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海油要闻 » 正文

中海化学海南基地打造特色信息化之路

日期:2015-06-09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国际石油网

2015
06/09
17:2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海油 中海化学

6月5日记者从国家两化融合资讯平台了解到,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成为首批正式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200家企业之一。中海化学海南基地的信息化工作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可。

信息化系统一样不少,但效果不明显。在信息化工作起步之初,海南基地与大多数单位面临同样困境。对此,公司转变思路,成功颠覆了传统信息化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信息化建设的特色之路。

理念:反向思维

一方面,企业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趋势已然接受,另一方面,投资迟迟没有效果。信息化工作要不要做,怎么做?

海南基地通过全面反思公司信息化工作得出结论,“信息化能否发挥价值,不在信息化本身,而在于对业务的理解是否到位。”海南基地信息化部总经理江居传介绍说,企业往往先在不同板块建信息化系统,再与业务匹配,彼此没有联系或关联性不强,业务在系统中脱节,信息化价值很难体现。

立足产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海南基地的破局之路并不复杂。他们首先调整人员结构,信息人员由生产、专业部门抽调。在此基础,摒弃先建系统再匹配产业的旧模式,改为先研究产业结构,进行业务架构搭建,然后分解出应用系统架构和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再进行应用建设、技术管理和运维优化。

通过持续整合,海南基地打造了框架型的信息化系统结构,工业化和信息化从源头上实现了深度融合,让不同板块的信息化系统不再“各自为战”。

投资:小步快走

海南基地每年信息化投资不多,但系统却能发挥关键作用,这主要得益于投资领域的“小步快走”。

海南基地新项目立项不再严格区分信息化和业务投资,而是综合考虑信息化系统与产业、已有信息化系统的衔接。

立项时,把信息化建设费用纳入项目之中。建设时,信息化系统与之同步进行,保障了新系统建设的兼容性与时效性。

设备的拆装变迁、管线的重新调整,以往常与信息化系统割裂。对此,海南基地将老项目技改与信息化系统改造联动,改变了过去项目改造完成后,再重新打造新系统的投资模式,不仅使老信息化系统重新焕发活力,还省去了打造新系统的费用。

向“智能工厂”转变

信息化系统让海南基地在生产工艺、装备和安全等层面受益匪浅。

应用工艺偏差统计提升了工艺管理水平;生产提示平台的投用,让生产操作更加平稳;预防性维修系统有效降低了库存……

如今,利用开停车过程及检修期间重点参数监控系统,操作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开停车操作的标准化,每年可预见节约天然气达1467.36吨,产生经济效益148.32万元。

江居传介绍说,海南基地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把基础网络在整个装置区深度推广,保证有价值信息的采集以辅助现场操作和维护,最终实现生产与经营、业务与流程、组织与个人的信息无缝衔接,实现由“数字工厂”向“智能工厂”的转变。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