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精炼加工活动反弹和5月份进口创出最高纪录,似乎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受到新冠疫情封锁的打击后正在强劲复苏。
当然,这些数字是可靠的。但是,数据中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提醒人们,不要对中国石油行业的真正实力过于乐观。
值得关注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流入商业和战略油库的原油数量,以及最终以精炼燃料形式又从中国出口到境外的原油数量。
中国不公布流入战略和商业库存的官方数据。但是,可以通过进口及国产的可用石油总量减去炼油厂的加工量来估算。
5月进口1,129.6万桶/日,国内产量为388万桶/日,总供应量在1,518万桶/日。
炼油加工量为1,369万桶/日,比去年5月增长了8.2%,创历史第四高。
从原油总供应量中减去炼油厂加工量,将会有149万桶/日的差额,这些差额可能会流入5月份的商业储备或战略石油储备。
今年以来的库存一直呈增加趋势,5月亦是延续了这种势头:根据原油进口、国内产量和炼油加工量的计算,今年前五个月,约188万桶/日流入储备。
这比英国在冠状病毒爆发前的原油需求总量还要多出约30万桶/日。
中国2019年1-5月石油收储的速度为121万桶/日。也就是说,今年同期的收储速度增加了67万桶/日左右,在产油国大打价格战及疫情恶化导致今年稍早油价崩盘时,中国及时把握机会。
实际上,1-5月的储油增幅高过进口增长,高出约62万桶/日。
这显示中国2020年的实际燃料消费持续疲软,以2月及3月期间中国为了抗疫多数地区都处于某种经济封锁状态,能源需求受创的程度来看,这个结论丝毫不令人意外。
虽然与前四个月相比,5月的石油收储速度确实有所放缓,但仍然高于去年1-5月的速度,或许可以看出,能源消费情况可能不像原油进口及加工数字所暗示的那么强劲。
**出口劲扬**
如果要更完整掌握中国原油需求状况,另一个值得细看的因子是油品出口。
5月炼制品出口暴跌至389万吨,根据BP Plc的转换系数,相当于100万桶/日。
这低于4月份的213万桶/日,可能反映了整个亚洲的燃料需求疲软,因为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封锁措施来遏制疫情。
然而,今年前五个月,中国的燃料出口增长了10.4%至157万桶/日,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4万桶/日。
总体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在2020年的前五个月储存了更多的原油,并出口了更多的精炼产品,意味着国内实际消费量减弱。
考虑到新冠病毒封锁措施的影响,这不足为奇。但这确实意味着,应该谨慎对待有关中国的原油和燃料消费已经从疫情中强劲复苏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