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5-29井压裂前的管线试压作业。
截至11月20日,
冀东南堡油田通过多轮次优化综合调整方案102井次,日均增油502.36吨,阶段增油3.03万吨,精细研用一体化取得显著成效。
井震藏结合
精细储层预测
“如果考虑将西部这支河道分为两支,那么这个区域的地震、地质和动态响应就都吻合了。”11月19日,冀东南堡
油田地质所的地质技术人员在热烈地讨论。
今年年初以来,南堡油田技术人员在地质沉积和复杂断块成藏规律的指导下,在大斜度井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强化复杂断块速度差异分析,结合油水关系及动态生产情况,精细刻画断点与小断层,落实油层分布。技术人员对老区优势小圈闭及微构造有利区域加密解释,采用融合速度成图技术精细落实构造10个,为老区调整提供了强有力依据;大力加强基于地质引导的储层预测实践,开展了以地质及动态判别为主、地震为辅的储层预测60平方公里。
在此过程中,强化河道主流线综合分析结论的引导,紧密开展新钻井对储层认识的检验与跟踪分析,落实砂体展布,为井网调整及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地质依据;强化复杂断块地质建模工作,大力推进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深化地质建模在基础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攻关X型、复Y型断层的建模技术,利用阶梯状网格开展相控的复杂断块地质建模,建立南堡1-5区等主力开发单元全新的地质模型,为油藏动态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
动静场结合
摸清剩余油变化规律
针对天然水驱油藏,南堡油田重点开展饱和度场与流场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剩余油挖潜工作,常态化找寻剩余油分布变化规律。
南堡油田加强重点开发单元南堡2-3、2-1和3-2区的流线模拟工作,突出地质物性场与动态场的耦合分析。通过流场的时移分析,深入分析油藏开发过程中的边水推进、底水锥进历程及成因,明确因隔夹层影响边水和底水在油藏的转变规律,逐井逐层进行潜力评价,重构合理层系井网,优化不同开发阶段技术政策,分层分井差异治理,不断改善天然水驱油藏开发效果。截至目前,技术人员已落实基于整体调整平面流场的提液潜力6层25井次,已完成16井次,初期日增油92.7吨,阶段增油0.17万吨。此外,常规气体吞吐初显成效,已完成44井次,阶段增油0.65万吨,目前日均增油53吨。
针对人工水驱油藏,技术人员以“精细调查,分类剖析,精准治理,动态调整”为开发思路,将动用储量按影响因素细分,开展开发规律与原因解剖,重点突出形成目前低压、高压区的地质与开发因素综合分析。技术人员结合420井次的地层压力、产吸剖面、分层测调等动态监测资料,利用饱和度场和流场模拟摸清油井递减的主要原因,理清当前阶段含水上升和压力下降成因,明确能量补给方向差异与水线突进方向、见水类型等,进一步明确了水井调堵、注采周期调控、提液放大生产压差等协同技术对策体系。依据研究结论,技术人员调整流体场108井次。其中,水井调控75井次,油井调控33井次,油井见效28井次,增油4132吨,同比增加1605吨。
方案与效益结合
把住成本效益关口
效益是决定开发成败的关键。在油藏开发过程中,南堡油田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将效益评价融入油田开发生产经营管理中,把住成本投入效益关口。
措施实施前,南堡油田坚持“先评价,后优化,再实施”的原则,严格执行 “三级评价”流程和“四级审批”制度,把住第一道关口。今年年初以来,南堡油田开展工序优化简化,节约了作业费用;措施实施中跟踪作业进度,及时开展措施变更评价,确保变更评价覆盖率达到100%,并实时反馈变更评价结果,降低措施效益风险。截至目前,南堡油田今年开展措施跟踪评价、预警后优化工序47井次,减少成本支出80.4万元。
措施后,技术人员进行措施效益评价,从地质、工艺、运行、生产等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措施建议和改进意见,编制油井措施效益评价报告。通过开展措施后评价工作,调减低效、高成本的大修、回采、分采、解堵等措施工作量12口井,节约成本621万元,措施经济有效率同比提高12.72个百分点。
“通过深化‘三个结合’,让我们的油藏精细开发从放大镜换成了显微镜,从单一分析转变成一体化立体分析,油藏认识精度明显深化,从而持续提高综合调整方案指导开发生产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油藏开发效益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开发效果。”南堡油田作业区地质研究所所长张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