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中国石油所属加油站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供应符合国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从国Ⅲ到国Ⅴ的“二级跳”,再到用两年时间实现国Ⅴ到国Ⅵ的全面升级,中国石油走完了欧美国家近20年才完成的质量升级之路。这背后除了炼化企业技术、装置升级改造的努力,也离不开中国石油长输管道控制中枢——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对油品输送品质的不懈追求。
从2018年4月起,在短短8个月内,调控中心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克服了油品升级工作与保供生产相互交织、部分省市置换时间不统一、油品质量提升空间较小、混油切割难度增加及末站混油堵库等重重难关。
精心管控 从源头严把质量关
相较于国Ⅴ油品,国Ⅵ标准重点降低了汽油烯烃、芳烃、苯等含量,以及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总污染物含量。烯烃、芳烃等关键指标与以往升级不同,炼厂产品质量提升空间较小,为
油品置换期间的质量控制增加了难度。2018年4月以来,调控中心与上游炼厂反复协调,严把收发油质量关口,为下游管网转运及分输留出质量空间。
“油品就像需要长途运输的新鲜水果,质量潜力非常重要。”负责本次油品置换的调度长高宏扬解释,“果园的水果足够新鲜,才能保证交货时的品质。”进入管线的油品来自各个炼厂,油品质量不一,另外,管线运行多年,内部沉积和杂质也会影响油品输送质量。
置换时期,油品质量跟踪成为调度的例行工作。“与上下游沟通频率是平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谈及置换过程的繁杂,高宏扬感触颇深。“有时调度台半夜打电话说某一罐油品质量‘贴边’,就得赶紧爬起来给销售打电话,重新组织化验,协调炼厂提升质量空间,优化外输罐序。”听到管道沿线汇报化验指标合格,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Ⅵ标准时,高宏扬多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调度工作看起来按部就班,实则责任重大。“最担心调度台突然打电话说混油界面异常或是界面检测设备故障。”高宏扬坦言,“如果在切混油的关键时刻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末站整个油罐的油品质量,升级置换的节奏也会被打乱,甚至影响管道沿线的市场保供。”
精准协调 兼顾各方保供应
此次油品置换包含5条干线管道,78条分输支线管道及9大罐区200多万立方米罐容,管网线路长、整体置换体量大。兰郑长管道沿线的河南、山东等地规定在2018年7月1日前完成油品升级,而沿线其他省市却没有做强制性要求。此外,沿线各家炼厂升级时间不一致,各销售企业对组分、高清汽油需求不同,既要满足河南、山东地区提前供应国VI油品的市场需求,又要兼顾其他地区国V油品资源供应,计划编排和协调操作绝非易事。
如何确保油品质量,又在规定期内完成置换?调控中心首次采取国Ⅴ、国Ⅵ油品交替、组分高清汽油并行输送等举措,在执行层面多种操作叠加,按轻重缓急分类,保证了管网升级置换工作有序顺畅。“有一天晚上不仅要完成对长庆两条支线的油品置换,还要兼顾两条干线以及4条支线、4个分输口的十多次启停输操作,每一项操作都需要在半小时之内关停上下游几十个阀门。”兰郑长调度宋保强回忆,“我们把每项操作都精确到秒,从晚7时到第二天早7时,不是拿着电话就是鼠标,和站场、销售方不断沟通,整晚都处于亢奋状态。直到把交接班任务表打印出来的时候,才觉得松了一口气。”
置换期间恰逢上游部分炼厂集中检修,开工后由于工艺不稳定,油品质量波动幅度较大。调控中心多次调整批次计划,协调炼厂、销售和管道运营公司等多家单位优化运行方案。在上、中、下游各单位共同努力下,2018年12月15日,兰郑长管道湘潭支线末站油品取样化验结果达标,标志着中国石油长输成品油管网全部完成国Ⅵ油品升级置换。
创新技术 事半功倍有智慧
调控中心不仅是负责油品输送的“快递公司”,更是油气管道业务的“智囊”。在国Ⅵ置换工作前,一般采用密度计或OID油品界面检测仪区分汽、柴油界面,但对于不同标号的同种油品,传统检测设备形式单一,分辨度不高。“密度计和干线相连,过滤器经常堵塞。OID检测仪虽然贵,但故障率较高,有的分输站一修就是两三年。”调度员刘超介绍。
调控中心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用超声波流量计声速指标甄别界质。“这种新的界面跟踪方法不需要增加其他附属装置,即使密度计设备失效,该系统仍可以独立工作。”刘超说。这一创新性成果已在兰郑长、港枣线、兰成渝、西部成品油管道推广使用。
在计划员郭悠悠手中,可以看到一沓厚厚的表格,密密麻麻记录着兰郑长各个罐区的置换情况。“兰郑长咸阳下游管道在整个油品升级期间,同一个罐区国Ⅴ、国Ⅵ油品交替输送,组分、高清汽油并行输送,给界面检测和批次安排带来很大困难,用超声波流量计跟踪批次界面,能降低误差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国Ⅵ被称为全球最严排放标准,为保证油品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潜力,调度中心还组织地区公司和销售企业,提前进行小样掺比试验,创新提出了“低罐位+掺混”的罐区置换方式,在减少现场操作风险的同时加快了置换进度,使输送油品全部达到国Ⅵ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