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原油市场体系建设助中国发挥世界影响力

日期:2014-12-26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中国能源报

国际石油网

2014
12/26
18:4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原油市场 中国

    高度依赖进口的原油供需形势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内容。石油资源在全球的分布特点决定了石油贸易是构成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世界能源贸易格局是在市场框架下形成和维持的,近中远期的多种不确定性反映在市场中体现为市场价格的波动。

  世界原油市场体系是国际能源秩序的主要形式,是获取境外石油资源的主要渠道或参照系。世界主要的石油市场不仅具有交易价格形成的功能,而且对市场外的其他石油交易具有价格基准的功能,例如: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低硫轻质原油即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和约,目前是美国以及西半球石油交易常用的原油价格标杆;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BRENT期货和约,是西欧、地中海和西非地区出产的石油通常采用的价格标杆,目前全世界65%-70%的国际原油现货价格都由BRENT原油决定;亚洲从中东和北非进口的原油,主要使用BRENT原油作为贸易参照基准,而我国国内自产的原油,如大庆原油则挂靠印尼米纳斯原油定价,胜利、大港原油挂靠印尼辛塔中质原油定价,渤海原油挂靠印尼杜里原油定价。上述原油市场都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和影响力。

  原油定价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原油价格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权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其本质是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价格博弈。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也不高,这使得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国内的石油交易定价也需要挂靠国际某一市场的特定油品价格。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世界原油价格形成中的定价能力有所提升,但到目前依然只占7%左右。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在国际石油定价能力博弈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作为原油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如何在变化的能源贸易格局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呢,答案就在市场!通过在我国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可以及时地将中国石油的供需信息反映在价格信号中,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提高我国企业利用石油资源的效率。因此,尽快推出原油期货市场,是提升能源安全保障的能力建设项目。

  建立原油期货市场,在我国能源市场化的进程中非常关键。它可以拉近我国消费者和国际原油市场的距离,快速地反映我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可以使石油供应方更多考虑我国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提高服务品质;可以提升我国消费者的议价能力,降低能源利用成本,控制市场风险;逐步形成反映我国石油供需的定价基准,消除“亚洲溢价”等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现象。

  市场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建设一个机制完善、运行高效、服务完备的原油期货市场并非易事,需要有市场环境、监管、税收、外汇、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这对我们目前的管理体制是一个挑战,同时对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也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首先,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加速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并在市场监管和外汇管理等方面打破现有的行政藩篱和政策局限,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同时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新的优化机制。

  其次,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加速我国石油市场与国际接轨。因为原油期货市场必然是国际化的,国际上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了吸引国际上更多的交易商和投资商参与,我们的原油期货市场在政策的支持下,需要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提供更好的市场服务。从标的油品的选择、计价货币的定义,到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协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建立国际化的操作标准和实施规范。

  再次,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对国内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倒逼机制。例如,国内原油价格的定价机制和供销管理模式如何反映我国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和资源稀缺性,成品油定价机制如何在与原油价格的信息传导和风险阻尼方面取得平衡,天然气定价机制如何反映能源品种间的成本差异和环境影响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会随着原油期货市场的运行成为新的热点领域并最终形成更好的基于市场机制的解决方案。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