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俄罗斯、伊朗及欧洲多国为绕开或放弃美元结算石油采取了一定的现实步骤,同时,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上市二年多以来成交量表现强劲,根据上期所二周前给到记者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累计成交量6568.31万手,日均成交量增长约31%,这其中,国际投资者日均交易量占比约16%,截至目前,有60个国际经纪公司推出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服务,而去年只有45个,这些交易者来自包括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人民币原油期货也开始带动欧美等国际市场夜盘的活跃度,据俄卫星通讯者上周援引INE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对人民币原油期货兴趣陡升,在过去的12个月中,交易额几乎增加了一倍,同时,中国客户也和一些国家进行原油交易时甚至已经开始部分使用人民币结算,且事情取得了新进展。
据彭博社7月19日报道称,中国已从自己的储油库中向国际市场售出100万桶石油,一些贸易公司已经通过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经购买了达100桶石油,据悉,这里涉及的是储备原油的销售,石油被提供给那些会在中东或非洲购买原油的买家。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上半年的石油进口量增长了9.9%,达2.69亿吨,海关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原油进口跳增至531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4%,更是超越5月创下的1130万桶/日的纪录高点。
路透社称,在新冠状病毒对世界需求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石油价格下跌后,中国炼油厂扩大了石油储存能力以便利用这一价格低的优势,中国买家正在大量购买战略石油储备,尽管,其采购量超过了实际需求,借助低油价的优势,中国在第一季度的战略和商业库存补给率增加了一倍,路孚特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把战略石油储备提高到5.03亿桶,预计2020年中国的储备能力利用率将突破90%。
俄媒RT在二周前分析称,就当全球还在原油供应量争论的喋喋不休之际,中国正在赢得海上石油竞赛,国际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因为中国的石油巨头愿在其它国际公司甚至不考虑的地区进行投资,而所有这些都导致中国企业在海外开采和获得原油,外界普遍认为,大部分的原油实际上是进入了战略石油储备中。
不止于此,稍早前,据俄卫星通讯社7月14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显示,英国石油公司已经在近日向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的交割仓库运送了一船原油,我们注意到,这是自2018年3月石油人民币推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参与人民币原油期货的实物交割。
紧接着,路透社进一步称,中国相关机构可能还会接下去开始试点用人民币大规模结算进口原油,这就意味着美元将收不到过路费,而早在一年前,中国的一家石化巨头也已签署了以人民币原油期货计价的原油进口协议,而且这笔石油出口协议来自中东,这就意味着石油人民币成功进入了中东。
要知道,有了英国首次参与原油期货实物交割和中东第一笔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进口协议,接下来就会有更多笔,这更意味着打开了未来人民币大规模结算石油合同的空间,更代表着由于石油人民币国际化的巩固,从而为那些有绕开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资者提供方便,并对冲以美元定价的原油期货价格波动风险。
最重要的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深入,人民币原油期货也将逐渐替代部分亚洲市场石油美元的市场份额,这在中国正在赢得海上石油竞赛的背景下将更加明确,事实上,中国作为最大原油市场,推动使用人民币结算是很自然的事,这也是吸引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证券、巴黎银行、兴业银行等国际投资者在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维持了人民币的高价值,且目前,人民币定价功能已经在亚洲市场显现,另外一面,现在对一些外储管理者来说,也想要有选择新的储备货币或石油货币的需求,因为美元的低利率政策正在降低投资者对追求高收益货币资产的吸引力,最新的数据正在反馈这个趋势。
据IMF在7月公布的数据,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各国的国际储备份额占比已从1999年的高达73%下降到目前的61.9%,而人民币占比则进一步升达2%,盛宝银行也在其最新发表的报告中表明,目前,许多产油国已经非常乐意以人民币的形式进行交易结算,这不仅有助于从主要的国际基准手中争夺部分石油定价权,而且还可以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
当然,这将导致美元需求下降,更长远的意义还在于,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称,石油美元正在不断失去市场份额,多国也对美元再次开始失去信心(上一次是美元离开黄金标准后),想要有选择新的储备货币或石油货币的需求,从而削弱石油美元美债这个运行了半个世纪的石油交易体系。对此,《日经亚洲评论》也在数周前称,亚洲国家最好将原油等能源贸易向人民币和日元结算过渡。
路透社在数周前称,人民币原油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不断上升,很有可能会先从俄罗斯、安哥拉等国开始实施,至此,意味着又一颗石油货币新星正在升起,该外媒更是直言不讳的称,此前,不论是俄罗斯还是迪拜,对石油美元发起的挑战都失败了,但人民币成功做到了迄今为止别人徒劳尝试的事情,这也意味着中国买家进口原油的溢价情况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更代表着将有更多投资涌入中国实体经济。