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炼油景气周期中建设的产能集中投产,全球
炼油产能预计大幅增长260万桶/日,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亚太和中东地区,预计两地炼油能力增长分别占全球增量的77%和20%。2019年,新兴炼化项目投产带动我国炼油能力大幅增加90万桶/日,国内
炼油市场多元竞争格局巩固深化。
今年创40年来产能增长纪录
截至2018年底,全球共有超过700家正在运营的炼油厂,总产能达1亿桶/日。2016~2018年,中国和印度合计为全球炼油产能的增长贡献了50%以上的份额,美国和中东地区的炼油产能也分别新增了70万桶/日和60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IEA)称,2019年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新建炼油能力投产最多的一年,新增能力将达到1.3亿吨/年(约合26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称,2019年全球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将达到8340万桶/日,高于去年的8220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预计,2019~2021年,全球炼油产能将会新增480万桶/日,平均每年增长1.6%。2020年即将到来的船用燃料油“限硫”新规,促使炼厂选择更新装置或新增产能,以满足新的燃油标准,如正在建设中的科威特阿祖尔炼厂产能达62万桶/日,主要生产低硫燃料油,预计于2020年投产。
2019~2021年,中国预计继续成为推动全球炼油产能扩张的关键力量,炼油产能将新增154万桶/日;紧随其后的是中东地区,预计新增炼油产能147万桶/日。未来两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有望实现7%的年均增长,而中东地区的成品油出口量也将增加1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油建设稳步推进。东南亚炼化业发展速度加快,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文莱等东南亚国家都在加强下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炼化加工能力。印度计划联合中东国家建设超大型炼厂,投巨资改造炼厂,迅速提高油品质量,预计到2022年将投资720亿美元,新增炼油能力128万桶/日。
中东石油出口国继续坚持通过增加炼油产品出口来增加产品附加值。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沙特和阿联酋共宣布了未来5年270万桶/日的新增炼油能力,预计其中大部分将在2022年前投产。东欧、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正在或将大力进行炼厂升级改造以满足增长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新的石油发现已成为非洲新建和改扩建炼厂的动力,非洲下游扩能项目现主要在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埃及等国。
全球炼油行业仍处景气周期
当前,全球炼油行业处于新一轮景气周期。在经历了前几年产能低增长后,炼油行业进入了新一轮集中建设期,同时油品需求保持健康增长,油气供需紧平衡得到缓解。
自2015年开始,全球炼油业开启了新一轮景气周期。得益于产能低速增长、产品需求复苏、油价低位回升,全球炼油毛利好转,装置开工率上升,成为继全球金融危机前的2004~2007年炼油“黄金时代”之后的行业发展“白银时代”。
2018年,世界三大炼油中心的毛利明显好于2009~2014年的炼油低迷期毛利水平,但较前三年景气周期高位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世界最大炼油中心美国墨西哥湾地区复杂型炼厂的炼油毛利下降到10.8美元/桶;欧洲炼厂利润为7.1美元/桶;亚太地区新加坡炼厂炼油毛利为4.0美元/桶。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8年全球炼厂平均开工率为83%,美国炼厂开工率为90%,亚太地区炼厂开工率为85%,欧盟地区炼厂开工率为88%。
全球油品需求增长放缓,2018年全球炼油产品需求增长100万桶/日,相比前三年高增长时期的145万桶/日的增量有所减少,全球石油供需紧平衡得到缓解。
当前国际油价处于中低水平的有利环境,能使炼油行业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全球炼油产能过剩,油品需求峰值即将到来,油品需求增速将持续放缓,炼油毛利也将进一步下降。
欧洲、日本转型应对产能缩减
2016~2018年,欧洲和日本的炼油产能出现缩减,均下降约20万桶/日。这主要是因为老旧炼油厂纷纷关闭。
2019年,欧洲炼厂开始将投资重点转向化工业。许多欧洲炼油商计划投资提高加工原料的灵活性和产品收率以保持竞争力。尽管短期内经营有所改善,但面临法规严苛、新能源替代、需求下降、产品结构不平衡及其他现代化炼厂竞争等挑战,一些欧洲炼厂开始提前将发展重点转向石油化工产品。欧洲炼厂除了进行技术改造、满足低硫船燃新规,已把投资重点转向提高芳烃和低碳烯烃产能。
2019年4月1日,日本第二大炼油商出光兴产和排名第四的昭和壳牌石油正式合并,合计销售额超过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19亿元)的大企业由此诞生。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合并采用了出光兴产使昭和壳牌成为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对外将使用“出光昭和壳牌”的名称。合并后的出光兴产拥有员工1.3万人,将对7家炼油厂和6500座加油站统一运营。加油站方面,出光兴产和昭和壳牌各自的品牌将暂时维持并提供共通的服务。公司确立的目标是,到2021年度使全年的净利润达到2000亿日元。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炼油工业作为技术密集型工业,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炼油业在渣油加氢、烷基化、催化剂、原油直接制烯烃等技术开发方面有了显著进展。
埃尼开发的EST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工业化进度取得突破,进入规模应用阶段。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可加工劣质含硫原油的渣油、劣质稠油和油砂沥青等劣质原料,是当今炼油工业的发展热点。一旦大型工业装置投产运行成功,将对全球渣油加氢技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杜邦清洁技术公司的ConVex氢氟酸烷基化改造技术,能将现有的氢氟酸烷基化装置改造为硫酸烷基化工艺,并可在新建装置成本40%~60%的基础上,使单位产能增加一倍以上。鉴于全球对烷基化装置安全环保问题的关注,以及发展中国家提高汽油辛烷值的要求,烷基化技术的发展对提升汽油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
催化剂是催化裂化的核心技术。雅保公司的Granite催化裂化催化剂利用最新开发的基质/黏合剂系统,通过改进分子筛稳定性、更好的渣油改质性能和提高焦炭选择性来提高轻质产品收率。
炼油向化工转型技术的发展也成为新的热点,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都开发了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通过省略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等主要炼油环节,简化流程、降低投资,以最大化生产化学品为目的,多产烯烃、芳烃等化工原料,化学品转化率可达到50%~70%。该技术的发展将对炼化转型升级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018年世界炼油能力前十国家和地区
2018年世界原油加工量前十国家和地区
2019年全球炼油业关注焦点
亚太、中东炼油扩能
2019年,亚太和中东地区带动全球炼油产能大幅扩张;同时全球油品需求小幅提高113万桶/日,产品结构呈现轻质低硫化趋势。
据预测,未来新增产能主要来自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2019年亚太和中东炼油能力将分别增长150万桶/日和40万桶/日,占全球增量的77%和20%,分别达到3363万桶/日和875万桶/日,炼油能力比重分别提高至34.5%和9.0%。除拉美有少量增量外,2019年其他地区炼油能力与上年持平。北美、拉美、欧洲、独联体和非洲地区的炼油能力分别达到903万桶/日、815万桶/日、1484万桶/日、908万桶/日和330万桶/日。受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迁移影响,欧洲及日本炼油能力持续下降,美国基本保持现有规模,2019年产能增长主要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沙特。
未来3~4年,全球炼油能力依然保持略高于过去30年平均速度增长,贡献主要来自中国、印度、沙特和科威特等国。中国在加快推进石油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内石油企业效益较好,催生了新一轮大型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资。印度作为亚太地区新兴出口型国家,未来在国内需求增长的驱动下,炼油能力将保持增长。中东国家正在谋求由单一资源出口转向下游加工,大力发展石油工业。2020年后,随着产能增长加快,中东地区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油品出口基地。
船用燃料油低硫化趋势
尽管炼油产品供应增量大于需求增量,但船用燃料低硫化增加中间馏分油需求,支撑炼油毛利高位拉升。
炼油产品需求小幅增长,但结构呈现低硫化态势。预计2019年全球炼油产品需求增长113万桶/日,达8705万桶/日,其中柴油需求增长63万桶/日,达2900万桶/日,燃料油需求相应减少27万桶/日,至288万桶/日。2020年柴油需求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取代更多燃料油需求。全球汽油和航煤需求保持平稳增长,2019年需求分别为2642万桶/日和698万桶/日。
炼油毛利逆供需变化而延续高位提升态势。2019年中间馏分油需求快速增加是支撑全球炼油毛利的主要因素。预计2019年美国墨西哥湾、欧洲和新加坡炼油毛利分别达到12.8美元/桶、8.9美元/桶和4.7美元/桶,较2018年分别提高19%、25%和18%。2020年,炼油毛利将达到近十年新高。
船燃低硫化是造成炼油毛利上升的重要原因。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2020年船燃硫含量由3.5%降至0.5%。除了亚太和北美复杂型炼厂,全球其他炼厂较难在短时间内满足低硫燃料油生产需求。尽管加装废弃清洗系统的船只由2018年4月的420艘增至9月的1112艘,但仅占大型远洋船只总量的3%。
今年下半年,政策将导致中间馏分油需求及原油加工量增加、重质燃料油需求减少。预计2019年到2020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和柴油需求将分别增长160万桶/日和110万桶/日,重质燃料油需求减少100万桶/日。短期内,部分炼厂将采取增加低硫原油进口量,以增产低硫组分、增加中间馏分油收率或新增脱硫装置等手段,应对船燃清洁化趋势。
中国炼油业转型升级
2019年,我国炼油市场多元竞争格局巩固深化。新兴炼化投产带动国内炼油能力大幅增加4500万吨/年(约合90万桶/日)。
大型民企兴起,推动新一轮炼油扩张与转型。2019年,国内新增炼油能力4500万吨/年全部来自民营炼厂。恒力石化今年一季度投产项目,年产能2000万吨;浙江石化今年5月投产一期项目,年产能2000万吨;山东地炼将新增500万吨/年产能。2020年,中科炼化项目即将投产,加上洛阳石化、泉州石化扩能,预计全国炼油产能增长1500万吨/年,触及9亿吨/年关口。
民营炼厂炼油能力份额提升,预计今年可达2.7亿吨/年,产能份额占30%,较2000年提高23.8个百分点。
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炼油产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相较现存炼厂,大型炼化普遍具备装置大、链条长、技术新的特点。我国千万吨级以上炼厂由2010年的19座增至2019年的27座,炼油产业整体竞争力逐渐加强。
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开炼油行业政策,为成品油市场化夯实基础。传统民营炼厂进口原油配额基本到位,正在实施“一油独大”到“油化并举”的调整转型。同时,外资加快进入石化产业,带来了资源、技术、产品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沙特阿美等外资的加盟,为华锦石化和浙江石化解决了上游资源问题,埃克森美孚宣布在广东建设原油裂解装置,巴斯夫计划在广东建设高端化工一体化基地。此外,成品油终端领域全面放开,BP宣布未来5年将在中国新增1000座加油站。未来,多元供应格局将不断改革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