日,比2012年再下滑2.2%;而在2005年这一指标曾达到1500万桶/日。

    目前,美国经济虽然处于复苏阶段,但对能源需求结构却发生重大变化,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兴能源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快速增长,逐渐代替石油消费。业内预计,2013年美国原油需求量将有0.25%的下降。

    相比欧美,我国在本次经济危机中仍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因此对能源的需求依旧维持较高增量,只是增速略有降低。

    刘波告诉新金融记者,2008年后,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加速,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但从2011年开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本完成,而且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内原油需求增长也同时放缓。2011年,我国原油需求增长为5.48%,比2010年增速下降超过7.2个百分点。因此从全球环境来看,原油供给过剩的状况仍将长期存在,原油价格将呈现长期的弱势震荡格局。

    范燕文认为,在原油价格的“熊市”背景下,我国的能源体制必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尤其以原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行业的景气度将比前期有所回落。如果我国的石油行业格局继续维持目前的垄断局面,很可能导致能源效率降低,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只有调整石油产业结构,重构产业格局,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社会运行的总成本,才能有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从时机上来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恰好给我国石油行业改革提供了空间。国际油价回落降低了我国原油的进口成本,一些有意参与的企业能有机会获取炼油利润,从而推动我国油品价格的市场化。

    目标:打破垄断

    我国石油行业改革的目标是,理顺油品价格体系,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健康机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但是,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格局涉及各方面的利益。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主导的竞争格局存在多年,这不仅意味着市场新进入者困难重重,而且格局的改变也会产生巨大的变革成本。

    由于“三桶油”在国内市场占有90%的市场份额,因此在油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均具有绝对优势,中小企业的介入可能遭受大三企业的压制,简单粗放型地放开市场难以奏效。

    石油业内人士认为,原油属于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关系国计民生,过度开放市场可能导致激烈竞争,从而加剧产能过剩。这不仅会降低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而且从长期看会抑制投资,对处于回落周期的经济十分不利。

    在国内进一步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推进石油行业体制改革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呼声愈发强烈。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天勇就曾表示,引入民营资本参与石油行业竞争,增加市场的平衡与制约力量,是确保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石油行业改革的外部环境较为有利。一位长期研究国内能源政策的分析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预测,国际原油价格可能长期处于下行态势,这将有利于石油行业新进入者进行战略布局,石油行业的改革很可能在近一两年内取得突破。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