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以“
碳酸盐岩和
深水油气储层研究最新进展”为主题的海相海洋沉积储层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海相碳酸盐岩和海洋深水
油气储层是全球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加强碳酸盐岩和深水油气储层研究,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本次论坛还就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等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量接替层系做出了预测。
据悉,碳酸盐岩和深水油气储层是我国油气勘探最具前景的领域。本次论坛围绕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微生物岩的油气意义、巴哈马鲕粒滩形成与水动力关系、碳酸盐岩深部储层成因机制及实验分析技术,研讨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新认识及油气勘探最新进展。对于海域盆地油气勘探及面临的关键地质问题,研讨南海孤立碳酸盐岩台地与生物礁发育、深水源—汇沉积体系研究新进展及巴西深水盐下巨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与发现,并进一步梳理了碳酸盐岩和深水油气储层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在我国已发现的油气田中,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总体表现为“浅表成孔,中深保存、调整”的特征。塔里木盆地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有效储层主控因素是岩溶和断裂,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奥陶系蓬莱坝组发育区域有望成为储量接替的新层系。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主要发育风化壳型、白云岩型、岩溶缝洞型、台缘礁滩型四种储集体类型,未来主要勘探领域包括奥陶系深层,盆地西、南部台缘带和泥质碳酸盐岩气。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以丘滩相、礁滩相白云岩为主,台地(裂陷)边缘、古隆起、侵蚀面是控制盆地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未来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区包括德阳—安岳裂陷槽边缘、川中古隆起、川东达州—开江古隆起、川西台缘带等。
本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地质研究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塔里木油田、美国堪萨斯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将有力推动碳酸盐岩和深水沉积学地质理论认识,拓展碳酸盐岩和深水油气储层研究思路,对加快我国碳酸盐岩和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