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节油环保 » 正文

中石化武汉石化超额实现“十二五”减排目标

日期:2015-11-13    来源:中国石化报

国际石油网

2015
11/13
14: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石化 武汉石化 节能减排

1~10月,武汉石化外排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比分别下降16%、70%、64%、25%。目前,武汉石化已经超额实现国家确立的“十二五”减排目标,预计今年底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较“十二五”排放指标分别降低30%、70%、75%、20%。

一直以来,武汉石化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武汉石化投入5亿多元用于增上污染防治和减排设施。在油品质量升级过程中,增上设施,对催化原料和瓦斯燃料进行脱硫处理,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一半,同时变废为宝,将回收的二氧化硫变成硫黄产品,每年增产硫黄产品4万吨;增上催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使催化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较过去下降八成,氮氧化物下降三成。

武汉石化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打破企业围墙界限,引入同区域企业动力资源。该厂实施油品质量升级炼油改造工程时,原拟建一套130吨/时CFB(循环流化床技术)烧煤锅炉以满足生产需要。得知相邻的国电青山热电公司正进行“上大压小”改造,武汉石化积极与其接洽合作,从该公司外购蒸汽,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减少新建锅炉的投资和土地占用,又可减少二氧化硫和固体废物排放,年节约循环水350万吨。随着武汉石化外供蒸汽的引入,企业原有的75吨/时CFB锅炉被闲置。2012年4台一氧化碳锅炉进行改造后,仅保留两台炉子,且将燃料全部改成脱硫瓦斯和天然气。目前武汉石化已成为国内少有的不用煤只用清洁燃料的化工厂之一。

武汉石化狠抓创新,努力研究开发治污新技术。汽油碱渣是炼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危废物,硫、酚含量高,易造成恶臭污染并冲击污水处理场,一直以来国内炼厂没有很好的处理手段。为彻底解决汽油碱渣处理难题,武汉石化与国内企业合作,共同研制开发汽油碱渣碳化脱酚技术。该技术将过去企业排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用于脱除碱渣中的杂酚,实现以废治废,同时用被脱除的杂酚调和汽油,增强汽油产品的稳定性,实现变废为宝。经该装置处理的碱渣,硫化物去除率达99%,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96%,避免了汽油碱渣的恶臭污染和对污水处理场的冲击。这套国产化装置已有两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