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以立体井网构建为指导,在塔河主体区内共识别出6条主河道,平均长度16.8公里,并深部河道部署井位9口,目前投产5口,单井日产油能力17.2t,实现了河道系统全方位开发的新突破。
立体井网构建是以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展平面和纵向储量有效控制及动用为目的提出的新的技术思路。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经过多期岩溶作用,缝洞储集体展布平面极不规则,纵向上多套叠置,缝洞结构为三维空间展布的立体结构,提高采收率需要三维空间上考虑对储量的控制及动用。
前期受原始地震资料的分辨率限制,纵向上不能清晰刻画出河道储层结构,横向上难以确定河道的分布范围,纵向储量动用不均。河道井多为浅层河道,中、深部暗河系统的储集体发育状况和储量规模认识不清,深部河道井网控制程度低。
今年来,为全面推进效益开发,科研人员加大攻关研究力度,以地球物理技术为依托,通过AIW反演、HFE拓频等技术,地震资料品质大幅度提高,推进了暗河系统油藏精细认识,能够有效识别出中深部暗河系统的储集体发育范围及深度。同时,依托立体井网构建技术思路,在缝洞识别与表征基础上,以单元连通状况、储量的控制及动用状况为依据,在深部河道系统进行产建部署,取得良好效果,河道开发进入全新里程。
初步排查,
塔河油田拥有近300平方公里的古暗河系统,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在立体井网构建技术思路指导下,已排查2018年河道部署潜力点11个,预计可增加经济可采储量30-5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