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人物 » 正文

天南地北石油人·100期回顾

日期:2017-02-06    来源:中国石油报

国际石油网

2017
02/06
13: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 石油人 中石油

   高度
 
    -7653米
 
    巧识地层的慧眼 
 
    张伯侦是塔里木油田一名地质总监,他用25年的时光,练就了一双“慧眼”,打开了一个个蕴藏着油气宝藏的“地宫”之门。
 
    克深904井在钻进中给现场人员布下“迷魂阵”,本该出现盐底标志褐色泥岩的时候,却反复出现多套白云岩和石膏,原本只需几天就能搞定的卡层工作,半个月还悬而未决。
 
    张伯侦说,紧要关头,心一直悬着,手心都是汗,因为每钻进1米,都是在走钢丝。他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筒中返出的岩屑,及时捕捉来自地下的细微变化,连续守候了将近两个月,终于在钻至7653米时,钻时突然加快。
 
    这一反常现象对于张伯侦来说是一大惊喜。他仔细观察瞬时钻时、岩性、元素录井等数据,比对分析,准确判断出盐底井深,在仅钻揭盐底33厘米的情况下,果断提出中完建议,实现精准卡层。
 
    0.03毫米
 
    半根发丝厚的薄片 
 
    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一半的厚度。
 
    李豫喜的工作就是把岩石切片后,磨成这半根头发丝厚、1元硬币大小的薄片。
 
    磨片的成败全在手指肚的一按一抬之间。轻了,磨不到位;重了,薄片飞了;力道不均,薄片就会薄厚不匀。磨片,对着光观察透明度,用手感知薄片厚度和均匀度,用显微镜查验,循环往复。一天下来,李豫喜要站七八个小时,在操作台和显微镜之间不足半米的空间内往返百余次。
 
    “在这里1%的误差,在实际地质条件中就是成千上万倍的差距。”在重大课题论文中,高质量的片子必不可少。一般情况下,重大成果、油气重大发现几乎没有出现过磨片人的名字。李豫喜他们干的是“幕后工作”。
 
    洗油、胶固、灌注……12道工序,38年里,他不知重复了多少遍。2016年11月退休的李豫喜,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收个徒弟,把手艺传下去。
 
    55米
 
    高空采样为环保 
 
    “风大,身体晃动感很强。”陈绍辉对记者说起站在55米高的采样口平台的感受。
 
    陈绍辉和谢涛背着10公斤左右的测试仪、分析仪等设备,沿着长80米的走梯向着位于煤电厂锅炉烟囱55米处的采样口攀爬。
 
    他俩是锦州石化公司环境监测站的环保监测工,每月要对30多个废气污染源、烟气、烟尘采样口进行监测。“早就习惯了,不觉得累。”49岁的监测组组长谢涛扶着铁梯说。30分钟后,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俩人背上设备返回地面,赶往下一个监测点。
 
    锦州石化公司环境监测站共有13套在线监控设备,同时拥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环保监测数据每天通过网络上传至地方环保部门、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和集团公司。
 
    环境监测站共有23名员工。他们每天按照操作规程做好监测工作,并把监测数据及时准确上报。
 
    3817米
 
    夫妻之间隔座山 
 
    一对小夫妻,两个站经理。
 
    妻子赵文霞是青海销售黑马河加油站经理,丈夫祁香青是大水桥加油站经理。相距40公里的两座站,中间隔着一座海拔3817米的橡皮山。
 
    穿工装照个结婚照登记,是俩人的心愿。2016年4月,趁记者到大水桥加油站采访,俩人找了一条红色的宣传横幅反过来做背景,拍下了穿工装的合影,用这张照片领了结婚证,在大水桥加油站对面餐厅办了简朴的婚礼。
 
    蜜月还没过完,一对新人又回到各自的加油站,山水相依又隔山隔水守望着他们的爱情。
 
  角度
 
    0.3度
 
    精确切割减损耗 
 
    48岁的王大伟与28岁的徒弟赵星负责大港油区范围100多公里长的光缆维护工作,保障着油区生产、矿区生活网络的正常运行。
 
    除外出抢修光缆故障外,师徒二人其他时间都在单位练习光纤熔接技术。
 
    光纤分为蓝、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天蓝12个色谱,12芯光纤组成一带,12芯×18带便组成了最常用的216芯光缆。
 
    “每一根光纤都有自己的标示色谱,在光纤熔接中,一根都不能接错。”王大伟说,一根光纤纤芯直径50微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切割时光纤断面倾角不能超过0.3度,两根对接光纤轴心错位1.2微米时就会造成光纤接续损耗。
 
    “要练到用手一捋就能知道熔接后光纤的平整度。得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才能把工作干好。”王大伟说道。
 
    30度
 
    仰望国旗升起 
 
    2016年10月1日,“中油应急103船”静静锚定着,守护着不远处曹妃甸液化码头上正在进行的装卸油作业。杨俊是103应急船政委,参加工作10多年来,在海上漂泊多日是家常便饭。
 
    6时30分,杨俊组织全体船员在甲板上举行了升旗仪式。海上应急船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升旗是他们每天必修课之一。五星红旗在海风中飘扬,杨俊心中激情澎湃。“时刻准备着,有急必应。”
 
    一次,103应急船布放的围油栏接头被风吹断,为保证油轮连续作业,布放工作艇对围油栏接头进行重新绑扎固定。工作艇船舷高出围油栏近半米,应急船员必须大半个身子探出船体才能抓住围油栏进行操作。海浪不断拍打在船员的脸上,涌浪不断将工作艇冲离工作点。但顽强的船员们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搏斗,最终将吹断的围油栏接好。
 
    50度
 
    爬坡检修寻常事 
 
    气井开采过程中由于掺有液体,气温一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气井井口或输气管线就会因液体结冰堵塞导致气井停产。在寒冷的陕西榆林地区,冬季解堵作业就成了维护班的家常便饭。
 
    2015年11月25日,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地处子洲县苗家坪镇景家村山头的洲16站输气支线发生泄漏。在坡度达50多度的山坡上,维护班员工背扛管线、电焊条和灭火器等抢险物资,推拉着200多公斤的电焊机,一步一滑,实在累得撑不住了,就把鞋子脱下来做“堰木”,稳住电焊机喘口气儿。
 
  汗水浸透了棉衣,在头发梢上结了霜,长达3公里的山坡,队员们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景家村的3名村民也跑到抢险现场帮着推电焊机。村民景红军感动地说:“你们都是在石油上干公事的人,但工作得这样辛苦,日子还没有我们农民过得舒服。”
 
    90度
 
    拿下“二开直井段” 
 
    2016年8月,西部钻探准东钻井公司70502钻井队啃下了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二开直井段”。
 
    “难就难在井内岩壁不稳定,极易缩径,一会儿不短提下钻,钻头和钻具就有提不出来的风险;压力窗口小,加重加多了又会造成井漏。就像饮料管从沙塔中顺利穿进穿出,需要将水和沙子配成合适的比例,将松散的沙子黏合起来。这就把泥浆工程师技艺的高低显示出来了,一连换了3位泥浆工程师,才维持了井壁稳定。”潘其兵介绍。
 
    “既然选择了钻井,就要把活干好!现在打的这口井,地质条件不怎么好,地下构造复杂。离预定工期越来越近,我们用电测通井作业,反复拉几趟井眼,免得电缆卡到‘沙塔’里。安全管理上,更要一丝不苟。”潘其兵的话句句实在。
 
    温度
 
    -162℃
 
    LNG运行“女超人” 
 
    2014年,昆仑能源唐山LNG接收站增建4号储罐项目投产时,运行监督岗班长彭超和另外5位同事负责投产,用70个小时的时间,以每小时小于3摄氏度的速度,持续把16万立方米的大罐预冷到零下162摄氏度。“我们3个人一组,一个班上12个小时,一个人守在中控室监控储罐温度压力参数,两个人蹲在49.9米高的储罐顶上拧阀门。”
 
    罐顶寒风呼啸,工服外面再裹上棉大衣也不顶事儿,就轮换着到电梯间去避避风。中控室值班的人则压力巨大:“阀门开得太大,大量液化气就会气化,储罐压力会骤升,瞬间就可导致罐体变形。”彭超目不转睛地盯着储罐温度和压力趋势图。他们把一张硬纸板裁成圆形套在阀门上,标出12个均分为30度角的区格,半格半格地调整进液口大小。3天下来,当罐体预冷的数值展示出一条渐进下降的直线时,走出中控室的彭超累得头痛眼晕,心里却对自己和小伙伴点赞。
 
    -47℃
 
    巡线高寒冻土 
 
    漠大一线投产前,气温已达零下40摄氏度,管道公司大庆(加格达奇)分公司塔河站站长田胜杰与同事登上位于漠大线海拔最高山峰的1号放空阀室,对充油的漠大管线排气放空。
 
    越野车“趴窝”在兴安岭山脉1米厚的积雪里。他们3个人就步行上山,左手食物,右手行囊,肩背10公斤汽油。雪被风卷起漩涡,眼睛只能看清脚下,风雪抽打在脸上身上如刀割锥刺。
 
    午饭吃冻面包。矿泉水已冻成了冰块,他们就地捧起地上的雪吃。两天后,温度降至零下47摄氏度,临时发电机“罢工”了。他们穿上两件棉袄、两条棉裤,忙活了十多天。任务完成,田胜杰手脚都冻出了冻疮。
 
    巡线累了,田胜杰就坐在雪坡上,哼着自编的小调:“高高的‘鸡冠’是我的爱,长长的漠大管道是我的情……”
 
    1℃
 
    细微处除“病根” 
 
    进入2016年11月,克拉2气田开启“冬供”模式,16口气井开足马力供气,塔里木油田克拉采气队队长杨忠武和他的11名队友绷紧心弦,紧盯每口井的参数,特别是低产井和见水井动向,生怕出现异常。
 
    一次,克拉205井检修完投产时,采气工发现节流温度为29摄氏度,低于正常的30摄氏度,油压由11兆帕升至11.5兆帕,还有上升的势头。杨忠武及时从地下和地面全面“诊断”找根源,发现是管线“受凉”出现轻微冻堵,给管线穿上“棉衣”后,这口井又变得“乖巧”了。
 
    小岗位连着下游用户的冷暖,员工深知肩挑千钧重担。
 
    37℃
 
    赤道上的守望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燃机电厂驻印尼巨港电厂项目部运行值班员张通,担负循环水设备的巡视、操作和化学清洗工作,还要生产除盐水和巡视天然气设备。地跨赤道的印度尼西亚气温长年在37摄氏度左右。
 
    2016年11月3日,由于给水硅含量突然超标导致机组锅炉持续排污,除盐水用量剧增,威胁到了安全生产。
 
    刚下夜班的张通主动找到师父刘清彦,要求担当清洗工作。在清洗过程中,细心的张通发现个别设备阀门出现裂痕、管路老化,虽然尚可正常使用,但随时可能损坏使机组停运。于是,他建议在浓水管路增添一个阀门。
 
    师徒二人拿出图纸量尺寸、粘管接,经过2个多小时的忙碌,成功添加了阀门,排除了隐患。
 
    “虽然远离祖国,但我是大庆人,干工作要踏踏实实。”张通说道。
 
  维度
 
   
 
    滴定1/4滴溶液 
 
    装在50毫升滴定管里的0.1毫升溶液,要分四次恰好滴完,即使在“高手”如云的化工分析工大比武赛场上,能完成这一动作的人也屈指可数。兰州石化公司质检部化工分析工郭星是其中一员。
 
    容量分析比赛项目,常见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这种混合溶液在临近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过渡快,极难辨别,数据精密度也容易超出规定范围,不少分析工屡战屡败。
 
    比赛比的不仅是结果,还有速度。郭星在上千次练习中摸索出影响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滴定速度,二是对颜色的敏感度。
 
    容量分析关键是终点判定,接近终点颜色时,快速均匀转动滴定管考克阀4圈,将0.1毫升溶液滴定分4次滴完。这1/4滴,既要手指用力适当,又要速度均衡。最终,郭星娴熟地掌握了1/4滴技巧,并将每次数据误差控制在1PPM。
 
    一维
 
    隧道深处驾“豪车” 
 
    郭启先的座驾很“亮眼”,价格在5000万元左右。这样的“豪车”,近10年他开过4台;郭启先的工作很特别,一旦登上“豪车”,不管白天黑夜,就得连开12个小时,吃喝拉撒全在“地下”。郭启先,管道局的盾构司机,他的“豪车”——泥水平衡式盾构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隧道掘进装备。
 
    他们在地下几十米深处,通过按钮、键盘、鼠标、屏幕等操控盾构机在地下掘进,采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掘进参数、建立泥水循环模式、同步修订P6进度计划,保障盾构机以最佳性能完成管道穿越任务,为今后同等条件下隧道穿越建立过程资产。
 
    10年间,郭启先用完成的隧道穿越任务在地下画了超过一万米的线,有时是在地下的三四十米,有时是六七十米。“只要我的‘豪车’在,我就能用技术让油气管道平安地在地下穿越而出……”说到这些,郭启先充满自信。
 
    二维
 
    医设备未病之病 
 
    2016年国庆前夕,吉林一家生产燃料乙醇的化工企业决定开展HAZOP分析。李青松通读了237页的罐区操作规程,对工艺、自控、设备等重点章节进行研读,按进罐—倒罐—装卸车等流程,把新老两个罐区19台储罐划分成为9个节点,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在图纸上。
 
    HAZOP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任何仪器或设备辅助,在主席的主持引导下,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经验和现场查看结果相互碰撞,发现隐藏的问题。比如这个项目,上百公斤重的紧急联锁切断阀下却用工字钢硬支撑。一旦罐体沉降或发生地震,这个硬支撑将会造成管线与罐壁之间的焊缝开裂,导致燃料外泄,发生爆炸。改用弹性支撑可以消除这个隐患。
 
    头脑风暴持续了两天,共诊断出39项危险信息,HAZOP分析团队一一给出建议和解决方案。李青松说,为设备体检,相当于“医未病之病”。
 
    三维
 
    破译地层密码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被专家喻为破译地层密码,在地震勘探中发挥关键作用。
 
    2016年9月,东方物探终于争取到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OC三维试处理的机会。工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数据量极大。1条主测线、4条子测线,在多种排列组合方式中哪个更好?年近半百的李虹和年轻人一起,熬红了双眼,熬瘦了双颊。
 
    项目组试验了四大类组合方案,每个方案中又做出若干种子测线组合方案。做了多少次试验,调整了多少回参数,他们都记不清了。
 
    交卷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最佳方案仍未确定,大家有些沉不住气了。“还要在Ω软件上再做一遍,哪里还有时间?”面对大家的疑问,李虹顶住压力,咬着牙一遍遍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面对东方物探处理成果剖面,项目经理阿德尔眼前一亮:“没有前期成果的对比参照,你们能做出这样的效果,令人惊讶!”李虹长出一口气。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