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交通体系正发生三大变革:一是动力变革,由传统
燃油车转向以电力、氢能、混合动力等为主的新能源车;二是服务变革,交通不仅在于满足出行需求,还将提供娱乐休闲等其他多样化服务;三是组织变革,未来车辆不再是独立个体,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将实现协同。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正呈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网联化特征。
新能源车是未来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与信息数据融合性强、低碳绿色等特点,正推动交通、能源和信息深度交融,未来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此外,新能源汽车在减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方面优势明显,也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其中,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适用于短途乘用车;氢能汽车具有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能量密度高等优势,适合长距离、重型货物的运输体系。
我国电动汽车已初具规模,供需两端正同时发力助推其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消费量约100万辆,保有量超过300万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得益于政府、车企及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促。初期,政府主要通过对车企及消费者进行补贴、税收减免等促进行业发展。随着电动汽车销售规模扩大,正逐步转向市场与政策并重,并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共同发力。生产侧依托双积分政策,刺激和鼓励车企多生产新能源汽车;消费侧通过出台对燃油车的限行限购政策,以及在公交出租领域全面推行新能源汽车等措施,扩大新能源车的应用范围。截至目前,深圳已基本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和出租车领域的替代,太原市出租车已全部换成电动车。
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并特别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总体上,政府政策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保有量将快速增长,2030年将达到5000万辆左右的水平。但电动汽车健康发展仍面临关键制约,如受制于我国以煤为主的发电结构,电动汽车从全生命周期看并不环保;安全性差,在续航里程及充电市场方面不具备优势;基础配套不完善,包括电池回收、充电桩布局等还有待强化。
我国氢能汽车正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发展仍有待氢能产业链协同推进。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以期通过政策引导氢能产业的发展。然而,市场培育时间较短,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氢能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为先商用后民用。未来,随着加氢站点的加快布局,氢能汽车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20年保有量将达到2万辆,到2030年保有量将达到300万辆。但氢能汽车作为氢能产业链的末端,其突破性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顺畅协调,以及更低的氢能汽车购置成本与加氢成本。
石油销售企业在交通大变革时代大有可为。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对石油销售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主要是汽柴油需求逐步放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成品油销售利润率逐步降低。但鉴于我国汽车保有量依旧有2亿辆左右的增长空间,燃油车在2030年前仍占绝对优势,石油企业在汽柴油销售领域仍有开拓空间。同时,得益于覆盖全面的销售网络、配套的便利服务设施、素质良好的加油站服务人员和一流的服务水准,在交通大变革时代,石油销售企业将大有可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支持“充电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充电和加氢业务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巨大。在充电业务方面,当前车桩比约为3.3,预计2025年仍有600万桩的发展空间。按照充电服务费0.5元/千瓦时测算,直流充电桩(快充)的利用率达到7%时,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其中,公交与出租车等专用的充电设施利用水平较高,有望率先实现盈利。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BP、壳牌等国内外石油公司均在积极探索布局充电业务。在目前燃油车为主的格局下,石油企业可在具备场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现有加油站与其他充电企业积极开展合作,拓展充电业务,以期总结经验、培养客户消费习惯。在加氢业务方面,根据各地政府规划,预计到2020年新增加氢站100座,到2025年达到400座。当前,加氢站建设补贴幅度较大。以佛山市为例,2018年建成的加氢站补贴达到500万元。石油企业在氢能产业链的制取、储运、加注等方面均具备先天优势,可在氢能全产业链上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有望在加氢站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今年4月,中国石油北京销售与北京海珀尔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在北京地区建设液气油氢混建站。今年7月,中国石化在佛山樟坑建成油氢合建站。
在交通大变革时代,相信石油企业继续秉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产品、更多便利服务的宗旨,将继续引领和促进行业发展。(作者为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王利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